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106节:止戈弭兵,勾心斗角仍未休(1)      Liu Xuyi

  13、止戈弭兵,勾心斗角仍未休
  虽然楚国受到腹背之敌的挤压,在晋楚争霸之中显得力不从心,但晋国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方面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得晋国的军功贵族发展得很快,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许多权力,公室逐渐削弱,国君难以掌控,政出私门。到了昭公三年,用叔向的话来说,就是晋国到了"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堇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栾、郄、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可见,晋国内部的权力混斗,也使晋国无力南向与楚争锋。
  齐鲁等国的情况又怎么样呢?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了一次大改革,就是把公田制改为按亩数收税的所谓"初税亩"。这种改革对国君自有好处,过去公田制,农民种田,不能同时供应官差,一遇战争就会荒了公田,这样受损失的是公家;实行税亩制之后,庄稼收成好不好,政府不管,只管向有田的人按亩数收税,这样一来就是把战争和赋税分成了两件事,都得由农民来负担。
  齐国呢,到齐顷公即位后,开始萌发了东方霸主的想法,仗着与楚国亲近,连年侵略周围的小国。公元592年,晋国派郄克出使齐鲁两国,也是打算联络他们,郄克先访问了鲁国,准备上齐国去,鲁宣公便打发季孙行父跟着郄克一起去。走到齐国边境,正好碰上了卫国的使臣孙良夫和曹国的使臣公子首,于是四人一起到了齐国。
  没想到,齐顷公一见到他们四个,就差点笑出声来。回到宫里,顷公拜见母亲,仍然忍不住笑。他母亲太夫人便问何事。齐顷公便道出了发笑的原因,原来晋鲁卫曹四国的大夫一齐来访问,本来就很凑巧了,更巧的是,晋国的郄克老是闭着一只眼睛,鲁国的季孙行父则是一个光头,卫国的孙良夫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曹国的公子首,却是一个罗锅。你瞧,一个独眼龙,一个秃和尚,一个瘸子,一个罗锅,碰巧了走到一起,不觉得有意思吗?太夫人一听,也来了兴趣,便决定明天亲自去看看。
  齐顷公成心想与四国使臣开个玩笑。第二天,他特意挑了四个人去招待四国使臣,要他们陪同四国使臣到后花园来。他故意派了一个独眼龙去招待晋国的郄克,派一个秃头招待鲁国的季孙行父,派了个瘸子去招待卫国的孙良夫,派一个罗锅招待曹国的公子首。齐顷公的母亲太夫人站在楼台上望见独眼龙、秃子、罗锅和瘸子,是那样成双成对地走过来,不由得哈哈大笑。惹得旁边的宫女也都跟着大笑不止。
  等到他们明白过来后,才知道这是齐顷公的成心戏弄,因而非常生气。四国使臣聚在一起讨论这件事,都个个气得脸儿发青。四人对天发誓,一定要报此一仇。
  郄克回国后,要求晋景公发兵讨伐齐国,但景公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罢。第二年,鲁宣公死了,鲁成公即位。鲁成公不肯服侍齐国,就倒向晋国,齐国就派兵夺了鲁国的城和土地。齐国打了胜仗,乘胜攻击卫国,卫国的孙良夫顽强抵抗,但以失败告终,于是,鲁国和卫国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景公为了霸主的地位,只好发兵讨伐齐国。
  公元前589处,晋景公拜郄克为中军大将,率兵车八百,联合鲁、卫、曹三国,一起兵伐齐国。
  齐顷公也不示弱,派兵车五百前往鞌(今山东历下),于是双方爆发了著名的鞌之战。
  这场战争,齐顷公亲自出马,他派国佐和高固两个大将对付鲁、卫、曹三个小国,自己率队对付晋国。他冲锋在前,他的兵车冲到哪里,齐军士兵的箭就射向哪里,让晋军吃尽了苦头。晋国大将郄克见此,亲自擂鼓以激励士气,替他驾车的解张胳膊上中了数箭仍然咬着牙关拼命赶车,郄克的肩膀也中了箭,血流全身,鼓声也慢慢缓下来了。解张大叫,提醒郄克中军的旗鼓就是全军的耳目,要使劲全身最后一点力气。于是郄克也就不顾一切把战鼓擂得山响,晋军士兵听到后勇气倍增,以排山倒海之势杀了过去,终于齐军抵挡不住,四散而逃。齐顷公也只好逃往华不注山,晋国司马韩厥代替郄克去追齐顷公,把华不注山团团围住。
  齐国大将逄丑父见此情景,对齐顷公说,这回是逃不出去了。主公和我换了服装,我扮做主公,主公扮做臣下,说不定还有一条生路。齐顷公只好照办,两人刚刚交换了衣服,韩厥的人马就赶过来了。韩厥拉住齐侯的马,向假扮齐顷公的逄丑父行个礼,要求他下车跟他到晋国去。逄丑父用手指指嗓子,显得口渴得说不出话,又拿出一个瓢来,交给齐顷公,让他去舀一瓢水。齐顷公拿着瓢下了车,得到韩厥的同意后,就装做去打水,一去不回溜了。韩厥等不到齐顷公回来,就把假齐侯逄丑父带回兵营,没想到,郄克出来一看,这哪是齐顷公啊。韩厥大怒,质问逄丑父交代齐顷公的下落。逄丑父便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并告诉晋人,齐顷公拿着瓢儿跑了。
  郄克率大军继续进攻临淄,想一举灭了齐国。齐顷公只好派国佐带上厚礼去见韩厥,请求和平解决。
  郄克提出了讲和的两个条件,一是要以萧太夫人就是齐顷公的母亲到晋国去做人质;二是要把齐国田地的垅沟全都改为东西向。这样一来,假如齐国背约,晋国的兵车就可顺着垅沟从西向东一直开到临淄。
  国佐回答道:将军的这两个想法都不对。萧太夫人是齐国的国母,自古以来没有拿国母做人质的道理。至于田垅沟的方向都是依天然地势形成的,怎么可能全都改成一个方向呢?将军提出这样的条件想必不是真心讲和。
  郄克道,那就怎么样?
  国佐说:将军也不要太小看齐国了,一次失败并不等于永远失败。如果将军不肯讲和,那么我们只好再战,第二次打败了,再打第三个回合,如果仍然输了,大不了亡国。将军同不同意,请看着办吧。说完,国佐扭头就走。
  鲁国的季孙行父、卫国的孙良夫都担心这样一来仇恨就无法解开了,便来劝郄克宽容一下。郄克是个聪明人,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二位大夫都这么认为,我也只好答应吧。
  齐晋之战,齐国虽然失败了,但晋国也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鲁成公七年,晋楚在汜这个地方爆发战争。晋军包围了楚军,俘虏了楚国乐官钟仪,把他押回晋国,关到一个军用储藏室。
  两年后,晋景公在视察军库时,见到了楚囚钟仪,景公问:"南冠而絷者,谁也?"
  有司回答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景公让人放了他,并召见且慰问他。钟仪再拜稽首。景公问他的世官,对曰:"泠人也(乐官)。"景公问:"能奏乐吗?"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景公问:"你们的君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曰:"这种事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景公再三盘问,钟仪只好回答说:"他早年做太子时,师、保事奉着他,每天早晨向婴刘、晚上向公子侧去请教。其它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景公跟范文子说起这事,文子说:"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景公听从范文子的话,对钟仪礼遇有加,叫他回去通晋楚之好。
  这一年十一月,楚国派公子辰出使晋国,以回报钟仪之使,修晋楚之好;第二年,晋派大夫籴伐如楚。这样晋楚二国互派使臣,逐渐有修好之意。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