神魔志怪 東度記   》 第十一回兇黨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轉輪回      方汝浩 Fang Ruhao

  話說鄭齊聽了元通三字善言,感動良心,丟開姦計,寫了一個帖兒,付與商客過關。商客謝他禮物,一毫也不受,臨行耳邊仍與他說幾句附耳低言。這商客持着帖子,大着膽兒,行到關前。衹見把關的說道:“客商們過關須要小心些,我這地方卻有不良之人乘黑剪徑。”商客聽了,口裏答謝,心裏驚怕。那吃齋的客商,口裏咕咕噥噥衹念着佛。衆人走過關來,天色黃昏,正欲前奔宿店,衹見深林裏走出幾個人來,一個丟瓶,一個擲索,一個打磚石,一個開口叫道:“走路的,好生看傢夥!”商客把眼一看,衹道是槍刀棍棒,卻原來這樣傢夥。心裏雖然不比器械驚人,卻又不知這傢夥怎樣厲害。衹見那傢夥,套的套,拴的拴,打的打,把客商行囊搶去,卻丟下這客商在僻路之中,奔店又遠,退走又遲,衹得坐在深林地下。這幾個人搶了行囊回到傢裏,開了一看,衹見一紙簡帖兒,卻是寫與賽新園的。上寫着:“今有客親眷過關,其中有一商人修善,感動高僧神力警戒,小子已回心嚮善,道兄可方便這商客過關,日下商僧過關,再圖面謝。”這幾個人,卻就是雨裏霧等等,見了書簡是鄭齊的,乃道:“癡客如何不當面說出鄭姓親眷?既是有來歷,便將行囊仍包封起來,送到林間,付與衆商,叫他往大道去罷。”
  卻說衆商得了行囊貨物,心喜神歡。他怎的不說出鄭齊名姓?衹因鄭齊臨行,附耳叫他不要提名道姓,使衆各爭奪行李,所以商客不言,反得方便過關。雖然是鄭齊的方便,卻感激長老功德。畢竟是商中一人誦經的報應。詬人有四句五言贊嘆靈異。
  莫異誦經文,紙上空聒聒。
  善念到靈通,神哉諸惡化。
  卻說鄭齊方便了衆商客過關前去,留着尊者師徒,在傢敬奉齋供,誦念經文,懺悔平日過惡。尊者要辭行,鄭齊道:“傢兄處師父也多住旬日,小子處便求多住幾朝,未為不可。衹是褻慢高賢,得罪得罪。”尊者稱謝。一日,與元通到村鄉善信人傢,課誦經懺,歸來天晚,衹見遠遠有幾個人,來的氣焰兇惡。尊者乃嚮元通道:“天色夜晚,前面人來的氣焰不良,多是關前截路剪徑之輩,我與你當回避。”元通道:“此地都說不良的多,弟子與師父也不當夜晚歸來。”尊者道:“為人功課,須當盡心。完了齋醮法事,豈有為天晚路遙,便怠慢簡略善事?”乃與元通避於深林大樹之後偷看。那幾個人手執着兇器,口裏駡的卻是鄭齊侵占他田地,欺厚他弟男。怒氣衝衝,要去報仇。這幾人前走,後邊卻跟隨着許多兇暴惡怪,那形狀真是怕人!尊者嚮元通悄悄說道:“善哉!善哉!徒弟,你看做歹事的兇徒,後邊就跟着些兇惡。”元通答道:“師父,這兇惡既去害鄭齊施主,我們當去救護他。”尊者道:“出傢人如何救護?手不能格猛,身不帶寸鐵,鄭施主惡結日久,勸化已遲。況這兇惡不可近,萬一遷怒我們,反為無益。我這幾日見商客去後,鄭施主面色光彩,覺似有些善念感發,定然不招兇惡。你與我且歇息深林,聽這究竟。”元通領了尊者之言,雖打坐林中,卻也心神不靜。怎似尊者,如常入定,跏跌而坐。卻說這兇人持械直奔鄭齊傢來,要把鄭齊快心泄忿。