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北京地理之民間絶藝   》 靠手藝吃飯(1)      佚名 Yi Ming

  王樹森大師主持設計製作的四件翡翠國寶之一
  靠手藝吃飯的行當不一定適合機械化
  1956年公私合營後,進入機械化大生産時期,北京百姓生活日用品的數量和種類都豐富了起來。比如自行車,隨着大批量生産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成了北京百姓最主要的代步工具,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機械化大生産比手工作坊強得多,它代表着北京文化和生産力的進步。但事情總有兩面性,機械化大生産的形式用在玉器行裏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在散落於前門外和哈德門(崇文門)的玉器作坊被集中到北京市玉器廠之後,生産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市場上的玉器數量越來越多,這雖然讓更多的北京普通百姓有了擁有玉器的機會,卻讓玉器本身喪失了高貴內涵。古時用玉風尚有三個層次:帝王用玉以示天意,君子佩玉以示德行,俗人帶玉以賦風雅。即便到了民國時期,要擁有玉器的人還得既有品位又有錢,才能與玉結緣,一般百姓根本得不到玉。由此可見,玉自古便象徵高尚的道德情操,且天生就與富貴結緣。現在玉器成了百姓唾手可得的物件,自然也就沒有了它在人們心中原有的稀罕勁兒。
  機械化大生産不僅使玉器生産産量提高了,還改進了舊的工具。過去用大鐵鍋敲出的六路金剛砂磨料被鍍在工具上的鑽石粉取代,這使得老藝人們不再把製作玉器的過程稱為“磨玉”,而叫“颳玉”了,因為用金剛砂糊磨出的綫條柔和、圓潤,而用鑽石粉劃出的綫條摸起來鋼手,看上去見棱見角,給人一種愣的感覺。還有過去磨玉的坨是固定不動的,手藝人得拿着活兒找傢夥,現在工具經過改良可以拿傢夥找活兒了,使得玉器作品越來越繁瑣,變得偏重技藝,卻忽視了其本身的藝術性。
  除此之外,過去老藝人拿到料以後得先琢磨很長時間,等創意成形後再製作,纔會出現許多化腐朽為神奇的神來之筆,而且玉器的貴重也體現在其舉世無雙的造型上。現在由於工具的現代化,製作玉器所花費的時間越來越短,難免忽略“琢磨”這一關鍵步驟,以致同類産品都像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很難再有創意。
  玉器行原本就是單兵作戰的作坊式生産模式,像這種靠手藝吃飯的行當並不適合機械化生産。現在有不少手藝人組建了公司或受雇於人在傢琢磨活兒,小作坊的生産模式正在復蘇,玉器行的又一個春天會很快來臨嗎?
  ● 如今傳人
  註重設計更瞭解作品文化內涵
  姜文斌,男,42歲,北京市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目前在北京玉器廠的下屬企業任總工藝師。他6歲開始學畫,16歲考入玉器廠技校素描和國畫專業,為日後擔任玉器設計奠定了繪畫基本功。畢業後在車間三年學徒期間拜元廣如先生為師學習玉器人物琢磨技法。1984年考取北京工藝美術職工大學工藝雕塑係,畢業後回到原廠,是北京玉器廠第一批擁有大專學歷的手工藝人之一。1988年被破格聘為玉器廠工藝師,其俏色瑪瑙作品《楓橋夜泊》於當年獲得北京青年設計大奬賽一等奬,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奬項。姜文斌說在學藝過程中,給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元先生問他一件別人的《伏虎羅漢》做得怎樣,他回答說不錯,可元先生卻覺得有問題,羅漢本是很有道行的人,為伏虎費九牛二虎之力不成武鬆了?由此姜文斌開始註重作品的設計並瞭解其文化內涵。姜文斌的代表作有6米長的翡翠屏風《長江萬裏圖》、迎接香港回歸的作品《炎黃之根》和現展於中國博物館中國館二樓的九色瑪瑙《人與自然》等。
  ● 靈魂人物
  玉器四大怪之一:“臭要飯的”潘秉衡
  潘秉衡不像其他三怪出身玉人世傢,他是河北固安人,隨父來京謀生。潘先生曾考上北大二院的夜大,因傢貧輟學開始學藝。他的繪畫功底非常好,20多歲就當上了前門外品珍齋琢玉作坊的“掌作”,並以薄胎玉器聞明京城,而且他還把斷了數百年的“金鑲玉”技藝琢磨了出來。雖然潘先生性情怪異,常借錢糊口,還曾為一根煙在衆人面前打了個滾,但由於他手藝高超,文化水平較高,且國畫、素描、泥塑無一不通,更重要的是他讓玉人擺脫了匠氣,成了真正的藝術傢,所以藝術界將其尊為京城玉器四大怪之首。人們可以從現陳列於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的《待月西廂》作品中領略潘大師的神韻。
  ● 老行探密
  解讀“如意”
  ●劉靜(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副研究員)
  如意最早以抓背癢癢撓的形式出現於商代,由古銅製成,因其使用方便稱手,如人意願,遂被命名為如意。隋朝以前,如意為用於擊節和防禦不測的鐵製器具,所以又有“握君”、“談柄”的別名。自唐朝開始,如意與實用工具分離,其與福瑞圖景並列則始於宋代,到明清兩代已被列為文人博古器玩之一,首部也確定了以靈芝或蝙蝠為主要形狀。清代中期,如意成為純粹的祈福迎祥之器,百姓喜在傢中擺如意,一圖吉祥,二表闊綽,在年節喜事時也將如意作為禮物以示祝福,因此凡如意必有寓意,凡寓意必示吉祥。在這一時期,由於皇帝愛玉成癖,所以玉如意製作開始興盛,且出現了在昂貴材料所製如意的首、身、尾三處鑲嵌玉飾件的三鑲如意,製作工藝繁瑣考究,用料極為昂貴。這種三鑲如意也成為日後最普遍的一種如意形式。

    新京报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四大名旦”光彩奪目一出生就為達官貴人服務流落民間照樣富有創造力從陷入低迷到再創輝煌
市場看似興盛的背後賣得好的還是大師作品講究人性與個性從“玉器街”看老北京玉器行
名冠玉器行的“四大怪”玉器製作重在“琢磨”靠手藝吃飯(1)靠手藝吃飯(2)
玉器行的工匠被稱為“先生”周末去動物園上寫生課千年老手藝足夠人琢磨一輩子的老手藝
在哈德門外很是熱鬧過一陣繁榮過後尋找新的活法等不到“遲來的愛”朱德曾多次看望老藝人
解放前老藝人傳技藝思想保守(1)解放前老藝人傳技藝思想保守(2)編織宮廷藝術的錦綉“格律詩”昔日佈局穩重為皇傢專用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