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 周国平自选集   》 小说的智慧(5)      周国平 Zhou Guoping

  六 道德判断的悬置  人类有两种最根深蒂固的习惯,一是逻辑,二是道德。从逻辑出发,我们习惯于在事物中寻 找因果联系,而对在因果性之外的广阔现实视而不见。从道德出发,我们习惯于对人和事做 善恶的判断,而对在善恶的彼岸的真实生活懵然无知。这两种习惯都妨碍着我们研究存在, 使我们把生活简单化,停留在生活的表面。  对小说家的两大考验:摆脱逻辑推理的习惯,摆脱道德判断的习惯。  逻辑解构和道德中立--这是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的分界线,也是现代小说与现代哲学的会 合点。  看事物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道德仅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是相当狭隘的一种。存在本无善 恶可言,善恶的判断出自一定的道德立场,归根到底出自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可是, 这类判断已经如此天长日久,层层缠结,如同蛛网一样紧密附着在存在的表面。一个小说家 作为存在的研究者,当然不该被这蛛网缠住,而应进入存在本身。写小说的前提是要有自由 的眼光,不但没有禁区,凡存在的一切皆是自己的领地,而且拒绝独断,善于发现世间万事 的相对性质。古往今来,在设置禁区和助长独断方面,道德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因此,惟有 超脱于道德的眼光,才能以自由的眼光研究存在。在此意义上,昆德拉说:小说是"道德判 断被悬置的领域",把道德判断悬置,这正是小说的道德。  从小说的智慧看,随时准备进行道德判断的那种热忱乃是最可恨的愚蠢。安娜是一个堕落的 坏女人,还是一个深情的好女人?渥伦斯基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家伙?托尔斯泰不问自己这样的 问题。聪明的读者也不问,问并且感到困惑的读者已经有点蠢了,而最蠢的则是问了并且做 出断然回答的读者。昆德拉十分瞧不起卡夫卡的遗嘱执行人布洛德,批评他以及他开创的卡 夫卡学把卡夫卡描绘成一个圣徒,从而把卡夫卡逐出了美学领域。某个卡夫卡学者写道:" 卡夫卡曾为我们而生,而受苦。"昆德拉讥讽地反驳:"卡夫卡没有为我们受苦,他为我们 玩儿了一通!"  世上最无幽默感的是道德家。小说家是道德家的对立面,他发明了幽默。昆德拉的定义:" 幽默:天神之光,世界揭示在它的道德的模棱两可中,将人暴露在判断他人时深深的无能为 力中;幽默,为人间万事的相对性而陶醉,肯定世间无肯定而享奇乐。"  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 必定是很可笑的。小说家具有两方面的才能。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也难免认真,并且比 一般人更善于观察和体会这种认真,细致入微地洞悉人心的小秘密。另一方面,作为小说家 ,他又能够超越于这种认真,把人心的小秘密置于天神的眼光下,居高临下地看出它们的可 笑和可爱。  上帝死了,人类的一切失去了绝对的根据,哲学曾经为此而悲嚎。小说的智慧却告诉我们: 你何不自己来做上帝,用上帝的眼光看一看,相对性岂不比绝对性好玩得多?那么,从前那 个独断的上帝岂不是人类的赝品,是猜错了上帝的趣味?小说教我们在失去绝对性之后爱好 并且享受相对性。  七 生活永远大于政治  对于诸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流亡文学"之类的概念,我始终抱怀疑的态度。 我不相信可以按照任何政治标准来给文学分类,不管充当标准的是作品产生的政治时期、作 者的政治身份还是题材的政治内涵。我甚至怀疑这种按照政治标准归类的东西是否属于文学 ,因为真正的文学必定是艺术,而艺术在本质上是非政治的,是不可能从政治上加以界定的 。  作家作为社会的一员,当然可以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活动。但是,当他写作时,他就应当如 海明威所说,像吉卜赛人,是一个同任何政治势力没有关系的局外人。他诚然也可以描写政 治,但他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场上这样做的。小说不对任何一种政治 作政治辩护或政治批判,它的批判永远是存在性质的。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被昆德拉称做 "一部伪装成小说的政治思想",因为它把生活缩减为政治,在昆德拉看来,这种缩减本身 正是专制精神。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不论站在何种立场上把生活缩减为政治,都会导致取消 文学的独立性,把文学变成政治的工具。  把生活缩减为政治--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思想方式,其普遍的程度远超出人们自己的想像 。我们曾经有过"突出政治"的年代,那个年代似乎很遥远了,但许多人并未真正从那个年 代里走出。在这些人的记忆中,那个年代的生活除了政治运动,剩下的便是一片空白。苏联 和东欧解体以后,那里的人们纷纷把在原体制下度过的岁月称做"失去的四十年"。在我们 这里,类似的论调早已不胫而走。一个人倘若自己不对"突出政治"认同,他就一定会发现 ,在任何政治体制下,生活总有政治无法取代的内容。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表明 ,甚至苦役犯也是在生活,而不仅仅是在受刑。凡是因为一种政治制度而叫喊"失去"生活 的人,他真正失去的是那种思考和体验生活的能力,我们可以断定,即使政治制度改变,他 也不能重获他注定要失去的生活。我们有权要求一个作家在任何政治环境中始终拥有上述那 种看生活的能力,因为这正是他有资格作为一个作家存在的理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海南出版社
自选集序诗人的执著和超脱(1)诗人的执著和超脱(2)幸福的悖论(1)
幸福的悖论(2)幸福的悖论(3)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1)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2)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3)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1)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2)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3)
女性拯救人类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人与书之间困惑与坦然
寻求智慧的人生在义与利之外性爱五题(1)性爱五题(2)
旅+游=旅游?艺术·技术·魔术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爱书家的乐趣(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