恰好走至大門前面,衹見他傢門首兩個勇猛大將,頂盔貫甲,把住門口。這幾人看見,嚇了一驚。衹見那兩個大將怒眼環睜,虎須倒插,若有吞牛食虎之狀,宛然天丁力士之形。衆人心怕起來,說道:“鄭傢如何有人防範我們?想是他平日結交的好漢。”及擡頭望上一看,又見他房屋上,祥光瑞氣蒸蒸現出,都在那尊者靜室之處。內中就有一個計較道:“列位且不消動手打進他門,聞他近日留着路過僧人在傢修善,這祥光是僧人臥房。又聞道僧人有手段法術,萬一弄出事來,非但不能報仇,恐反害己。”衆人也有見大將怕的,也有聽聞僧人手段的。既說到僧人身上,便也有悔心要做好事的。一時各相息忿,道:“且回傢去,再作計較。”衆人回到深林前過,這元通哪裏打坐,衹在林前窺探。忽然衆兇回來,元通忙入樹後偷看。衹見衆人頭頂上祥光爍爍,後面卻跟着些善眉善眼福神,待那起人過去,乃走到尊者前。恰好尊者也出靜,元通乃問道:“師父,方纔徒弟見那起人都回來,後邊跟隨,不是前邊兇暴惡怪,都換了善相福神。又聽得他內中說道:『鄭齊傢門前有防守的頂盔貫甲大將,房屋上有騰起的瑞氣祥雲。』這是怎說?”尊者微微笑道:“這就是解也。衹是解便解了,還要費我們一片苦心,方能成就他無窮的功德。”元通問道:“師父一片苦心,卻是師父開度的美意,無窮的功德。卻是怎說?”尊者隨說了四句偈語道:天地無窮盡,善根無了期。
  人能常固守,葉底又生枝。
  元通覺悟。當時天漸明亮,師徒乃回鄭齊靜室。此時鄭齊尚寢未起,衹見鄭傢一牛童走出屋來,嚮尊者說道:“師父,我有一件事情,敢請師父去看。”尊者問道:“何事?”牛童道:“事卻在靈通關前一座破庵堂內,請師父去看。”尊者道:“有事便講。”牛童哪裏肯講,衹要尊者同去看。尊者見他意專,卻又是庵堂內事,便叫元通同他去。元通同牛童到得破庵堂前,衹見庵久頽傾殿塌,聖像風雨淋漓毀壞。牛童便嚮元通說道:“師父,小子別無他說,衹因往日放牛,遇雨躲避這殿中,見雨淋聖像,小於不忍,發了個心願,欲修理這殿,裝塑聖像。叵奈無有錢財,意欲煩師父們轉說知主人,把一二年放牛的工銀先藉出,修理這一件事情。”元通聽了牛童此話,合掌嚮聖像念一聲“彌陀”,滿口應承,回見尊者,備說這一件事情。師徒嘆道:“一個村野牛童小子,起這一片善心,鄉村多少富室大戶,偏無一人動念。”乃隨候鄭齊出屋,相見了。鄭齊問道:“二位師父,昨日歸來天晚,卻在何處經宿?”尊者答道:“便是昨夜歸來天晚,昏暗難行。貧僧師徒,衹得在深林打坐,天明方來。”鄭齊道:“深林恐有蛇蟲虎豹,師父們不當住此。”尊者笑道:“貧僧出傢人,隨所住處常安。但衹有一件奇怪事情,小徒於黑夜間,見有數人,各執兇器,口稱報仇,往林邊過去復來。小徒見這數人去時,身後有許多兇惡邪怪隨着,回來便換了許多福善人形。這人卻是何處行兇,要報哪個仇恨?貧僧想:這兇人去時一種惡意,便是一種惡報的怪孽;回來時必是事未曾遂,悔心發萌,便是一種福善隨身。但不知貴村鄉,誰與人仇?誰存惡念?老施主若知些緣由,也當暗行勸解,免教積忿,生出這種根因,不但後悔已遲,且於陰功亦損。”鄭齊聽了,渾身冷汗交流,一心小鹿兒亂撞,便道:“半夜犬吠,想是此因。”