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类 》 讀史方輿紀要 》
捲八十八
顧祖禹 Gu Zuyu
◎江西六
◇贛州府東至福建汀州府五百裏,南至廣東翁源縣界五百二十五裏,西至南安府二百五十裏,北至吉安府陸路一百二十裏,水路麯折七百裏,東北至建昌府七百五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一百八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八百一十裏,至京師五千六百七十裏。
《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兩漢屬豫章郡。三國吳屬廬陵郡《晉志》:孫皓析廬陵地置南部都尉。晉改置南康郡太康二年,改廬陵南部為南康郡。《志》雲:永和三年,始自雩都移治贛,介章、貢二水間,即今府治。宋為南康國。齊復為郡。梁、陳因之。隋平陳,改置虔州。大業初,復為南康郡。唐復曰虔州。天寶初,曰南康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初屬淮南,後屬南唐唐末虔州為盧光稠所據,朱梁命光稠為百勝軍節度。貞明四年,淮南剋虔州,亦曰百勝軍節度。南唐因之,尋改曰昭信軍節度。宋仍曰虔州亦曰南康郡昭信軍節度。紹興二十二年,改曰贛州宋中興小歷時,校書郎董德元上言:虔州號虎頭城,非佳名也。廷臣議州名有虔劉之義,因改名贛州。元為贛州路。明洪武二年,改路為府,領縣十二。今仍曰贛州府。
府接甌閩百越之區,介溪𠔌萬山之阻,為嶺海之關鍵,江湖之要樞。江右有事,此其必爭之所也。戰國時,楚嘗使吳起南平百粵矣。自秦迄漢,皆出五嶺威百粵,贛之不能無事可知也。晉之末造,徐道覆自始興而北陷南康,而廬陵、豫章以至尋陽,無完堵焉。陳霸先奮自始興,進軍南康,贛石既捷,而霸業以成。隋之末也,林士弘竊據虔州,睥睨江漢。李靖既平蕭銑,急擊滅之。唐之季世,盧光稠既得虔州,復逾嶺而南,並有韶州,以二州之衆,雄峙於淮南、嶺表兩大之間。及光稠末,淮南亦急圖虔州,以為苞桑至計。宋紹興中,嶽飛經略江湖,討平群盜,既剋虔州,賊勢益蹙。景炎之際,文天祥拈據嶺表,疾爭虔州,以為北顧之基。明初,既平偽漢,削清支黨,急下贛州,既而進規廣東,命將出師,一軍自贛州而南矣。武宗之世,強藩桀逆,釁起豫章。王守仁潛師圖其後,而賊亡忽焉。然則分旄建閫,列為雄鎮,非徒震懾姦頑,肅清蠻左,亦以控扼上流,犬牙內地。廟堂偉略,不可改也弘治七年,始添設撫臣於贛州。雖然用兵者知其常而不通其變,彈丸贛州,其足為將來之鑒者,又可勝道哉!
贛縣附郭。漢縣,屬豫章郡。後漢末,改屬廬陵郡。晉初,屬南康郡,尋為郡治。宋以後因之。隋初,改縣曰南康。大業初,復故。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戶百十二裏。
○贛城即今府城。漢置。《志》雲:漢興,立贛縣,築城以防尉陀,今府西南益漿溪城是也。晉太康三年,縣移治州東北葛姥故城。東晉永和中,縣為郡治,太守高琰築城二水之間。劉宋升明中,縣又移置於贛水東三裏。梁承聖初,復遷贛水南。唐貞觀中,又徙今治。光啓中,刺史盧光稠斥廣其城,東西南三隅鑿為隍。宋皇中,太守孔宗翰以東北隅易墊石,冶鐵錮之。熙寧中,守劉彝於城下開水窗三,時啓閉以防水患。自是相繼修葺。元初,城毀。至正十三年修復,十八年陷於陳友諒,使其將熊天瑞增修。二十二年,城歸於明。二十五年,增修,城北阻二水,其形三隅,南衍而北銳。成化二十一年,以城圮修葺。弘治六年及九年、十三年,皆經營繕。正德六年,又復增築。十三年、十四年,皆以久雨城圮,修完如故。嘉靖以後,遞經增葺,號為雄壯。舊有門十三,元塞者五,明塞者三,今僅存五門。城周十三裏有奇。
