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著名翻譯傢林少華眼中的日本:落花之美   》 我給村上多放了幾剋????(1)      林少華 Lin Shaohua

  記 者:你有爬山的習慣,是不是多少受了喜歡馬拉鬆的村上的影響?
  林少華:我的確喜歡爬山,久而久之,就多少成了習慣。這主要是因為我是在半山區長大的,住的那個小山村三面環山,出門就是山,上山捉迷藏,上山采蘑菇,上山打柴,上山躺在毛茸茸的草坡上望着天發呆,總之天天跟山打交道,對山有特殊感情。另外我現在的住所恰巧就在山腳下,有山可爬。一邊在山路上爬鍛煉身體,一邊聽着鳥叫在腦袋裏構思一點什麽,可謂一舉兩得——我的一些豆腐塊散文隨筆之類基本是這麽琢磨出來的。現在城裏能引人遐想的自然景觀越來越少了,但願我傢後面的山頭別又開發成所謂高尚住宅區或高爾夫球場什麽的。
  至於是否受到人傢村上喜歡馬拉鬆的影響,我想基本不至於。試想,村上喜歡馬拉鬆我跟着爬山,村上喜歡衝浪我跟着出海,村上喜歡熱氣球我跟着上天——作為老大不小的中國成年人的生活場景豈不快成趙本山老兄的小品了?再說我翻譯的是村上的文本,不是村上本人,文本和本人不能畫等號。
  記 者:描繪一下初見村上時的樣子吧,據說你覺得他有點土?“伊妹兒”往來中的村上又是怎樣的?
  林少華:這點我已說過幾次了。如果補充一點,那就是我覺得他畢竟老了,準確說來,較之“大男孩”,更是“老男孩”了。最要命的是他頭髮稀疏了,尤其中間部位如剛剛間伐過的樹林,頭皮隱約可見了。說來也怪,男人這東西,即便再滿面紅光,而若頭髮不爭氣,也要現出無可救藥的老相或滄桑感。而村上恰恰在這點上出了問題。再有就是他個頭不高,也就一米六八左右吧,在他那個年齡段的日本人中算是中等個兒。不過體形確實好,體形確是“大男孩”,衹見胳膊上肌肉一塊塊隆起,而肚子一點兒也沒隆起。作為五十多歲的男人,着實難得。至於“伊妹兒”中的村上,因為沒有圖像,就不清楚了。就文字來說,和他的小說差不多,簡潔,安靜,不張揚。
  記 者:村上二十二歲便以學生身份與陽子結婚,大傢感興趣於愛情生活對其創作的投影……
  林少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催生了那部《 挪威的森林 》。不難看出,緑子的原型就是他的夫人陽子。例如村上在隨筆集《 村上朝日堂 》中談到早婚問題時坦白說:“我也是第一次上課就和她( 陽子 )坐在一起的。……我那個班的討論題目是‘美帝國主義的亞洲侵略’。她什麽也不懂,問了很多,說‘帝國主義是什麽’,從天主教女校來的,這種事一無所知。我也教了她一些,一來二去就好上了。”還說“當時並沒有跟結婚挂鈎,我有個正相處的女孩,她那邊也有個什麽,所以到好上花了好幾年時間”。喏喏,這豈不是同渡邊和緑子的情形一模一樣?
  記 者:你一直說村上是大男孩,自己呢?
  林少華:同村上相比,我頭髮固然沒掉多少,也沒有大腹便便,也有時有貌似年輕的假象,但終究半大老頭兒了。準確說來,應是“沒有長大的半大老頭兒”。為什麽說沒有長大呢?因為我這人比較容易感動和激動,有些念頭和想法不切實際,傾嚮於感性和直覺,說話往往有欠考慮,衝口而出,又願意說真話。而這些在一般世人眼裏往往是不成熟或長不大的表現。尤其說真話這點有時被人誤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在現實生活中說真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說真話很難見容於世。因此我每每感到睏惑,不知該怎樣讓自己和年齡一起“長大”。
  記 者:你總結了幾個村上小說男主人公的特點:人有點怪,但並不壞。你眼裏的女主人公呢?
  林少華:村上筆下的男主人公大體沒有妻室,有也必定離婚,而離婚的幾乎惟一的原因是被老婆甩了——老婆或莫名其妙地離傢出走或明確表示看上了別的男人。就是說女主人公都很瀟灑,很有主體性,絶非男人的附庸。偶爾還有點生理缺陷,如少個指頭多個乳房什麽的。這和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傳統女性形象是大異其趣的。相同的衹有一點:比較容易同男人上床。因此有不算很少的讀者來信問我是不是日本女人都很容易跟男的上床。我說這我回答不好,因為我既沒做過問捲調查又沒有相關閱歷。不過,日本自古以來男女關係比較開放倒像是事實,從來沒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工人出版社
寫在前面那橘黃色的燈光母親的視綫(1)
母親的視綫(2)我收藏的古董遠去的雞
另一種懷念(1)另一種懷念(2)鄉關何處
感念流星愧對自然青島的喜鵲
無需成本的幸福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1)旅途拾夢——我的自畫像(2)
書的背影(1)書的背影(2)那些孤獨而坦誠的心靈們
那一窗梧桐苦命的狗刻錄記憶的上傢站
不高興趙本山博客七日小記“席間”的範曾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