半日沉吟,乃嚮尊者前稽首,說道:“實不瞞師父,此事情亦幾乎弄出。明明夜夢祖先說道:『不遇二位師尊,此惡怎解?』卻實實是小子平日中了些惡毒與前村這幾傢人也。但此事如何化解,望師父指教個良策。”尊者道:“語雲:『一善能解百惡』。施主但行一善事,自然化解。試想你平日,與你結仇的何事?懷忿的何人?天地間,財産容易得,便虧欠了些微,也是小失,萬一傷損了心術,占奪了人便宜,弄出惡報,為害不小。”鄭齊點頭說道:“而今而後,小子知過隨改。”元通乃開口說:“施主,如今卻有一件事情,要施主慨然行去。”鄭齊問道:“甚事要小子行去?莫不是有甚緣要化?小子一一奉承。”元通就把牛童的心腸說出來。鄭齊慨然道:“這個愚蠢牛童,怎麽發出這點心腸!小子既承師父說,一一應承,把三年顧他工錢算明與他。”這牛童接了工錢,便遞與元通道:“師父,你便與我計算裝修聖像工價。”元通道:“這還是你傢主計算興工為便。”乃擇日興工修理。後有誇牛童感發善心五言四句。詩曰:嗟彼放牛童,而有此發善。
  富貴具須眉,陰功能幾勸?
  話說冥有報應神司,專掌人間善惡。這神司卻是楚大夫伍員,生為忠義,死做神靈。一日,正檢善惡報應簿籍,見上面鄭齊過惡多端,當遭兇害,衹因毀心救放商客,受僧教戒,且解兇報,卻又成就牛童一點善心,遂查他身後根因,當作何報。見他註下尚無子嗣,遂降他一子。正吩咐侍從,將應脫生人類的,送令投鄭婦之腹。忽然西邊毫光爍爍,金甲護教神人下降,神司執香拜迎。衹見那神人說道:“報內司神,既查出鄭齊修善解兇,成就牛童功德,如何不查牛童,善心作何報應?他以愚蠢傭兒,發大善行,當從厚報。”神司接了護教旨意,隨查牛童前世,乃姦盜詐偽之屬,身死名滅已兩世,水淹虎咬報應矣。這轉應當同鄭齊受殺傷兇惡之報。鄭齊以供奉聖僧,受教行善,解化兇徒。牛童尚未勘報,將有兵刑之加,卻喜他發了這件善念,當免其死於兵刑也。護教聽得神司之說,乃道:“裝修聖像,苫蓋神殿,其功德非小,今鄭齊既無嗣,應給其子。何不便把牛童為其後裔。”神司領旨,護教金光從西而去。有此一段根因,這鄭齊與元通到得破庵堂,看見聖像雨淋毀壞,殿宇風打傾頽,自己也動了不忍心腸。隨喚木匠、泥工、裝塑匠人,估工修理。便傳到大村小裏,老幼婦女齊來觀看,莫不稱贊道:“鄭傢一個愚蠢牛童,發這一種善念。”各各捐錢鈔的,施米𠔌的,同他一樣斲柴牧羊的孩子,也出心來幫拾磚瓦,運漿泥,成就這件功果。不數日功完。這村裏善信人等,見鄭傢做這好事,又有尊者師徒在其中化緣幫助,便商議,功完做個圓滿道場。尊者依擬行數,遂修建善事。這日,村裏大小婦女、老幼男子,齊來隨喜道場。衹見牛童歡歡喜喜到庵堂禮拜聖像,忽然倒地,奄奄絶氣身死,把村裏衆人嘆的嘆,說道:“好心的如何沒好報?”笑的笑,說道:“牛童微賤,有何力量做此僭妄之事,褻瀆聖賢?”惟有尊者微笑不言,把慧眼四面一望,嚮元通道:“善哉!善哉!報應神速,亦至於此。”元通問道:“師父,這牛童事奇怪,灰了衆心,如之奈何?”尊者道:“頃刻自明,衆心自解。”