葛姥城府東北五裏。《塚廟記》:葛姥者,漢末避黃巾賊,來自交趾,貲財巨萬,僮僕數千,於此築城為傢。今有葛姥祠,即城故址雲。
○賀蘭山府治西北隅。其右隆阜突起,為文筆山。綿亙而東,為白傢嶺。《志》雲:山即鬱孤臺,昔人因高築臺為登眺處,以鬱然孤起而名。後竟為平地。明正德十一年,培之使高,為郡形勝。又天竺山,在府東四裏貢江東,山高秀。相接者曰伏竜山,林木陰翳。又東一裏有佛日峰,舊稱名勝。○玉房山,在府東南二十四裏。本名赤石山,中有玉房瓊室,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又汶山,在府東三十裏,有升仙峰,巨石盤亙,下有潭,廣數十丈,亦曰文潭嶺,有文潭隘,為設險處。
崆峒山府南六十裏。一名空山。其麓周回百裏,章、貢二水夾以北馳,蓋一郡之望也。《志》雲:山南十裏有四會峰,與崆峒對峙,東距竜江。其上方平,容數百人,旁有小徑可躋,井源不涸。昔人多避兵於此。又九峰山,在府西南三十裏,根盤數十裏,屹立高聳,南嚮崆峒,北拱郡治。○蛤湖山,在府西北三十裏,一名三陽山。上有三峰,下有竜湫,與崆峒相對,為郡城後屏。又順山,在府北百二十裏,抵萬安縣界,怪石萬丈,歷三十六坳,乃至其巔。相近者曰龔公山,唐隱士龔亳棲此,因名。峰岩泉石,綿延襟帶,舊稱名勝。府北六十裏又有黃唐山,高千餘丈,水石林泉,與龔公山相埒。
回軍嶺府東四十裏。相傳黃巢兵犯境,裏人禦卻之,因名。又羅竜嶺,在府東南八十裏,路通信豐,行者常憩於此。《志》雲:府北百二十裏有分水嶺,與萬安縣分界。又有黃竹嶺,在府西北百四十裏,路出竜泉,嶺畔多竹,因名。○妙高峰,在府北八十裏,舊名幾嶺,高出群山。又通天岩,在府西二十裏,岩洞高廣,其半壁又有望歸岩,甚幽勝。《輿程記》:府東六十裏有岑口岡,又東六十裏即雩都縣。
○贛水在府城北。其上源為章、貢二水。貢水,一名東江,源出福建長汀縣新路嶺,西經瑞金、會昌及雩都縣境,南北支川悉匯入焉。又西至府城東,環城而北,會於章水。章水,一名西江,源出南安府聶都山,一云出湖廣郴州黃嶺山。自宜章縣東流,經崇義、大庾縣及南康縣境,亦會支川而東達府城西,環城而北,會於貢水。自此名贛水,北流三百裏,至吉安府萬安縣。其間有九灘,曰白澗灘、天柱灘、小湖灘、鱉灘、大湖灘、銅盆灘、落瀨灘、青洲灘、梁口灘,俱屬贛縣。又經九灘,乃至萬安,所謂十八灘也。江在縣境者一百八十裏,灘之怪石如精鐵,突兀廉厲,錯峙波面。其上流在信豐、寧都者,石磧險阻,尤甚於十八灘。孟浩然雲:贛石三百裏,沿洄千嶂間。是也。梁大寶初,高州刺史李遷仕以侯景之亂入援,臺城陷,遷仕等散還,至大臯口,遂反遣兵入贛石,拒陳霸先於南康。尋為高涼太守馮寶妻洗氏所敗,遁走。洗氏會霸先於贛石。明年,霸先發南康。贛石有二十四灘,會水暴漲,高數丈,三百裏間,巨石皆沒,遂為安流。五代梁貞明四年,淮南攻虔州,嚴可求先以厚利募贛石水工,大兵奄至城下,州人始知。蓋郡恃贛石為險雲。餘詳大川贛江。
長步水府西北四十裏。源出黃塘山,流四十裏入贛水。又竜溪水,在府北百裏,源出黃竹嶺,流入贛水。又梁水,在府北百六十裏,源出府東北百四十裏之竜頭嶺,西流入贛水。梁口灘在其處。○湖洲,在府北八十裏,突起江中,周圍數裏。又北十裏曰米洲,以沙白如米而名。
