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谁在影响中国政策:中国高层文胆   》 第11节:大国之策(3)      西隐 Xi Yin

  刘亚洲认为,适当增强日本的独立性有助于我国的安全。日本的强大是不可阻挡的。既然挡不住,不如顺水推舟。比如,如果多数国家同意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国也未必坚决反对,这样不但可以化解日本朝野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也可以使美俄将主要对手锁定在日本。两强之间必定爆发战争,这是历史规律。一个强大的日本比日美联盟容易对付,独立的日本可以成为中美之间的缓冲区。他认为,中美友好对日本不利,中日友好对美国不利,而灵活自如地驾驭这些关系,需要成熟的国际感觉。
  关于中俄关系,刘亚洲看到,俄罗斯已比苏联小了许多,但版图小了一些,自由却多了许多。这是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原动力,不可不防。他认为,我们要借助俄罗斯的力量,以抗衡美国,但切不要把这种借助演化成结盟关系。普京对美国打中国牌,我们对美国打俄国牌。既要眼高又要手快。其实,中俄都在利用对方的资源来壮大自己。但,只有俄罗斯的弱势状态不改变,中国才有可能借助它。因此,中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只能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既不能让俄罗斯强大到威胁我们,也不能让它虚弱到彻底倒向美国。其实美国也是这么干的,它不想让俄罗斯虚弱到彻底倒向中国。任何两方相争,第三方都会渔利。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都是尖端武器,俄罗斯从我国进口的都是民生产品。尖端武器昂贵且很难找到替代国,民生产品很容易找到替代国;中俄贸易的顺差在中方,主动权则在俄方。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刘亚洲的"西进战略"。西进战略是刘亚洲的战略思想中的重要一环。苏联解体后,中国的西部边疆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随着美国势力的进入,尤其是"颜色革命"之后,中亚地区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形势。刘亚洲认为:"西进战略的核心是直扑中亚。中亚是第二个中东。不仅在资源上是第二个中东,在局势方面亦是第二个中东。中亚极具地缘战略价值。可以说,位于欧亚大陆桥两端的国家,谁控制了中亚,谁就可能控制另一端国家的明天。"在他看来,西部大开发,不止是国家调整内部经济结构而采取的战略举措,它应该更着眼于影响周边乃至远达欧洲的战略谋划。中国的战略重心必须向西移动,西进应当成为我国未来10年的重要战略。
  刘亚洲的"西进战略",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步,在边境地区选择适当地点,按照深圳模式建一个乃至数个物流贸易或石油加工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未来中亚共同市场的核心。中亚地区一旦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连片开发,就会建立起我们的西部战略支撑点,打破美国企图在中亚打进楔子的阴谋。第二步,调整西部行政区划,特别是在广袤的新疆和西藏地区,促进当地各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使任何民族分裂势力没有生存空间,进而让疆独、藏独势力失去动辄影响全局的地域基础。第三步,打通欧亚大陆桥,与欧洲形成一个大欧亚经济共生带,用与西方国家千丝万缕的经济联系和共同利益,去拆解美国对中国的围堵。
  在刘亚洲的判断中,印度并没有远大的世界战略目标。印度自立国以来,一直奉行机会主义国策。它的大国梦完全建立在一个不现实的梦想上:战胜中国。以前,印度军事实力的增强主要是为了防范中国,而不是进攻中国。但物质基础决定一切,印度有了几件"撒手锏"之后,"北抗"策略正在向"北进"演变。印度朝野已达成共识:必须战胜中国,印度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美军战略报告里的中国将领第2节:军营长大,身份敏感
第3节:武大"文青"的浪漫爱情 激情演义"第五次中东战争"第4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1)
第5节:从作家到军人的角色转换(2)第6节:暗中斡旋,促成中韩建交
第7节:痛定思痛,反思金门战役第8节:探求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思维
第9节:大国之策(1)第10节:大国之策(2)
第11节:大国之策(3)第12节:大国之策(4)
第13节:美国真正的可怕之处在哪儿第14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1)
第15节:我愿意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2)第16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1)
第17节:论述民主,一夜成名(2)第18节:求学之路,从诸暨到绍兴
第19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1)第20节:国际政治学博士与费边主义(2)
第21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1)第22节:"颜色革命"铁蹄催生"公民社会"(2)
第23节:民主是一个陀螺(1)第24节:民主是一个陀螺(2)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