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附 录(6)
梅朝荣 Mei Chaorong
《隋炀帝艳史》全名《新绣全像通俗演义隋炀帝艳史》,八卷四十回,三十余万言,明代长篇白话小说,题齐东野人编演,不原先生批评;卷首笑痴子序,序署“笑痴子书于咄咄居”;次野史主人序,序署“崇祯辛未岁清和月野史主人漫书于虚白堂;次尾蛇居士题辞,署“崇祯辛未朱明既望携李友人委蛇居士于陶陶馆中”。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鲁迅认为是冯梦龙,但有些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隋炀帝艳史》叙述隋炀帝弑君篡位、淫乱亡国的故事。除了描写他的淫乱生活外,对当时黑暗残暴的统治也有相当深刻的揭露。此书在艺术上较为突出的特点是铺张。铺张手法本为汉赋的艺术特色,而此书袭用这一手法描写隋炀帝的荒淫无道,真是曲尽其妙,淋漓尽致。例如第三十一回和第三十二回,竭尽笔墨,大写特写炀帝与众美女交欢之景,先写炀帝与幼女月宾情挑,继写炀帝借用转关车、任意车与迷楼中众幼女行幸;接着又写他在精疲神敝时,便借助男女交欢的春图和“乌铜屏”,激发性欲,继续狂欢;最后借助丹药,百般逞狂,三千个幼女、十六院夫人及数十个宠爱的美人,俱皆幸遍,“奇情艳态勃勃如生”。此书对后世白话小说有较大影响,其题材被清初褚人获《隋唐演义》所汲取,其中炀帝故事基本上采自《隋炀帝艳史》。 此外还有《株林野史》、《情史》、《浪史》、《弁而钗》、《宜春香质》、《昭阳趣史》等一大批类似书籍出现。当然,这种书籍,在封建伦理纲常中,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因此都被定为禁书。不过,事与愿违,民间私下还是流传很广的。 3.《金瓶梅》的作者与版本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研究《金瓶梅》的学者的头脑中。尽管上面写的是“兰陵笑笑生”所著。可这一看就知道是个笔名。“兰陵”是郡望,“笑笑生”是作者。这个人究竟是谁呢?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是“嘉靖间大名士手笔”。就是说,“笑笑生”是明嘉靖间“大名士”。但是,真正的作者姓甚名谁还是一个谜。每个人都想解开这个谜。也试图去解开这个谜。于是,就产生了《金瓶梅》作者的众多版本。 原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吴敢教授总结: 一、王世贞说。明《山林经济籍》与《万历野获编》最早透露出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信息。屠本畯云:“王大司寇凤洲先生家藏全书,今已失散。”(《觞政》跋语)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记述《金瓶梅》一书时云:“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到康熙初年,宋起凤在《稗说》卷三直接提出《金瓶梅》为王世贞“中年笔”之说,论述肯定而详赡。22年后,谢颐《第一奇书序》云:“《金瓶》一书传为凤洲门人之作也,或云即凤洲手。”魏子云《论〈金瓶梅〉这部书——导读》云,“确切指出作者为王世贞(凤洲)”。1979年朱星重倡此说,并列举出十条理由:(一)王世贞是“嘉靖间大名士”;(二)他能写小说,另有小说传世;(三)他有能力个人完成鸿篇巨制;(四)他有完成大作的足够时间;(五)他是大官僚,所以能写出官场大场面;(六)《金瓶梅》中的地名与王世贞经历相合;(七)他崇信佛道,正是《金瓶梅》所宣扬;(八)他好色醉酒,具有写作《金瓶梅》的情怀;(九)他祖籍山东,又做官山东,具有运用山东方言的条件;(十)他知识面广,能写出《金瓶梅》这样的百科全书。黄霖、徐朔方、赵景深等撰文商榷,此说重又混入诸说林立的迷茫之中。许建平《金学考论》、霍现俊《〈金瓶梅〉发微》再次举起此说大旗,从外证、内证两方面,重新全面予以论证,许建平甚至认为“21世纪《金瓶梅》研究应从王世贞研究作为新的突破口和起点”。 二、贾三近说。这是20世纪新时期《金瓶梅》作者新人第一说。倡论者为张远芬。其《金瓶梅新证》提出十条证据:(一)兰陵是山东峄县,贾三近是峄县人;(二)他有资格被称为“嘉靖间大名士”;(三)小说的成书年代与贾三近的生活时代正相契合;(四)他是正三品大官,其阅历足可创作《金瓶梅》;(五)小说中有大量峄县、北京、华北方言,贾三近分别在这些地区居住过;(六)小说中有几篇高水平奏章,贾三近正精于此道;(七)小说中有些人物事件类似贾三近;(八)小说多有戏曲描写,贾三近有此生活积累;(九)他曾十年在家闲居,有创作的时间保证;(十)他写过小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