○桂源鎮府北百五十裏,接萬安縣界。有巡司。又磨刀寨巡司,在府東北百裏,接興國縣界。俱明初置。又府西六十裏有長洛巡司,亦明初置,嘉靖中革。○下窯隘,在府南。《志》雲:府南又有文潭隘,俱路出信豐縣。又兜坑隘,在府西,路出南康縣。府西北又有廟前隘,路出竜泉縣,山徑險阻。又婆婆隘,亦在府北,路通萬安府。東北又有黃土嶺隘、屋嶺隘,俱道出雩都縣。《志》雲:府東南有牛嶺隘,境內又有背嶺隘,俱設兵戍守處。
水西驛在府城西。元為水西站。明洪武初改為驛,五年,並置遞運所於此。又攸鎮驛,在府北百二十裏,元曰攸鎮站,明初亦改為驛。《輿程記》:自驛而北,至萬安縣之皂口驛百裏。○黃金稅課局,在府西。相近曰大壺稅課局,府東又有社富稅課局。俱明初置。
古亭在府西。五代梁貞明四年,淮南攻虔州,州將譚全播求救於楚,楚遣兵屯古亭以救之,為淮南將張宣所破,即此。○東橋,在府城東建春門外貢水上,舊名東津渡。宋紹興中,郡守洪邁始創浮梁,後修廢不一。又西橋,在府西西津門外章水上,舊名知政渡。宋熙寧間,郡守劉瑾始造浮梁,後亦屢經修廢。明弘治中,建督撫,始立關徵,以資軍餉。東西兩橋,皆掌之官,以時啓閉,每年稅課,凡三萬餘金。
雩都縣府東百五十裏。東至瑞金縣二百裏,西南至信豐縣百三十裏,東北至寧都縣二百裏。漢置縣,屬豫章郡,因雩水為名。後漢因之。三國吳南部都尉治此。晉初為南康郡治所。永和中,屬南康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唐屬虔州。宋屬贛州。今編戶十五裏。
○雩都故城在縣東四裏東溪上。《志》雲:漢高帝六年,使灌嬰防趙陀,立縣於此,後皆因之。陳永定中,徙治縣東南之大昌村。隋復舊治。唐貞觀中大水,安撫大使任懷玉移治南康古郡城,即今治也。五代梁貞明四年,淮南攻虔州,閩兵屯雩都以救之,尋引退。舊有土城,宋紹興十五年以磚石,明年為水所圮,開禧三年補築。紹定中增修,元毀。至正十三年,因舊址修治,南臨大江,三面為隍,功未及竟。明成化二十一年修築,弘治二年增葺,十四年、十八年,皆嘗營繕。正德四年,廣東程鄉賊越城劫掠。八年,增高舊城三之一。十四年、十五年,皆圮於霖雨,旋復修治。嘉靖以後,不時營葺,城周五裏有奇。一云漢雩都故城,在今縣西北五裏。
○雩山縣北三十五裏。高聳幹霄,蓋古望祭之山也。雩水出其下,縣因以名。又太平山,在縣西北八十裏,瀑布幽蘭,人多遊賞,今有太平公館。相近者又有夜光山,本名峽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高沙寶山,在縣東北百二十裏,兩峰壁立,勢如伯仲。宋時有樵者遇白兔,逐之入地,掘地天許,銀礦溢出。《志》雲:縣東二百六十裏有珠玉山,山高峻,嘗産珠玉,本名官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
白雲峰縣西四十裏。有三洞聯絡,各容百餘人。上曰白雲嶂,中曰太虛岩,下曰竜岩,溪流貫註其間。五代晉天福八年,南漢循州賊張遇賢作亂,逾嶺趨虔州,攻陷諸縣,作宮室營署於白雲洞,四出剽掠,南唐兵擊滅之。○固石洞,在縣東北百裏。宋紹興三年,嶽飛討群盜於虔州,賊彭友悉衆至雩都迎戰,飛擒之,餘黨退保固石洞。洞高峻,環水,止一徑可入。飛列騎山下,令皆持滿。黎明,遣死士疾馳登山,賊衆擾亂,棄山而下,騎兵就圍之,賊窘,乞降。
