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廢漢君董卓弄權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卓欲殺袁紹,蔡邕止之曰:“事未有定體,不可妄殺。”袁紹手提寶劍,長揖百官而出,懸節東門,上馬奔冀州而去。卓與太傅袁隗曰:“汝侄無禮太甚,吾看汝面,不殺之。廢立之事,其意若何?”隗曰:“太尉見者是。”卓曰:“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大臣震動,皆云“一聽遵命。”宴罷,卓召侍中周毖音庇、校尉伍瓊、議郎何顒問曰:“袁紹此去若何?”周毖曰:“廢立大事,非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購之急,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衆,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蔡邕曰:“某不使主公殺袁紹者,正為此也。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耳。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卓大喜,即日差人拜紹為勃海太守。史官論曰:
袁紹志大智小,好謀無决,色厲膽薄,不能就朝堂誅卓,反長揖而去,得一郡守而喜,謬之甚也!
董卓權重,群臣見者皆慄然。九月朔,請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不到者斬。是日,群臣皆列於班次,卓掣劍在手曰:“少帝暗弱,全無威儀,不可以掌天下。今有郊天册文,可宜宣讀。”李儒讀册曰:
孝靈皇帝不究高宗眉壽之祚,早棄臣子。皇帝承紹,海內惻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在喪慢惰,哀如故焉;兇得既彰,淫穢發聞,損辱神器,忝污宗廟。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衆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而乃有厥,罪之大者。陳留王協,聖德偉茂,規矩邈然,豐下兌上,有堯圖之表;居喪哀戚,言不以邪,岐嶷之性,成周之懿。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可承宗廟。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册已罷,卓叱左右:“扶少帝下殿,解其璽綬,面北長跪,稱臣聽命。”少帝號哭,百官慘慘然。卓呼太後去服候敕,太後哽咽,群臣含悲。階下一大臣憤然高叫曰:“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而廢賢明之主,不若與之同死!”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大怒,喝武士簇下,乃是尚書丁管。丁管駡不絶口,卓命牽出斬之,至死神色不變。
卓請陳留王登殿,群臣皆呼萬歲。禮畢,卓令扶何太後並弘農王於永安宮,隨侍又有唐妃及宮女二人,月給食糧,諸臣下毋得輒入,違者滅三族。可憐少帝四月登基,至於九月被董卓廢之。卓所立陳留王協,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九歲即位。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封黃琬為太尉,楊彪為司徒,荀、爽為司空,韓馥為冀州牧,張邈為陳留太守,張資為南陽太守。時年庚午歲,改為初平元年。
何太後與少帝、唐妃睏於永安宮中,日夜優嘆,衣服飲食,盡皆缺少。帝淚下不曾幹,偶見雙燕飛入庭中,帝遂吟詩一首。詩曰:
嫩草緑凝煙,裊裊雙飛燕。洛水一條青,陌上人呼羨。
遠望碧雲深,是吾舊宮殿。何人仗忠義,寫我心中怨!
卓時常使宮女探聽動靜。是日獲得此詩,來呈於卓。卓曰:”劉辨休矣!怨望故作此詩,殺之有名矣。”喚李儒帶武士十人來殺少帝。帝與母何後正在樓上嗟嘆,宮女報李儒至。帝大駭。儒執鴆酒與帝曰:“春日融合,董太師特上壽酒。”少帝泣曰:“何相逼如是也?”儒曰:“壽酒無疑。”太後曰:“既雲壽酒,汝當先飲。”儒怒曰:“汝母子特不飲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練於前,曰:“壽酒不飲,可領此二般。”唐妃跪告儒曰:“妾身代帝飲酒,願相公可憐母子性命。”儒叱曰:“量汝何等,可代王死?”儒舉杯與何太後:“你可先飲?”後捶胸大駡何進無禮之賊,勾引董卓入京,緻有今日之禍。儒催逼帝,帝曰:“容某與母作別。” 大慟而作歌曰:
天地易兮我何安?棄萬乘兮退守藩。
為臣逼兮命不久,勢將去兮空淚潸音山!
唐妃抱帝,亦作歌曰:
皇天將崩兮後土頽,身為帝姬兮命不隨。
生死異路兮從此畢,奈何煢音窮速兮心中悲!
