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喋血的权杖(精选) 》
三 世道会变好吗?(2)
王觉溟 Wang Jiaoming
刘劭军队的攻势越来越猛,马上就要攻破对方的营垒,柳元景败局已定。
朱雀门上的刘劭眺望着血肉横飞的战场,得意地笑了。
忽然间,他听见战场上传来隆隆的鼓声。
那不是进攻的鼓点,而是撤退的鼓点。
并且这鼓点来自自己这一方。
刘劭懵了。
战场上的士兵也都懵了。
连柳元景和他的士兵都觉得不可思议。
杀声震天的战场忽然沉寂了。
只有那撤退的鼓点在一下一下地敲着。
敲鼓的人是将军鲁秀。
这真是一个另类的鼓手。
军令如山。胜利在望的刘劭军队不得不全线撤退。
柳元景拔出佩剑,下令打开营垒,大吼一声,发出反攻的命令,愤怒的士兵们像离弦之箭射了出去。刘劭军队阵脚大乱,撤退演变成了溃逃,掉进秦淮河淹死的人不计其数。
刘劭来到了战场上。
疯狂溃退的士兵在皇帝的督阵下渐渐止住了逃命的脚步。
刘劭集合残部,亲自率领士兵向柳元景的营垒发起第二次冲锋。
然而,胜利之神早已在鲁秀的鼓点中黯然离去。刘劭的反扑没有挽回败局,反而付出了比第一次进攻更大的伤亡。士兵们纷纷掉头夺路而逃,在争渡“死马涧”时互相踩踏。
尸体堆积如山,涧水为之阻塞。
披头散发的刘劭挥舞利剑疯狂砍杀逃跑的士兵。
一个又一个逃兵被他砍倒了。
可一群又一群士兵从他身边汹涌而过。
刘劭无力地垂下手臂。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将军刘简之战死,萧斌负伤,鲁秀、褚湛之、檀和之等将领投奔柳元景,一万名士兵死的死逃的逃,一个也没剩下。
刘劭带着比梁山更高的愤怒和比秦淮河更深的沮丧独自回到了皇宫。
四月二十四日,刘骏大军到达江宁。
二十五日,力劝刘劭死守建康的江夏王刘义恭单人独骑投奔柳元景。
几近精神崩溃的刘劭带着比石头城更坚硬的仇恨杀了刘义恭的十二个儿子。
二十六日,刘骏大军终于到达新亭。
两个兄弟隔河相望。决斗的时刻到来了。
刘义恭捂着心头十二道滴血的伤口上表劝谏武陵王刘骏即位称帝。
这是对刘劭最强有力的报复。
可是武陵王的偌大一座军帐之下却没人懂得称帝的仪规。众人正犯愁时,又一个人溜进了武陵王的军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这是宫中的散骑侍郎徐爰。
他对朝廷的所有仪规了如指掌。众人觉得他真是老天爷派来的,忙问他怎么出的建康城。徐爰说他在刘劭面前严厉批评了卖主求荣的刘义恭,并自告奋勇要把刘义恭的人头追回去献给皇帝。
皇帝刘劭当即赐给他快马一匹、快刀一把。
于是他就来了。
众人大笑,随即笔墨纸砚伺候。徐爰大笔一挥,一套当皇帝的标准化流程就出来了。
二十七日,刘骏登皇帝位,大赦天下,拜刘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
刘义恭十二个儿子的鲜血没有白流,它们染红了老爸头顶的乌纱。
同日,刘劭也大赦天下,但画了一个括号,把武陵王刘骏、江夏王刘义恭、南谯王刘义宣和随王刘诞放了进去,说括号内除外。
从二十八日到三十日,皇帝刘骏陆续大封群臣。
五月初一,雍州刺史臧质率领两万人马赶到新亭与皇帝会合。
东线战场上,随王刘诞派出的军队大败刘劭手下将领燕钦。刘劭下令在秦淮河岸树立木栅、并决破两处堤坝阻挡刘诞军队。
南线与东线战场相继失利,兵员严重不足,而建康城中的男丁兵源业已告罄,刘劭遂下令征召妇女。
公元453年出现在南朝刘宋的这支娘子军,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女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1)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2)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4) | 三 丧钟为谁而鸣(1) | 三 丧钟为谁而鸣(2) | 三 丧钟为谁而鸣(3) | 四 一语成谶(1) | 四 一语成谶(2) | 四 一语成谶(3)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1)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1)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1)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3)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4) | 三 赵王府的上空晦气盘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