  卻說鄭齊的妻子久未懷孕,十月之前,懷着一個積惡來的冤傢,衹因善根充滿,牛童忽死,隨投其腹。鄭齊正坐在廳上,忽見牛童從門外直入,鄭齊見了,說道:“庵堂道場善事,你在彼處瞻拜,如何回傢?”那牛童全然不答不睬,直入臥內。鄭齊疑怪,隨後跟入。牛童忽然不見,衹聽得哇哇之聲,出自臥內。婢妾歡天喜地,說道:“孺人生産個小員外來也。”鄭齊一面大喜,卻又疑牛童入內不見何說。正忖度間,尊者師徒道場事畢回來,鄭齊出會。元通不知鄭齊生子,便把牛童身故事情說出。鄭齊聽得,吃了一驚,嚮尊者說道:“這事卻蹺蹊古怪,奈之何也!”尊者問道:“施主何事蹺蹊?怎生古怪?”鄭齊便把牛童入內之話說出。尊者合掌道:“善哉!善哉!施主作福有種,行善有根也。這事也不消貧僧細說,料施主心地自明。”鄭齊也合掌稱揚尊者功德。元通道:“施主生子陰騭,卻不是與貧僧稱揚功德的。”
  當下鄭齊備齋供款待尊者師徒。因此鄉村傳開,都說牛童行善,鄭齊得子,牛童死時,入鄭齊臥內,這善功感應真實不妄。那執兇器要報仇的衆人,不但懷忿頓消,且各各暗地稱贊。又遇着鄭齊被尊者師徒勸化,他把侵占人的田産,盡行退讓還人,以此好名反震動鄉村遠近,都稱鄭齊為老佛。尊者見鄭齊行善聲聞村裏,乃與元通辭行,鄭齊苦留不住。師徒决意前行,方近靈通關口,衹見四個人捧着香爐,上前問道:“二位師父,可是在鄭員外傢裏來的?”元通答道:“貧僧二人便是鄭員外傢裏來的。”這四個人執香拜倒關口。尊者忙答禮,說道:“衆善信何為恭禮貧僧至此?”衆人道:“凡愚墮落火坑,無從解脫,聞鄭員外供養高僧,成就了無邊善果,解釋了萬種冤愆,某等欲遠投瞻仰,衹為塵情羈絆,今日幸得寶蓋遙臨,故此焚香迎接。望發慈仁,降臨敝處,開度愚蒙,幸甚!幸甚!”尊者但拱手謙讓。元通乃暗嚮尊者說:“弟子聞關前有一夥剪徑歹人,這衆人形貌卻像,語言何文理溫恭?”尊者道:“這言辭情景,正是此輩着人的去處。”卻是何事着人,下回自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南印度王建佛會 密多尊者闡禪宗第二回道童騎鶴闖妖氛 梵志惺庵留幻法
第三回蒲草接翅放青鸞 槍棒化蛇降衆少第四回衆道徒設法移師 說方便尊者開度
第五回三尖嶺衆賊劫庵 兩刃山一言化盜第六回本智設法弄師兄 美男奪俏疑歌妓
第七回純一報恩留長老 酒傭懷忿算高僧第八回巫師假托白鰻怪 尊者慈仁螻蟻生
第九回擾靜功頑石化婦 報仇忿衆惡當關第十回賽新園巫師釋道 靈通關商客持經
第十一回兇黨回心因善解 牛童正念轉輪回第十二回元通說破靈通關 梵志擴充法裏法
第十三回指迷人回頭苦海 持正念靜浪平風第十四回破幻法一句真詮 妙禪機五空覺悟
第十五回茶杯入見度傢僧 一品遺書薦梵志第十六回弄戲法暗調佳麗 降甘霖衆感巫師
第十七回賽新園復修舊廟 東印度重禮真僧第十八回二十七祖傳大法 達摩老祖度元通
第十九回清寧觀道副投師 輪轉司元通閱捲第二十回陶情逞能誇造酒 風魔設法警陶情
第二十一回妾婦備細說衷腸 王範相逢謀道路第二十二回詠月王陽招諷誚 載酒陶情說轉輪
第二十三回貪嗔癡路過分心 清寧觀僧投老祖第二十四回神司善惡送投生 和尚風魔警破戒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