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全面窥视全球反美图景:美国的敌人 A comprehensive global anti-American spy picture: the enemy of the United States 》
第108节:越南--陷入丛林沼泽的美国噩梦(8)
李涛 Li Tao
随着南越军事形势的不断变化,美国政府内部要求轰炸北越的呼声越来越强。麦克纳马拉表示秘密战和"34A行动计划"的力度太小,不能动摇北越"反叛"的决心,美国必须采取更加大胆的行动,包括轰炸北越的主要目标,甚至美国部队直接进攻北越。
约翰逊也要求有关部门加紧制定向北越施加压力的应急计划。3月,一个工作小组建议封锁海防港和轰炸北越交通线、油库以及重要的工业企业。助理国防部长威廉·邦迪也强调只有美国直接打击北越,才能产生足够的心理效果。
在访问西贡以后,麦克纳马拉建议把攻击北越作为拯救南越的根本出路,将进攻北越分为小规模、短暂的报复性轰炸和大规模、持续的战略轰炸两个阶段来进行。麦克纳马拉的建议得到了约翰逊的认可,并准备开始实施。
截至6月份,美国各部门都已经为实施轰炸作好了各项政治和军事准备。
政治方面由国务院负责,制定了一系列轰炸所需的政治策略。这些策略中,南越政府方面由阮庆发表威胁北越的演说。而美国当局与之配合,将发表北越"侵略"南越的白皮书,为轰炸行动提供借口。美国总统也会适时要求国会批准和授权对北越的一切必要行动,并做出声明,表示轰炸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北越的军事进攻等等。
作为政治准备的一部分,美国国务院向北方做出警告,如果不停止对南越政权的武装抵抗,美国就将发动对北越的海空打击;如果停止与南方的战争,美国将给予粮食援助,并同其建立外交关系,分批撤出大部分驻越美军。对如此软硬兼施的警告,北越方面明确表示,越南人民不会屈服美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将为民族解放和独立统一斗争到底。
在军事方面,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则确定了94个轰炸目标。
但是约翰逊却迟迟不做最后决定,约翰逊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他希望等南越政权巩固的时候再实施轰炸,那样美国在越南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地,有助于军事行动的实施。不光如此,约翰逊也考虑到了1964年的总统大选。他担心,如果在大选期间战争不断升级很可能会引起美国公众的反对,对他竞选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对约翰逊来说,这次是他名正言顺地成为总统的机会,对任何有可能影响他形象的事情都要慎之又慎。当时,他的竞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戈德华特,他主张使用一切手段打赢侵越战争,要求立即轰炸北越,必要的时候美国可以使用原子弹。而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约翰逊指责戈德华特是危险的好战分子,如果他当总统绝对不会让美国的小伙子去越南打仗。
事实上,约翰逊做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勾当。他要求麦克纳马拉推迟实施轰炸的行动,并叮嘱他们尽量在公开场合避免做出打算将战争升级的暗示。在美国民众面前,约翰逊俨然一派"和平使者"的形象,事实上,他领导的美国政府正走向战争的深渊。
1964年8月4日,美国制造了"东京湾事件"。美国政府宣称当日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和"滕纳·乔埃"号在东京湾进行巡逻时,遭到了数目不定的北越鱼雷艇的袭击。约翰逊"得知消息"后表示,不仅要消灭攻击马多克斯的鱼雷艇,还要摧毁该港口的所有设施。为此,美军出动了64架次的飞机,对北约的4个巡逻艇基地和1个主要油库进行了轰炸。
在发生"东京湾事件"3天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所谓的"东京湾决议",授权总统可以对美国军队遭到的任何武装攻击采取行动,授权总统可采取包括武装力量在内的任何措施,保证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员国或协定签字国的安全。
"东京湾决议"给予了总统在不经宣战情况下发动战争的权力,使当局获得了进行战争的最大行动自由,为以后约翰逊扩大战争铺平了道路。显然,美国已经在一步步迈向扩大战争的边缘。
六 "美国化"的越南战争 "东京湾事件"是越战的重大分水岭,由此产生的"东京湾决议"标志着美国对越政策步入了"有限度扩大战争"的新阶段。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节:目录、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1) | 第2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2) | | 第3节:美国霸权的世纪幻觉(序)(3) | 第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 | | 第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2) | 第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3) | | 第7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4) | 第8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5) | | 第9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6) | 第10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7) | | 第11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8) | 第12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9) | | 第13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0) | 第14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1) | | 第15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2) | 第16节:伊朗--从未被"淘汰出局"(13) | | 第17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1) | 第18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2) | | 第19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3) | 第20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4) | | 第21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5) | 第22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6) | | 第23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7) | 第24节:伊拉克--一场没有结束的战争(8)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