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亂世真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9)
梅毅 Mei Yi
朱滔率步騎兩萬五千人馬從深川出發,行至束鹿,修整一夜。早晨集合出發之際,士卒忽然大亂鼓噪,大呼:“天子命司徒還鎮幽州,為什麽違背敕令南救田悅1朱滔大懼,跑入後堂躲避。幸虧他的屬下蔡雄等人鎮定,騙士卒說:“你們不要吵鬧!朱司徒南行是為了往馬燧處搶回本來是朝廷賞賜給你們的金寶,根本不是為了他自己!如果你們要北歸,可以自己回去,怎能在軍中抗令喧嘩1蔡雄這一說,還真把軍卒們都鎮住了。未幾,士兵又大叫:“我們知道朱司徒是為我們好,終不如奉詔歸鎮1蔡雄應允。
朱滔引軍回至深川,密令親信訪察當時帶頭的軍卒二百多人,全推出斬首,餘人見此,也不敢再鬧。朱滔重新出發,攻下寧晉,與王武俊一萬五千步騎匯合。
朱滔派人把蠟封書信藏於發髻中送給在長安的哥哥朱泚,讓他做內應同反。送信走到半路,被馬燧截得,報與唐德宗。
朱泚對此還果真一無所知。德宗把朱泚招進殿,給他看朱滔的信件,嚇得朱泚“惶恐頓首謝罪”。德宗還安慰他:“相去千裏,初不同謀,非卿之罪也。”於是,皇帝把朱泚“慰留”在長安的大宅子裏,賞賜金銀,好酒好肉,官職如故。(朱泚和朱滔兄弟兩人自少年時代就長於幽州,一直為安祿山部下將,後從李懷仙歸唐。後來,朱滔、朱希彩、朱泚三人共殺李懷仙,推朱希彩為主。大歷七年,節度使朱希彩又為部下所殺,朱滔率兵共推朱泚為留後,代宗下詔拜其為盧竜節度使,封懷寧郡王。朱泚開始很老實,是河北地區第一個入朝的節度使。唐代宗親自下令為他在京師建起宏偉壯麗的大宅院,以他為遵命賢臣的榜樣。朱滔把朱泚送走後,自統兵事,換上自己的親信,兄弟二人嫌隙頓生。朱泚自知失掉兵柄,怏怏不樂。德宗繼位後,下詔公他改鎮鳳翔,仍舊榮寵於他。)朱滔、王武俊兩人的軍馬趕至魏州,田悅大喜過望,殺牛煮酒招待這兩位“化敵為友”的救星,城內軍士也歡聲震地,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援軍。
當天,唐廷的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引兵而至,與馬燧合軍,雙方將士在城外盛裝相見,也呼聲連連。在連篋山駐兵的朱滔聽見動靜以為唐軍發動襲擊,倉猝出陣。李懷光勇而無謀,想趁朱滔營壘未成而進擊。馬燧勸說李懷光先休養幾天,因為朔方軍士卒遠道而來,疲意未消。李懷光大言:“吾奉皇上請命,不可養寇憚賊,現在敵軍營壘未成,可一舉而滅。”言畢,下令軍卒出擊,竟也把立陣未隱的朱滔兵士殺掉一千多,“滔軍崩沮”。
李懷光很得意,一派大將風度,“按轡觀之,有喜色”。其屬下士兵沒有奮勇追敵,而是成群突入朱滔營中奪取敗兵丟棄的寶貨。忽然之間,一嚮以勇武善出奇兵知名的王武俊引兩千騎兵橫衝李懷光軍,把朔方軍斷為兩截。朱滔見勢也掉轉馬頭,指揮逃兵反擊。“官軍大敗”,擁擠推迫,掉入永濟渠裏淹死的不可勝數,水為之不流。
李懷光、馬燧敗後收軍,退入營壘中不敢出戰。當夜,王武竣朱滔派軍士掘開永濟渠,斷絶官軍糧道和歸路,平地裏水深三尺多。馬燧憂懼之下,仗着自己和朱滔有姻親關係,就派人嚮朱滔服軟:“老夫我自不量力,與諸君交戰,致此敗亡。希望朱司徒您放我一條路。讓我們各路軍都退走。回去後,我會上言天子,以河北地交付給您。”
私下裏,朱滔也害怕王武俊大勝後不能再加以控製,就對王武俊說:“王師既敗,馬公卑約如此,不宜迫人以險。”王武俊是精明人,他勸朱滔別上當:“馬燧等人都是國傢名臣,連兵十萬,一戰而北,還有何面目去見皇帝呢。如果放他走,不出五十裏,肯定回兵與我們相拒。”朱滔不聽,堅持做“老好人”。
馬燧與諸軍涉水西退,果然在魏州城西三十五裏遠的魏縣停駐,結壘抵拒。朱滔此時嚮王武堪慚謝”,但官軍已衝出險地。朱滔、王武俊與官軍隔水相持。
據守濮州的李納獲知朱滔、王武竣田悅等人聯兵的消息大喜,派人求援。朱滔派軍奔赴,一直睏守愁城的李納竟也放起膽子出軍,猛攻宋州。
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2年)12月,田悅和王武俊等人準備推舉朱滔為主,欲“稱臣事之”。朱滔當時也挺“仗義”,堅决不答應,說:“連篋山大捷,皆賴兩位大人支持,我怎敢獨居尊位1衆人商議良久,終於想出個辦法:“我們三傢與李大夫(李納)為四國,俱稱王不改年號,仿效昔日諸侯奉周傢正朔。”衆人統一了意見後,朱滔自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築壇告天,象模象樣。朱滔為盟主,稱孤。田悅、王武竣李納三人稱寡人,仿唐朝官製,遍封妻、子、諸將。
先前勸王武俊歸唐的衛長寧忠於唐朝,想謀殺王武俊,事泄被腰斬。
群雄拒唐的紛亂――“四王”加一李面對忽然新跳出來自稱王爺的諸路“賊寇”,唐廷無奈,衹得又下詔各道招討。唐廷封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兼平盧、淄青、登萊、齊州節度使,討李納;又以河東節度使馬燧兼魏博澶相節度使,加朔方、分阝寧節度使李懷光同平章事。
李希烈不僅沒有討伐李納,反而暗中和對方勾結,想雙方聯兵奪取唐將李勉守據的汴州。同時,他還與朱滔密相往來,商量雙方的“共同利益”。由於李納數次派兵襲擾汴水,東南輸運長安的運糧運物船衹也都不敢走汴渠,轉走蔡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 | 時來天地皆同力(1) | 時來天地皆同力(2)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時來天地皆同力(4) | 時來天地皆同力(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