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福、禄、寿
新年来临,人们都爱听个吉庆话。元旦之后,便是春节,按过去说法,叫"阳历年"和"农历年"。中国人习惯过农历年,尽管已改名为春节,但其热闹情况却远远超过元旦,人们见面,总不免互致吉语,说一声"恭喜、恭喜……",或"恭喜发财,恭喜发财!"
当年北京人更是如此,不但民间如此,皇家也如此。道光十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林则徐在日记中记造:
邦贵差曹正全回笼,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鹿肉一总封,恭设香案敬领。
这就是清代皇上过年赏大臣的吉庆话:"福"、"禄"、"寿"也。"福、寿"是写两个字;而"禄"则是谐音,用鹿肉来表示,又滋补营养,名称又好听,而且是由清朝的"发祥"之地山海关外来的,所以从清初一直到清末,过年时赏大臣鹿肉几成定例。
"福、寿"是写在纸上的。什么纸呢?是印有细线泥金花纹的蜡筹。当年写字,按纸的性质分两大类:一是不同种类的生宣纸,如夹贡、玉版、六吉,以及染成海红色或红、黄花斑的梅红宣、虎皮宣等;另一种是用宣纸加工而成,用蜡捶过的各色蜡笺。蜡笺如现代之有光纸,有亮光,十分好看,但不吸水分,因此写出字墨色发亮,而年久墨会脱落。新科翰林写对联送人打秋风,都是用朱红、大红蜡笺裱好的现成书联纸来写,因其喜气洋洋,华瞻漂亮。但若干年之后,卖给古董商,同样一个人的对子,用蜡筹纸写的却只及用宣纸写的一半的价钱。皇上赏给大臣福、寿字,照例用蜡笺斗方写。所谓"斗方",就是老式斗口大小的正方形,约合市尺一尺五寸见方,四周都印有很复杂的花纹;对角书写,尖向上,很大的福字、寿字写在中间。京内大臣尚书以上至亲王,外省巡抚、总督、将军等一般都要赏赐。外省由折差按驿站递送,最远的如云贵总督、新疆伊犁将军都要送到。前引林则徐日记,就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所记。道光十五年他任江苏巡抚时,也受到同样赏赐,不过只有"福"字和鹿肉,少个"寿"字。清代宫中十二月初一有开笔书福之典,后改为十二月廿日。《养吉斋丛录》记云:"面赐福字者……以次入跪案前,仰瞻御书毕,即叩头谢,两内监对持龙笺而出。叩谢者,正当福字下……或加赐寿字,则预书也。"外大臣自难得到"面赐",只好摆香案恭领了。
雍正四年,有"联手书福字赐内外大臣"的上谕,但够得上这种赏赐的大臣共不多;像《红楼梦》中贾府那样的贵戚家,也还够不上,所以书中没有写到。因为很稀少,所以得到的自然特别珍贵了。林则徐日记:"即恭装匾额悬于二堂,九拜叩谢。"就是把"福、寿"等字幅,精裱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堂屋正中。旧时在北京,给亲友家拜年,还有那些祖上做大官的旧家,在堂屋中挂着"圣党"福、寿斗方,显示了京朝旧家的华瞻。自然,也有的人家,子孙不肖,家事衰微,这些玩意儿便流落到琉璃厂古玩铺成为商品,甚至被外国人买去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