雩都峽縣西北五十裏。峽長而險,前臨大江,崖壁陡絶,約二十餘裏,為縣之噤喉。《志》雲:峽中有米沙洲,長二百餘丈,其沙三角,與常砂異,色最白,人視其厚薄以占米價。又寒信峽,在縣東北六十裏,崖壁夾峙。每歲峽中先寒,因名。○通岩,在縣南十裏,山腰前後洞徹,中通人行。
○雩水在縣城南。源出雩山,西南流,入貢水。《志》雲:雩水上流,寧都江挾石城水自東北來,會昌江挾安遠、瑞金水自東南來,皆繞雩城而西北出峽。又西則興國江水自西北來,又前二十裏則信豐江挾竜南水自西南來,皆與雩水合,徑郡城東,會章水。《志》雲:上流之灘,其名曰葛瀲、八賴、井洲、鸕鶿、藥口、大傳、車頭、小萬、苦竹、長灘、率口、牛牯,凡十二灘,大都皆在縣境也。
寧都水縣北百七十裏。自寧都縣南流,合群川之水而入雩水。又麯陽水,在縣東北百九十七裏。其地有麯陽山,水源出焉,南流會境內諸小水,入寧都水。又渡水,出縣東北百二十裏之竜山,南流會麯陽水。○化竜水,出縣西北五十裏雞公山,西南流,入於貢水。
○平頭寨縣東北百裏,路通閩廣,當五峒七徑之衝。宋紹興中,嶽飛平固石洞賊,遂於是地建寨,親率麾下築之,寨成,立司招收義軍捍禦。明初設巡司。又青塘寨,在縣北百八十裏。宋紹興中,嶽飛收峒寇,功成,以其地界三邑之衝,置寨於此。明亦設巡司。又縣東北有印山巡司,明初置,嘉靖中廢。
下隘在縣西北。又有竜潭、峽口、馬嶺、牛嶺等,共五隘。《志》雲:縣東有佛嶺厄,又東有葛坳隘,縣東南則有左坑、豐田二隘,皆明洪武中置。弘治九年,又於縣東置銀坑厄。大約最切者為豐田、左坑、牛嶺三處。閩廣有事,窺伺必先經此。
信豐縣府東南百七十五裏。東至會昌縣百五十裏,南至竜南縣二百七十裏,西至廣東南雄府二百四十裏,西北至南安府百五十裏。漢豫章郡南野縣地。三國吳為南安縣地。晉為南康縣地,宋、齊以後因之。唐永淳初,又析置南安縣,屬虔州。天寶初,改今名。舊有土城,宋嘉定三年修築,後圮。明洪武二十三年重築,成化元年復增修之,二十三年為廣賊所陷,旋復營葺。正德九年,復加營葺。嘉靖十六年,城為水己。十七年、二十三年,修築崇固。隆慶以後,又嘗增修。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六裏有奇。
○山縣西十五裏。高聳插天,雄據一邑。山腰有石岩,頂有池,稱奇勝。《志》雲:縣南二裏有南山,峭拔屹立,北拱縣治,縣之案山也。○巫山,在縣西北四十裏,有嶇嶺,上多怪石,與南康縣分界處,巫水出其下,流會綿水,入於桃江。又猶山,在縣西百二十裏,山分九十九面,多産異藥。
香山縣南七十裏。盤亙三十裏,有九十九峰,小溪十八派,分流山下。又大竜山,在縣南百二十裏,上有岩洞數十,俗稱為仙窟。《志》雲:縣南四十裏有三明山,三峰鼎峙,石塔五層,頂泉澄泓,盛夏不竭。又禾溪山,在縣東八十裏,怪石峭峻,下有溪流,蔭田數千頃。其相峙者曰企嶺山,頂尖如筍,群山莫並。○廩山,在縣西北三十裏,石圓如廩,高千五百餘丈。山下有湖,與南康縣接界。
鐵石岩縣西南二十裏。巔有二門,中容百人。又有石井,昔人多避寇於此。又西南六十裏有黃石洞,泉石深險,人跡不到。○塔石,在縣西南二百裏,前有石寨二,大可容數百人,小容百人,亦昔時避兵處。
○桃江在縣東。源出竜南縣鼕桃山,北流麯折,凡五百三十裏,經縣界,又北入於貢水。縣境群川皆匯於此。亦謂之信豐江。《志》雲:桃江兩岸岩險峻,有灘十六,曰烏漾、枯木、三摺、梓木、石瀨、竜江、圓潭、上寒、下寒、上智、咽人、三港、下順、劍門、車輪、斷竜諸灘,而烏漾尤峻險,舟楫難通,近年始鑿雲。
