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108节:止戈弭兵,勾心斗角仍未休(3)      刘绪义 Liu Xuyi

  可怜的齐庄公才做了六年国君就这样死了。说他没有头脑吗,却也是真的,你看他和棠姜私通后,竟然"以崔氏之冠赐人",这不是逼起崔杼杀自己吗?真是该死。说他昏庸吗?却也未必。庄公死后,齐国竟然有一批忠良之士追随他。有自杀的,有躲起来的。
  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皆死。祝佗父祭于高唐,至,复命。不说弁而死于崔氏。申蒯侍渔者,退,谓其宰曰:"尔以帑免,我将死。"其宰曰:"免,是反子之义也。"与之皆死。
  只有晏平仲跑到崔杼的家里,扑到齐庄公的身上,哭了一场。棠无咎说,砍了他吧。崔杼道,他有点名望,杀了他,反叫人乱说。晏平仲的手下人问他打算怎么办?他说:我以国家社稷为重,国君若死于国家社稷,我当从死,如今国君是为了私事而死,我何苦白白搭上一条性命?他依然故我,与崔杼、庆封等人来往如常。
  崔杼弑了庄公后,立其兄弟做了齐景公。
  齐国的太史对这件事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要求他重写,太史不肯。崔杼把他杀了。按惯例,太史之弟继承乃兄的职,崔杼想看他怎么写,新太史仍然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气得不行,你长有几个脑袋?难道不知你兄弟是怎么死的吗?说完,把他杀了。其三弟做了太史后,仍旧写:"崔杼弑其君"。崔杼仍旧把他杀了。其四弟再做太史,照旧这样书写,崔杼一连杀了三个太史,又气又怕,叹了一口气,只好作罢,放了他,不再杀他。一个叫南史氏的太史听说太史都被杀了,特地执简前往,准备续写,走到半路,听说这句话已被写上,就回去了。
  为了缓和矛盾,齐国不想再兴兵。此时赵氏孤儿赵武做了晋国的执政,他听说齐国崔杼新立国君,想善交诸侯,楚国的新令尹也行礼靖兵,这样一来,战事可以消停一会。
  就在崔杼连杀太史的同年,秦景公也派其弟弟来晋国通好。晋国大夫叔向对此事非常重视,说,秦晋不和久矣,今天这件事是件大好事啊。可见,晋国也急于息兵。
  宋国大夫向戌探知晋楚秦齐都有意息兵于是发起第二次弥兵运动。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卫、陈、蔡、郑等14国会盟于宋国的西门外。此次会盟的主要内容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就是说晋的附属国要朝贡楚国,楚的附属国也要朝贡晋国,除了齐秦两国之外。
  即使如此,弭兵会上也是刀光剑影,气氛紧张。正如楚国令尹子木所说的:"晋楚无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这一次弭兵会后,春秋争霸之战暂告一段落。一方面,晋国大夫专权,政在家门,公室微弱,危机四伏;一方面楚国因灵王改制而扩张失败,加上吴国进入郢都,战祸未了。双方都无力发动战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