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小说 藍公案   》 第十一則 兄弟訟田      藍鼎元 Lan Dingyuan

  故民陳智有二子,長阿明,次阿定。少同學,長同耕,兩人相友愛也。
  娶後分戶異居。父沒,剩有餘田七畝。兄弟互爭,親族不能解,至相爭訟。
  阿明曰:“父與我也。”呈鬮書閱之,內有“老人百年後,此田付與長孫”之語。阿定亦曰:“父與我也。”有臨終批囑為憑。余曰:“皆是也。麯在汝父,當取其棺斲之。”阿明、阿定皆無言。
  余曰:“田土,細故也。弟兄爭訟,大惡也。我不能斷。
  汝兩人各伸一足,合而夾之。能忍耐不言痛者,則田歸之矣。
  但不知汝等左足痛乎?右足痛乎?左右惟汝自擇,我不相強。
  汝兩人各伸一不痛之足來!”
  阿明、阿定答曰:“皆痛也。”余曰:“噫!奇哉。汝兩足無一不痛乎?汝之身,猶汝父也。汝身之視左足,猶汝父之視明也;汝身之視右足,猶汝父之視定也。汝兩足尚不忍捨其一,汝父兩子,肯捨其一乎?此事須他日再審。”
  命隸役以鐵索一條兩係之,封其鑰口,不許私開。使阿明、阿定同席而坐,聯袂而食,並頭而臥。行則同起,居則同止,便溺糞穢,同蹲同立,頃刻不能相離。
  更使人偵其舉動、詞色,日來報。初悻悻不相語言,背面側坐。至一二日,則漸漸相嚮。又三四日,則相對太息,俄而相與言矣。未幾,又相與共飯而食矣。
  餘知其有悔心也。問二人有子否,則阿明、阿定皆有二子,或十四五,或十七八,年齒亦不相上下。命拘其四子偕來,呼阿明、阿定謂之曰:“汝父不合生汝兄弟二人,是以今日至此。
  嚮使汝止孑然一身,田宅皆為已有,何等快樂。今汝等又不幸皆有二子,他日相爭相奪,欲割欲殺,無有已時。深為汝等憂之,今代汝思患預防。汝兩人各留一子足矣。明居長,留長子,去少者可也;定居次,留次子,去長者可也。命差役將阿明少子、阿定長子押交養濟院,賞與丐首為親男,取具收管存案。
  彼丐傢無田可爭,他日得免於禍患。”
  阿明、阿定皆叩頭號哭曰:“今不敢矣。”余曰:“不敢何也?”阿明曰:“我知罪矣。願讓田與弟,至死不復爭。”阿定曰:“我不受也。願讓田與兄,終身無怨悔。”余曰:“汝二人皆非實心,我不敢信。”二人叩首曰:“實矣。如有悔心,神明殛之。”知:“汝二人即有此心,二人之妻亦未必肯。且歸與婦計之,三日來定議。”
  越翼日,阿明妻郭氏、阿定妻林氏,邀其族長陳德俊、陳朝義,當堂求息。娣姒相扶攜,伏地涕泣,請自今以後,永相和好,皆不愛田。
  阿陰、何定皆泣曰:“我兄弟蠢愚,不知義理,緻費仁心。
  今如夢初醒,慚愧欲絶,侮之晚矣。我兄弟皆不願得此田,請捨入佛寺齋僧,可乎?”余曰:“噫!此不孝之甚者也。言及捨寺齋僧,便當大板撲死矣。汝父汗血辛勤,創茲産業。汝弟兄鷸蚌相持,使禿子收漁人之利,汝父九泉之下能瞑目乎?為兄則讓弟,為弟則讓兄。交讓不得,則還汝父。今以此田為汝父祭産,汝弟兄輪年收租備祭,子孫世世永無爭端。此一舉而數善備者也。”
  於是族長陳德俊、陳朝義皆叩首稱善教,阿明、阿定、郭氏、林氏悉歡欣感激,當堂七八拜,致谢而去。兄弟、妯娌相親相愛,百倍曩時。民間遂有言禮讓者矣。
  譯文已經過世的陳智有兩個兒子;老大叫阿明,老二叫阿定。
  二人小時候一起讀書,長大了一起種地,兄弟之間極為友愛。
  二人娶親之後分傢各住。父親死後,留下七畝地,二人爭起來,親屬們調解不了,以致打官司。
  陳阿明說:“這地父親給我了。”他把分傢文書呈上來,上面有“老人過世之後,這七畝地傳給大孫子”的話。陳阿定說:“這地父親給我了。”他手中有他父親臨終時的批囑為憑證。我說:“你們兩人都有理,沒理的是你們的父親,應該把他棺材拿來砍開。”陳阿明、陳阿定都沒話可說。
  我說:“土地,這是小事。兄弟打官司,這是大惡。我設法給你們斷案。這樣吧,你們兩人各伸一條腿,合着夾起來。
  能堅持到底不叫痛的,這地就歸他了。衹是不知你們左腿疼呢?還是右腿疼呢?左腿右腿由你們自己選擇,我不強迫。你們兩個人,各自都把夾起來不疼的那條腿伸過來!”