綿水縣東三十裏。其地有綿山,水源出焉。北流至烏口,入於桃江。又巫水,在縣東四十裏,源出巫山,抵樟塘,會竜湖,入桃江。縣南又有和溪,出安遠縣界和口竜湫,亦北流入桃江。○黃田江,在縣西南,源出南雄府界,抵黃田務,可通舟楫,又東二百裏而入桃江。又城北有北江,源出猶山,流百四十裏而入桃江。《志》雲:縣西南百餘裏有安息水,出安遠縣界,流至竜湖口,入桃江。又有小河,亦在縣南,有上竜、箬坑二水流合焉,入於桃江。
○新田鎮在縣東南。有巡司,明初置。《虔臺說》雲:縣境東南接安遠界,由安遠轉入長寧,其間黃鄉等處,脫有不逞,路必出新田,故巡司之備禦為切。而石背堡,又在新田東南,先時盜丘永全據此,其地阻險,民強悍,此又新田之唇齒也。○石口隘,在縣東。又有鴉鵲隘,路通會昌、安遠二縣。縣西又有九裏、竹篙二隘,路通大庾縣及廣東之保昌縣。又陂頭、平岡、楊梅三隘,俱在縣南,路通竜南縣。
楠木峽隘在縣北。路出贛縣、南康,有一夫當關之險。又有嶇嶺厄,亦為道出南康之險徑。○鎮南堡,在縣西南,路出廣東始興縣,實為要地。又有南大方隘,在縣西南,與保昌接壤。又有九渡水隘,亦接保昌,並兩省分界,為保禦要區。嘉靖間,邑民鑿石開河,遂通舟楫,為行????捷徑,然姦宄逋逃,不可不防其漸也。
興國縣府東北百八十裏。東至寧都縣二百裏,西北至吉安府泰和縣百五十二裏,東北至吉安府永豐縣三百二十裏。本贛縣之瀲江鎮。宋太平興國七年,割贛縣、廬陵、泰和三縣地置興國縣,以年號為名,屬贛州。舊無城,元至正十二年始築,後圮。明成化二十一年,修築。弘治六年、十八年皆增葺。正德五年,為流賊所破,尋修復。七年、十三年,圮於霖雨。嘉靖十四年,又為江水所圮,皆次第葺治。自後屢經營繕。城周五裏有奇,編戶五十九裏。
○平固城縣北百六十裏。三國吳析贛縣地置平陽縣,屬廬陵南部都尉。晉太康初,更名平固縣,屬南康郡。桓玄篡位,封安帝為平固王,是也。宋亦為平固縣,齊因之,隋省。《九域志》:贛縣有平固鎮,縣故贛地也。
○靈山縣東十五裏。有五峰連絡,曰獅象、香爐、鉢盂、錫杖,下有玉珠泉。縣西十五裏又有玉山,高出衆山之上。○蓮花山,在縣東百四十裏。宋末文天祥駐兵山下,纍石為城,基址猶存。相接者曰石山,亦天祥屯兵處。
覆笥山縣北百七十裏。東望金精,西望芙蓉,北接青原,南瞰章、貢,為邑境群山之宗。《真仙通鑒》:山頂有湖,周數裏,多靈草藥物。又方山,在縣東北四十裏,山分四面,上有仰湖,旱潦如一。旁有岩,俗以為仙靈窟宅。或云:山即方石嶺,宋景炎二年,文天祥敗績處。似誤。《志》雲:縣東十五裏有方石,其形如印。亦非也。方石嶺,見廬陵縣。《疆域考》雲:縣北百二十裏即廬陵縣界。
○瀲江在城東北。源出縣東北二十裏蜈蚣山,西流經縣西北藍陂會水,又西北會黃田水,凡二百六十裏,通平固江口,入貢水。一名平川。又水,在縣西,流經城東南,至東澗口二百餘裏與瀲水合,又北六十裏至平固江口,又八十裏入貢水。《志》雲:縣東二十裏有竜下川,源出縣東北境之曹溪,西流三十裏,合水,入貢江。
長信瀧縣東二十五裏。永豐、寧都諸水入縣界者,皆匯流於此。狂瀾奔駛,聲吼如雷,俗呼上曰啞灘,以舟過禁聲也;下曰泥灘,以深不可測也。又衣錦瀧,亦在縣東,以鄉名衣錦而名。崖石層起,如人跨馬。諺雲:竜下三瀧,舟楫莫當。蓋在竜下川中。相近有獅子灘,以形似名。
○衣錦寨在縣東,有巡司。縣北又有回竜寨巡司。俱明初置。又梅窖隘,在縣東,亦曰梅窖關,路通寧都、雩都二縣。正德中,閩粵流寇犯縣,由此突入,最為要害。相近有竜子、劉坑、油洞、塞上、岫口洞諸隘。《虔臺說》雲:縣東南有牛扼嶺、竹竿洞、觀音嶺諸隘,皆峭險,而梅窖尤為保障重地。○方石嶺隘,在縣北,亦曰方山嶺厄。相近有楊梅徑隘,又東為壕頭、花橋等隘。又槎園岡厄,在縣西。相近有南村洞隘及溫坡埠頭隘。自西而南,又有垓頭坪隘、墟下隘、峽田隘及竜沙廟前厄。縣南又有荷樹皮隘及企嶺坳隘。舊俱為戍守處。
