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五、蘇軾(3)
閔澤平 Min Zeping
蘇洵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說,一輛車肯定要有車輪、車輻、車蓋、車軫,而車軾作用不顯著,似乎可有可無,沒有“軾”衹是讓人感覺不完整而已。但有了這個所謂的“軾”,即車前那根用來作扶手的橫木,車子的層次就上升了,可見這根橫木是很張揚的。所以老蘇十分憂慮:“吾懼汝之不外飾也”。於是又給蘇軾起了個字叫作“子瞻”,希望他能高瞻遠矚,把前面的道路看清楚些,可以顯擺才華的時候就顯擺,不能顯擺的時候就要含蓄。至於蘇轍,老蘇就很放心了。所謂“轍”是車輪輾過的痕跡,有車行走就自然就少不了車轍,即使車僕馬斃也不會連累車轍,所以他給蘇轍麯字“子由”,讓他大膽地往前走,莫回頭。事實證明,老蘇的預見太準確了,每當國傢的前途出了問題,蘇軾這個車上的橫木就會被人傢好好修理一番,因為蘇軾是那樣的光彩奪目,怎會不招人嫉妒呢?
雖然有些憂心忡忡,但那是未來的事情,眼下老蘇感到的衹有自豪。嘉祐元年(1056),老蘇攜二子,懷揣張方平的推薦信,躊躇滿志地直奔首都而來,準備參加次年舉行的進士考試。當時主考官是歐陽修,參加閱捲工作的還有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試題則是《刑賞忠厚之至論》。這一科真是人才濟濟,中舉的除了蘇軾兄弟,還有曾鞏、曾布兄弟四人及兩名妹夫,以及程顥、張載、呂惠卿等,這些都是在歷史上呼風喚雨的大人物。看來,歐公的眼光不是一般的毒辣,這麽多不同類型的人才都被他一網打盡了。這也說明一種考試制度,儘管存在着許多缺陷,衹要保持公平與公正,總還是可以讓大多數金子閃光的。
當然,歐公也有小小的失誤。當時梅堯臣讀到蘇軾的文章,拍案稱奇,要求歐公錄為第一。但歐公誤以為此文是其門生兼鄉親曾鞏所作,將之錄為第二。不過,歐公很快以實際行動彌補了自己的錯誤。蘇軾論證自己的觀點了,虛構了堯與臯陶的一段對白作為證據,說明領導人處罰他人時應該滿懷憐憫之心,顯示出忠厚寬容的姿態,而執法官則應鐵面無私,剛正不阿,能夠承受來自上級的壓力:“當堯之時,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日殺之,三。堯曰宥之,三。”這段對白梅詩人與歐公都看着眼生,可在批閱試卷時又不好意思提出來討論,免得讓大傢看出自己底子薄。於是等考試結果出來後,尋個機會假裝漫不經心地考問蘇軾。沒想到蘇軾引用《三國志·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作為回答,說是自己的臨場發揮。歐公聽畢,哈哈大笑,到處稱贊蘇軾是個會讀書的人。
蘇軾所說的“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涉及到曹操與孔融的交鋒。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的大軍攻下了袁紹的老巢鄴城,曹阿瞞立刻派人趕緊去搶傾國傾城的甄宓(袁紹的二兒媳),結果左右匯報說已經被五官將(其子曹丕)搶先一步了。曹老無可奈何,衹好順水推舟,把甄氏賜給了曹丕。孔融知道了這件事,寫信存心來挖苦曹操,先稱贊了老曹破袁的武功,然後玩了一把春秋筆法:“昔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曹操也認為自己是個博學的人,書讀過不少,怎麽就沒聽說過這個段子呢?後來碰到了孔融,虛心嚮孔融請教。孔融陰陽怪氣地說:“以今日之事觀之,意其如此(想來是這樣)。”
另一種說法是蘇軾的典故其實是有出處的,但他自己或許忘了,或許為了保存座師的顔面,故意不說出來。蘇軾是個極聰明的人,應該不會這樣伶俐與狡猾。傳說歐公曾經嚮劉攽寫信請教一些典製掌故問題,如“入閣起於何年”等。劉攽正在喝酒,看到來信就對信使說明天回覆。信使出發後,這位劉攽想想又不對勁,這麽好的機會自己怎能放過,當即派人將信使追回,讓他在堂下等着,自己現場回信作答。然後劉攽就放出話來:“好個歐九,極有文章,但可惜不甚讀書耳。”蘇軾聽到劉攽的評語後,感慨說:歐公竟然還被人譏諷不讀書,這還讓我們這些人活不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