  陳阿明、陳阿定回答說:“哪條腿夾起來都疼。”我說:“唉!怪呀。你們兩條腿沒有一條夾起來不疼嗎?你們的身體,就好比你們的父親。你們身體看待左腿,就好比你們父親看待阿明;你們身體看待右腿,就好比你們父親看待阿定。你們兩條腿還不忍心捨掉一條,你父親兩個兒子,能捨得其中一個嗎?,這案子等過些天再審。”
  我命令衙役用一條鐵鏈,把他們兩人拴在一起,用鎖頭鎖好,不許偷偷打開。讓陳阿明、陳阿定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聯在一起吃飯,並着頭躺臥睡覺。二人走路得一同起來,坐下得一同休息,大小便也得同蹲同站,一會兒也不能離開。
  我再派人察看他們的舉止言談,每天嚮我報告。開始時,兩個人氣哼哼的,互相之間一句話不說,背靠背側着身子坐着。一兩天後,慢慢對着坐了。又過三四天,就相對着嘆息起來,不久互相說話了。又過一陣,就一起吃飯了。
  我知道他們産生了後悔的念頭。就叫來二人,問他們有兒子沒有。阿明、阿定都有兩個兒子,有的十四五歲,有的十七八歲,年歲也不相上下。我派人把他們的四個孩子一起抓來,叫來陳阿明、陳阿定對他們說:“你們的父親不該生下你們兄弟兩個,所以現在弄到這一步。假如你們衹是一個人,土地、房屋都歸自己所有,多麽快樂。現在不幸你們又都有兩個兒子,將來相爭相奪,要打要殺,沒有完結之時。我深深為你們擔憂,現在代你們想法預防。你們二人每人各自留下一個兒子就夠了。阿明是老大,留下大兒子,不要小兒子;阿定是老二,留下二兒子,不要大兒子。我讓衙役把阿明的小兒子、阿定的大兒子送到花子房去,賞給乞丐頭兒做兒子,讓他寫出收管的具結存案。那乞丐傢裏沒有土地可爭,將來能夠免掉禍患。”
  陳阿明、陳阿定都連連磕頭,邊哭邊喊着說:“現在不敢了。”我說:“不敢什麽?”陳阿明說:“我知罪了。我願意把地讓給弟弟,到死也不再爭了。”陳阿定說:“我不要這地。我願意把地讓給哥哥,終生不怨恨後悔。”我說:“你們二人都不是真心,我不敢相信。”二人又磕頭說:“是真心。如有後悔,神靈會懲罰我們。”我說:“你們二人就是有這心,你們的老婆也未必能答應。先回去和老婆商量商量,三天後再來定案。”
  到了第二天,陳阿明的妻子郭氏、陳阿定的妻子林氏,邀請族長陳德俊、陳朝義一起來到大堂,請求當堂結束官司。兩妯娌扶在一起,趴在地上哭哭啼啼,說:從今以後,永遠和睦相處,都不再捨不得那七畝地了。
  陳阿明、陳阿定都哭着說:“我們兄弟蠢笨愚魯,不懂得事理,以致讓老爺操心。現在好比大夢纔醒,慚愧得要死,後悔也晚了。我們哥倆都不願意要這地,請把它施捨給廟裏以供和尚齋飯,好嗎?”我說:“鬍說!這麽辦是不孝之中最厲害的。如要施捨給廟裏,就應當用大板子把你們打死。你們父親一滴汗、一滴血,辛辛苦苦、勤勤懇懇創下這點産業。你們弟兄二人鷸蚌相爭,讓禿和尚坐收漁人之利,你們的父親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嗎?作哥哥的讓弟弟,作弟弟的讓哥哥,互相謙讓,誰都不肯接受,那就把地還給你們父親。現在把這七畝地作為你們父親的祭地,你們哥倆每年輪流收租,各辦祭祀,子子孫孫永遠不再起爭端。這是一舉數得的善事啊!”
  這時,族長陳德俊、陳朝義都磕頭,稱贊我善於教化。陳阿明、陳阿定、郭氏、林氏都歡欣感激,當堂磕了七八個頭,一再道謝後離開了。從此,兄弟、妯娌之間相親相愛,倍勝於過去。老百姓之間,也註意講究禮義、謙遜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則 五營兵食第二則 三宄盜屍第三則 邪教惑民第四則 幽魂對質
第五則 葫盧地第六則 沒字詞第七則 竜湫埔奇貨第八則 死丐得妻子
第九則 賊輕再醮人第十則 閩廣洋盜第十一則 兄弟訟田第十二則 卓洲溪
第十三則 改甲册第十四則 雲落店私刑第十五則 三山王多口第十六則 西𠔌船戶
第十七則 忍心長舌第十八則 仙村樓第十九則 尺五棍第二十則 林軍師
第二十一則 山門城第二十二則 豬血有靈第二十三則 古柩作孽第二十四則 蜃樓可畏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