空坑在縣境。宋景炎二年,文天祥復梅州,引兵出江西,復會昌縣,敗元軍於雩都,圍贛州,分兵復吉、贛諸縣。元李恆遣兵援贛,而自將攻天祥於興國,戰於方石嶺,天祥軍敗,至空坑,兵盡潰,妻子及幕僚客將皆被執,唯天祥逸去。○鐘步鎮,在縣北。李恆攻天祥於興國,天祥遣兵戰鐘步,不利,即此。
會昌縣府東二百裏。東南至福建武平縣二百十裏,西南至安遠縣百四十裏,東北至瑞金縣百六十裏。本雩都縣之九洲鎮,宋太平興國七年,析置會昌縣,屬虔州。紹定四年,升縣為軍。鹹淳五年,復舊。元元貞初,升為會昌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城邑考》:縣故無城,宋紹興間創築。明洪武二十一年增修,正德七年繕葺。嘉靖三十七年,城圮於洪水,旋復營築。城周不及三裏,編戶九裏。
○明山縣北隔河二裏。邑主山也。寒泉飛瀑,巨石蹲峙,下有五坡石。又縣北五裏有三門洞,湘洪水所經也。○古方山,在縣東十裏,高出群山,壯觀一邑。《志》雲:縣治西北有鐵山,舊産鐵,今否。紆徊清麗,頗稱勝概。
四望山縣南一百二十裏。清秀如畫,東通福建武平縣界,南抵廣東程鄉縣界。相近為雁門峽。《志》雲:峽在羊角江上,兩岸皆高山,中立三石,破江水為三道,亦號三門峽,舟行甚險。又有聖姑石,在縣南百十裏濱江,以形似名。○盤固山,在縣東南百二十裏,以石壁盤旋而名。中有羅漢岩,有池,俗訛為盤古山。其相近者為軍門嶺,兩山對峙如壘,相傳昔時屯軍處。又有漢仙岩,一名漢溪岩,深廣數十丈,奇勝不一。又君山,在縣東南百八十五裏,與盤固山相接,高秀重疊,有類臺榭,一名女媧宮。《紀勝》雲:雩都君山北距盤古山五十裏。是也。
九仙岩縣西北五十裏,深廣三裏許。又縣南百裏有蕭帝岩,一名佛圖岩,可容百餘人。相傳齊武帝賾為贛令時,曾避難於此。○會昌峽,在縣西北百裏,兩山夾江,水流成漩,即湘洪水所經也。又餘侯峽,在縣北百裏江上。又有石門,在縣北七十裏,臨江滸,兩石屹立如門。
○湘洪水縣北五裏。上流合綿、湘兩江,西北入雩都縣界。其深莫測,怪石參差,舟行甚艱。○湘水,在縣南,源出廣東程鄉縣界,西北過竜石,會綿江。又會君山、盤固、嶠墨、鬥灣、洛口、上林諸水,為湘洪上源。中有十灘,舟行甚險。又羊角水,在縣南百二十裏,舊名郎溪,東達武平縣,南達程鄉縣,為縣境噤喉。《志》雲:羊角水,又湘水上源也。
榮陽水在縣東南。上流會東水及上輔水,共流一百九十裏,抵廣東海陽縣界,會韓江入海。
○湘鄉鎮縣南八十裏。宋置,明因之。又承鄉巡司,在縣北八十裏,宣德中置。縣西舊有河口巡司,嘉靖中革。○羊角水隘,在縣南。《志》雲:縣東之水自武平來者為湘江,自汀州來者為綿江,合流經縣之東北,屈麯縈回,三面阻水,獨以一面南扼閩廣之衝。羊角水正南距廣界,聯石窟等巢,東面距閩壤,接懸繩等巢,賊欲過江西,必從此入。西則掠南贛,北則擾吉安,實為咽喉要地。嘉靖中,添設官兵以為防守,與長寧營相崎角,足為緩急之備。又有湖界隘、清溪隘,亦俱在縣南。又縣東南為羊石隘,西南為牛券山隘,東北為分水隘,並為戍守處。又曉村營,在縣西,有軍戍守。稍東南有長沙營,正德中置,嘉靖中廢。
