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開悟   》 人生的價值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人生的價值
  大傢要好好地把握時間;唯有身體力行、珍惜人生,纔是真正覺悟的人。人生的價值,端視自己如何發揮。若能事事不計代價、為人群服務,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人生最有價值的是什麽呢?是情最寶貴?還是愛最幸福?其實,仔細看看世間,有時不禁要問:人生的價值在哪裏?
  什麽是真正的情?情為何物?人的感情非常復雜,但是佛教一嚮講“覺情”;覺情就是覺悟之後的情;也就是菩薩對衆生一分覺悟的有情。它沒有任何污染的色彩,也不需附帶任何回報的條件;衹是一分單純、無私的愛與清淨的情,而人生最具意義與價值的就是這分覺情。
  現今社會時常發生勞資糾紛事件。過去在老闆與員工之間都保有一分濃厚的感情。工人們抱着感恩心,深感若不是有這份工作,我和傢人要如何生活?而老闆也會疼惜工人,他能夠體會到:如果沒有這些工人,公司怎麽維持下去?
  彼此間存着一分單純的感情,也就是共生互動的感情。有這分同心互敬的感情就叫做“覺”;也可以說是“覺有情”,其中包含着人性的真理。
  現在不同了!稍遇不順之事,員工動輒罷工、上街頭遊行,使得公司無法正常的運轉,這也是“迷情”。
  試想:一生的時間到底有幾十年?其中飲食、睡眠及無所事事的時間,已經用掉一大半;再扣除年幼不懂事、老來健康退化的時間後,真正用於工作上的時間又有多少?而人生的價值究竟何在?
  在此,例舉一則佛典故事──
  曾有位參學僧來到一處叢林;“叢林”是指中國的大寺院,僧衆頗多。為了供應衆人的伙食,所以設有一座大寮。大寮就是廚房,由典座師負責裏面所有的事務。這所寺院裏的典座師年事已高,卻仍十分勤勞;廚房內的大小事務,都是由他一人打點。
  有一天,有人送來許多海苔,與師父們結緣。由於海苔是濕的,他必須趁着陽光強烈時拿出來曝,纔不致發黴。參學僧看到駝背、瘦弱的老僧,獨自一人在烈日下海苔,感到十分於心不忍!
   他走到老僧面前,問:“老和尚,您幾歲了?”老和尚說:“七十八歲。”參學僧又問:“工作這麽多、太陽又這麽大,您為什麽不叫年輕僧人幫忙?”老和尚說:“別人又不是我。”參學僧說:“那您為什麽不等陽光小些再做呢?”老和尚說:“時日已不多了!”
  這簡單的兩句話,卻藴含了很深的道理──凡事“公修公得,婆修婆得,自修自得”。所以,大傢要好好地把握時間;唯有身體力行、珍惜人生,纔是真正覺悟的人。人生的價值,端視自己如何發揮。若能事事不計代價、為人群服務,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 錄(1)目 錄(2)目 錄(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繩索以禪思開啓大愛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戰爭之害母愛就像長流水
父母難為“求不得”苦為富不仁的董事長風水與福慧
一念差,步步錯以心轉境鑽石眼貓的婚禮雖富猶貧的老人
富中之富發揮人生使用權心的迷惑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