歌罷,相抱而哭。李儒喝曰:“太尉立等回報,汝等俄延,望誰救耶?”何太後大駡:“國賊董卓,逼我子母,皇天豈祐汝耶!”手指李儒:“汝等助紂作業之徒,必當族滅!” 李儒大怒,雙手捽住太後,直攛下樓。少帝楸住李儒衣服,唐妃嚮前攪做一團。儒喚武士絞死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史官有詩曰:
太後飛身墜玉樓,唐妃素練係咽喉。
君王服毒皆身喪,漢室江山自此休。
儒還報卓,卓命拖出城外埋之。
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竜床,禁庭公主,盡皆淫之。常引一軍出城外,前行到陽城,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引軍圍住,盡皆殺之,掠其婦女財物,收萬千餘件,都裝在車上,懸頭千餘顆於車下,連軫還都,先報董太尉殺賊,大勝而回。各城門外焚燒其頭,以婦女財物盡散與宿帳軍士。
越騎校尉伍孚,字德瑜,見卓殘暴太甚,群臣戰慄,莫敢言者,惟有伍孚於朝服下披小鎧,藏短刀,候董卓入朝。孚迎到閣下,掣出短刀,直刺卓。卓氣力大,兩手驅住;呂布便入,揪倒伍孚。卓問曰:“誰教汝反?”孚瞪目大叫:“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亂國篡位,罪惡盈天,今是吾死之日,故來誅姦賊也!恨不車裂汝於市朝,以謝天下!” 董卓大怒,命呂布將出剖剮之。駡不絶口。後史官有詩曰:
漢末忠臣說伍孚,衝天豪氣世間無。
朝堂殺賊名猶在,萬古堪稱大丈夫!
董卓自此出入,常帶披甲武士,前後圍繞。
袁紹在渤海,知卓弄權,乃差人賫密書來見王允。書曰:
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入亂禁宮,神亦不祐。公反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為報國效職之臣哉?紹今集兵練馬,欲圖掃清帝室,未敢輕舉。公想食祿於漢朝,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書不盡言,請宜照察。密之。
王允得書,尋思無計。
一日,於侍班閣子內見漢朝舊臣俱集,王允請曰:“今日老夫賤降,晚間少閑,欲屈衆大臣就捨下少酌,幸勿見阻。”衆官皆曰:“必來添壽。” 當晚,就後堂設宴,燈燭熒煌,公卿皆至。允視之,皆漢朝舊臣,心中暗喜。酒至半酣,王允舉盞,掩面大哭。衆官曰:“司徒貴降,不可發悲。”允曰:“老夫非賤降之日,要與衆官聚會,恐賊生疑,故推賤降。吾哭者,哭漢天下也。董賊勢若泰山,吾等朝夕難保。想漢高皇提三尺劍,斬白蛇,起義兵,子孫相承四百餘年,誰想喪於董卓之手。吾等捨死,無益於國。”衆公卿盡皆掩面而哭。坐上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大臣,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允視之,乃是驍騎校尉曹操也。允大怒,責之曰:“汝祖宗食祿漢朝四百餘年,不思報本,反欲縱賊耶?汝去告變,吾等死亦漢傢鬼也!”操曰:“非笑別事,笑衆大臣無一計殺董卓耶。某雖不纔,略施小計,可斷董卓頭,懸於都門外,以謝天下。”王允聽罷,乃避席而問曰:“孟德有何高見,匡扶漢室?”試看曹操道出甚話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前言 | 序 | 引 | 三國志宗僚 |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 | 劉玄德斬寇立功 | 安喜張飛鞭督郵 | 何進謀殺十常侍 | 董卓議立陳留王 | 呂布刺殺丁建陽 | 廢漢君董卓弄權 | 曹孟德謀殺董卓 | 曹操起兵伐董卓 | 虎牢關三戰呂布 | 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 | 袁紹孫堅奪玉璽 | 趙子竜磐河大戰 | 孫堅跨江戰劉表 | 司徒王允說貂蟬 | 鳳儀亭布戲貂蟬 | 王允授計誅董卓 | 李傕郭汜寇長安 | 李傕郭汜殺樊稠 | 曹操興兵報父仇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