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玉蟾記 》
第十一回 三義人救主逃生
崔象川 Cui Xiangchuan
〔先聲西地錦〕調
詞曰:
修真二千餘年,小試神通妙手。軍中無計救張、曹,速去 替他存後。
通元子說 :“貧道雖然助戰有功,可憐親見張、曹受戮。 趙賊你獨不顧將來果報麽?俺當初收張子房為徒,世與張姓有 緣。這張昆亦是俺的弟子,駕起雲頭快去救他。來此已是。那 廂有白發老僕,與他講明 。”因按下云頭說 :“老掌傢,不好 了。你快去報知梁氏夫人,你傢老爺徵倭有功,被姦臣陷害, 冤戮軍前,還要殺張傢一門。早晚趙文華就到。你速去救你小 主人,逃到杭州府離城二十餘裏,權在俺那草庵住下,就改叫 洪昆罷。俺贈他玉蟾蜍十二個,為洪昆後來姻緣聘證,你替他 收好,俺去了 。”
張洪嚇得魂飛魄散,叫苦聲聲,趕到後堂報知,那賢德梁 氏夫人,與崔姨抱頭大哭,指着張昆嚮老傢人張洪說 :“你老 爺受了冤枉,衹剩得三歲孤兒一塊肉,你若救得他,我張傢祖 宗定要結草酬恩 。”說了又哭。梁氏夫人與崔姨說 :“我們何 可受趙賊凌辱 。”相約自縊樓中,留得兩人清白。夫人遂與崔 姨自盡。後來收殮不提。
忽然門外喧嘩,趙文華領兵早到,吩咐 :“不得走脫一人。
“此時已有三更時候,張洪在樓上頓足大哭說 :“前門走不脫,後門開不及,這便怎麽好?有了,老漢抱起小主走樓墻頭跳下 去罷。老天,老天!張傢果能有後,保護公子,奮身一躍,安 穩如常。不然就跌死老漢到也幹淨 。”說罷,手抱相公憑空而 下,真如兩翼雙飛,輕輕落地。好在夜靜無人看見,躲在僻地,候到五鼓開城逃出,直奔杭州去了。趙文華走進張府,依旨而 行,衹不見公子張昆、傢人張洪。吩咐蘇州知府限三日拿到, 如違聽參。再講通元子到了蘇州,已差四值功曹往南京編成童 謠,暗中使小伢子歌唱:
謠曰:
海空濛,起颶風,不殺賊,殺總戎。
兩傢共有三義士,當速去之保其宗。
此時南京城裏,滿街滿巷四散童謠,曹府已有風聞,舉傢 號哭驚慌,不必贅說。衹說曹府傢將一名童喜、一名李忠,他 二人聞得此信,眼中都哭出血來。李忠說 :“徒哭無益,須想 個計策救了小主人才好 。”童喜說 :“我方寸已亂,計從何來 ?”李忠說 :“我有一計,須要童兄始終如一,以全報主之心“童喜說 :“敢不如命 。”李忠說 :“古有杵臼、程嬰故事, 今日何不學他?我兒子也三歲,模樣與公子相同。我抱此子躲 在棲霞山中,你將公子藏在深密處,反去報於鬍宗憲知道,就 說李忠同公子曹昆躲在棲霞山。鬍賊必來捉我。那時,我父子 替公子死了,你就好保護公子遠逃,可免尋拿,豈不甚妙 !” 童喜說 :“衹是苦了賢橋梓 。”李忠說 :“童哥既能秉義,愚 父子在九泉都要保你二人 。”
商議行事已定,鬍宗憲已領兵圍住曹府。前後左右,連雞 犬都逃不出去。查點人口,少了公子曹昆。鬍賊正在發躁,童 喜跪稟說 :“小的是曹傢傢將童喜,纔上卯半月,前日看見同 夥的李忠,鬼頭鬼腦,瞞着小的,抱了公子曹昆,出太平門去 了。不得遠遁,想必躲在棲霞山裏。小的見大人發躁,不敢不 稟明 。”鬍宗憲說 :“你畏罪出首,免你一死 。”吩咐搜山, 務獲曹昆要犯。不半日,鎖押李忠與三歲嬰孩來。鬍宗憲說: “李忠,你為甚麽故違聖旨,抱了曹昆私逃。快快招來 。”李 說 :“姦賊,我衹望存了主人後代,將來報仇。誰料童喜狗纔 昧良負義,泄漏機謀,也是我主人該應要絶宗支。不必多言, 快殺,快殺 !”鬍宗憲道 :“牽去一同斬首 。”有五言絶句詩 一首為證:
詩曰:
屠岸賈重來,渾如趙氏災。
一門忠義氣,父子赴陽臺。
又有七言絶句詩一首為證:
詩曰:
古來杵臼與程嬰,慷慨存孤續趙卿。
今日曹傢忠義將,千秋青史載芳名。
這曹邦輔大人本是個大富翁,傢資有數百萬,此時鬍宗憲抄出他銀兩,就隱瞞下來,暗暗差人送到杭州,埋在他自傢花園太湖石下,連趙文華都不知道。趙、鬍抄張、曹二傢事畢,合摺回旨。吏部奉旨加封趙文華進爵工部尚書、鬍宗憲加總督軍務銜。回他兩人冒了徵倭軍功,所以有此特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 恬淡人讀史問天 | 第二回通元子安排果報 | 第三回 冥判官發放回陽 | 第四回 趙與鬍兩傢鬼祟 | 第五回趙文華納妹東樓 | 第六回 於少保奉旨回陽 | 第七回張總督出徵倭寇 | 第八回曹邦輔海上從徵 | 第九回 通元子初助破倭 | 第十回 兩姦賊攘功肆虐 | 第十一回 三義人救主逃生 | 第十二回 烏金蕩埋名習武 | 第十三回 趙懌思忤父歸杭 | 第十四回 醜鬍彪甘做陪堂 | 第十五回莽童昆大鬧西湖 | 第十六回 陳素娥雪洞藏洪 | 第十七回 美洪昆夜跌杜園 | 第十八回 巧玉蓮懷孕雙奔 | 第十九回 竜仙姑騰空駭趙 | 第二十回勇蔡飛救難酬恩 | 第二十一回 棗核釘毒計栽誣 | 第二十二回 蔡小妹獄中雙救 | 第二十三回 杜金定兩遭毒手 | 第二十四回 小洪猛幻形救杜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