安遠縣府東南三百四十裏。東南至長寧縣百三十裏,南至定南縣百二十裏,西北至信豐縣百七十裏,東南至廣東程鄉縣三百裏,西南至廣東竜川縣三百五十裏。本雩都縣地,蕭齊嘗析置安遠縣,屬南康郡。永平八年,並入虔化縣。梁大同十一年,復置安遠縣,仍屬南康郡。隋廢入雩都縣。唐貞元四年,復置,屬虔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四年,省入會昌縣。至大三年,復置。舊無城,明洪武初始築土垣。成化二十一年增修,弘治四年始以磚。正德十三年雨圮,復經葺治。嘉靖四十年、四十四年、萬歷五年,俱經營葺。城周二裏有奇,今編戶四裏。
○欣山縣南十五裏。高峻插天,盤亙數百裏,高五百餘丈,凡十有二面,岩池泉石,遊者欣然,因名。其水南流,入廣東竜川縣界。《志》雲:欣山相接者又有九竜嶂,上有竜潭。又鐵山,在縣西七十裏,宋有鐵場,元廢。又頂山,在縣東南二百裏,雙峰聳翠,甲於閩廣之交。
打鼓嶺縣南十餘裏。嶺勢嵯峨,上有石鼓。又熊嶺,在縣東二十裏,高逾二百丈。縣南三十裏又有南徑嶺,上有徑路,長數十裏。○蓮花岩,在縣西二十五裏,泉石奇勝。又竜清岩,在縣東百二十裏,大小穴數十處,岩前清流縈帶。
○安遠水在縣治西北。源出縣東南二十裏烏田,尾流經此,亦謂之濂江,會紫嶺、欣山、上濂、裏仁、小華江諸水,西至板石鎮,始通舟楫,至會昌縣界,合流入貢。○三百坑水,在縣南四十裏,有三百坑,水源出焉。東流一百五十裏,至九洲河,始通舟楫。又二百五十裏入廣東竜川縣界而為東江。
○板石鎮縣西北七十裏,與信豐縣新田巡司接界。明宣德十一年設司,當粵寇出沒之境,捍禦最切。又大墩巡司,在縣東,明初置,嘉靖後廢。《會典》:萬歷四年,移司置於長寧縣之丹竹樓。○太平堡,在縣東。又東有修田坊。又竜安堡,在縣東南,堡北有濂江坊。皆縣境巡戍處。
寧都縣府東北三百六十裏。東北至建昌府廣昌縣百二十裏,東至石城縣百裏,東南至瑞金縣百七十裏,西北至吉安府永豐縣二百八十裏。漢贛縣地。三國吳析置陽都縣,屬廬陵南部都尉。晉太康元年,改曰寧都,屬南康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屬虔州。開皇八年,改縣曰虔化。唐仍舊。宋紹興二十三年,復改縣曰寧都。元元貞初,升為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今編戶百二十五裏。
○寧都舊城《通志》:寧都廢城有三:一在縣南五十裏白鹿營,吳時陽都縣治也;一在縣北陽田營,晉太康中所徙治也;一在縣東北三十裏,地名徐觀,劉宋升明中所徙縣治也。今治蓋隋大業中所徙。《城邑考》:縣有二城:一曰子城,唐太和六年創築。五代周顯德五年,南唐增修。宋建炎中為寇所毀,紹興初重築,周僅一裏有奇。慶元、紹定間,皆嘗增修,尋圮。外城始築於宋紹定六年,嘉熙元年,城始就。元延二年重修,至正六年增葺。明正統十年、成化二年、二十一年,皆經營治。弘治十四年、十五年增修。正德六年、十一年、十三年,皆修城瀎濠,稱為完固。嘉靖四十年以後,屢經繕治。城周四裏有奇。
虔化舊城在縣西五裏。宋大明五年,以寧都縣之虔化屯立虔化縣。蕭齊因之。隋開皇十八年,並入寧都,仍改寧都為虔化。
陂陽廢縣在縣南。瀋約曰:吳立揭陽、陂陽二縣,屬廬陵南部都尉,尋廢陂陽。晉太康五年,徙揭陽縣治故陂陽縣,仍改曰陂陽,屬南康郡。齊因之。梁、陳間廢。今為陂陽鄉。
