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 》 成都方式 》
第11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9)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我問,那你們怎麽辦?
宋朝華說,靠政策引導。我們有兩個政策。第一個叫"三分政策",就是把落戶鄉鎮和異地落戶項目的引薦鄉鎮,在社會固定資産投入考核指標、招商引資任務數和項目稅收三個方面,都按三七分成,調動了鄉鎮和部門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第二個叫"三不政策",就是對不按規劃要求選址的項目,規劃不審批,計委不立項,建委不報建,促進和保證了新引進工業項目全部落戶園區。
我笑了。呵呵,軟硬兼施。不過工業要嚮園區集中,必然涉及搬遷問題。一般說來,工業園區多半在城關。城關農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條件,相對遠郊貧睏地區是比較好的。這些年,城關附近的農民依托城市,往往先富了起來。不少人蓋了新房子,有的還蓋得很好,哪裏肯搬?搬遷原本就是大難題,城關農民的搬遷衹怕更是難上加難。倘若農民不肯搬,又如之何呢?難道也搞"三分政策"和"三不政策"不成?
宋朝華也笑了。他說當然不行。工業嚮園區集中,采取一些引導性、限製性的措施是應該的,但農民嚮城鎮集中必須自覺自願,強製的做法不符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我說是啊,那就等於搞"集中營"了。
宋朝華對我"集中營"的說法不置可否。他強調的是:"強扭的瓜不甜",不甜就不和諧。因此不能"硬搬遷",衹能"軟着陸"。
我問,那你們咋整?
宋朝華說,先要算清賬。過去常提三句話: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農不穩,可見發展工業的重要性。工業要發展,就必須嚮園區集中。集中才能發展,發展才能富縣,富縣才能富民,富民纔有和諧。人民群衆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和諧更無從談起。他認為,一個地方,一個縣,不管GDP有多大,財政收入有多高,城市建設有多漂亮,真正的政績關鍵還是要看農民富不富。如果農村沒有變化,農民沒有富裕,政績就是虛假的。過去,我們一直在提要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但提了這麽多年,城鄉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是在增加,為什麽?就因為我們落實富縣的措施多,落實富民的措施少。縣城經濟在發展,但農民沒有富,自然駡娘的就多,怨恨的就多。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思路,通過城鄉一體化同步推進富縣和富民,把富縣建立在富民的基礎上。
我說,你的意思是,工業集中發展不但解决了富縣的問題,還解决了富民的問題?或者說,要想富縣又富民,工業就必須集中發展,農民就必須集中居住?
宋朝華說,正是如此。表面上看,工業嚮園區集中導致農民失去了土地,實際上卻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了出來,結束了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貧苦日子。同時把他們集中到安置小區居住,又逐步改變了他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再通過政府的培訓就業工程,把他們變成産業工人,真正實現了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身份變了,生活變了,觀念變了,收入也提高了。過去一個完全務農的農民,一年所有收入加起來真正要達到4 000元非常睏難,現在一年僅打工的工資收入都上萬元,應該說是成倍增加。
我並不完全以為然。我說,你們的賬算得是不錯,問題是農民認不認賬,買不買賬。
宋朝華承認我的擔心有道理。他說,農民都是"見水脫鞋"的。他們也講道理,但更講實惠。他覺得講實惠也是一種務實的態度。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就是要追求務實和諧、實惠和諧。不給農民得到實惠,是不可能和諧起來的。你要拆他的房子,你要徵用他的土地,又不給他好處,他怎麽和諧得起來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引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1) | 第2節:引言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2) | 第3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 | 第4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2) | 第5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3) | 第6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4) | 第7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5) | 第8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6) | 第9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7) | 第10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8) | 第11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9) | 第12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0) | 第13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1) | 第14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2) | 第15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3) | 第16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4) | 第17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5) | 第18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6) | 第19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7) | 第20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8) | 第21節:第一章 突出重圍(19) | 第22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1) | 第23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2) | 第24節:第二章 夯實基礎(3)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