○金精山縣西北十五裏。群山聯絡,延袤四十餘裏,中有黃竹、赤面、三峴、冠石諸寨,自昔避兵處也。《志》雲:山有石室,兩面懸崖百餘丈,圓如鼓,一名石鼓山。《隋志》虔化縣有石鼓山,是也。《名山記》:金精十二峰,峰頭皆石,望之如陣雲,道傢列為第三十五福地。相傳秦漢間,有張芒女,名麗英,字金華,得仙於此。長沙王吳芮伐閩越,道經山下,遣委禽焉。女曰:山有石室,中通洞天,能穿石,當爾見。芮遂大發兵攻鑿,既通,女忽乘雲上升,曰:我為金星之精也。山因以名。今自洞而登,可三四裏,最險側,山頂平衍,有竹樹泉池之勝。兵亂時,守拒於此,寇不能窺。○官人山,在縣西十裏,石崖環列,一綫僅通,登者必捫蘿而上。其頂平曠,岩泉奇勝。山之麓有泉有湖,俗謂之小桃源。唐季黃巢之亂,官隸多避難於此,因名。山之東北有𠔌,亦與金精相望,地多修竹,又有飛來、獅子二峰及翠岩諸勝。《志》雲:𠔌在縣西北七裏,下臨江,有洲浮臥江中,狀如遊魚,巨浸不沒。一云,遊魚洲,亦曰雙魚洲,在縣南一裏。
凌雲山縣北二百裏。高數百丈,迤邐而上,臨川、廬陵諸峰列列皆見。左有石峰插峙,下有竜湫。又蒙山,在縣北二十五裏,山間雲氣蒙蒙,懸崖飛瀑,幽勝不一。上多岩穴,大小凡數十處。○蓮花山,在縣西二十五裏,峰巒矗峙如蓮,頂有三峰,中有仙女湖,下有竜湫。又東華山,在縣西北二十裏,隔澗為青陽洞,奇岩峭壁,修竹茂林,澄潭清澈,奇勝相埒。
武頭山縣東四十裏。發脈閩中,盤據數十裏。原名虎頭山,唐諱虎,改今名。○梅嶺,在縣北六十裏。又北六十裏至廣昌縣,亦謂之修嶺,古多梅樹。漢武帝元鼎五年,閩越反,帝使諸校屯豫章梅嶺,以待命。《索隱》曰:豫章縣西三十裏有梅嶺,在洪山,當古驛道。或曰非也,時贛地皆屬豫章耳。《括地志》:梅嶺在虔化縣東北百二十八裏。
○梅川在縣東北梅嶺下。經麻源、丁坡、梅口,東南會白沙、白鹿水,東北會鰲溪、小溪,為東江。西北會竜溪、桃溪,為西江,流經雩都縣,為寧都水。《志》雲:梅川流至雩都,有十八灘,水石崚峋,舟行絶險。又寧都水,即梅川異名也。《志》雲:自梅川分流,由縣東北折而西南,經縣南一裏,有散水、、麯陽、黃沙、長樂五水,參差流合焉,入雩都縣境。今縣南二十裏有鈎洲,灣環麯折,形如釣鈎,地不數武,舟行必遲回半日始達,蓋梅川之鎖鑰矣。
清音水在縣北。源出縣東北天株山,過徑步、釣峰、綿口、陳池、城口、崔坊,會王觀渡諸處而入西江。又新吉水,在縣西北百十裏,下流會李傢山、大樹嶺二水而入東江。○虔化水,出縣北二百四十裏之山,接撫州府崇仁縣界,流入縣境,亦會於梅川。又有璜溪,在縣南三十裏,流出梅川,形如半壁,下流仍合焉。
○下河寨在縣東南八十裏。路通閩越,山澤廖廓,易為姦宄竄匿,有巡司戍守。○排雲隘,在縣西南三十裏。又縣西有青塘隘,縣北有石塗嶺厄。《志》雲:石塗嶺山𠔌險,岩洞幽深,姦民每藪匿於此,防維最切。其東又有大樹嶺隘。又修嶺隘,在縣東北。稍西為洛馬徑隘,縣東有東竜隘及田埠隘,縣東南則下河隘也。縣南為長勝隘、白鹿隘。皆設兵戍守處。
瑞金縣府東三百八十裏。東至福建汀州府百裏,西南至會昌縣百六十裏,東北至石城縣百四十裏。本雩都縣地。唐天元年,楊行密析雩都,象湖鎮之淘金場,置瑞金監。南唐保大十一年,升監為縣,仍屬虔州。宋因之。元大德初,改屬會昌州。明初復故。《城邑考》:縣舊有城,元至政十三年修築,周不及二裏。二十三年,城歸於明。明年,增修。成化中,以磚石,周五裏。正德元年增築,九年、十三年及嘉靖十九年,皆以雨圮修復。二十年、三十七年,復繕築。隆慶四年、萬歷十四年以後,相繼修治。城周十裏有奇,編戶八裏。
○銅鉢山縣西北五十裏。岩高聳,雖天氣晴朗而煙霧常幂其頂,舉目千裏,下有井曰竜井。又陳石山,在縣東北五十裏,有岩深廣十丈餘,上有將臺,有兵寨,內有劍門、九麯洞、竜湫、竜池諸勝。相傳陳霸先嘗寄跡於此,因名。○石門山,在縣西四十裏,巨石峻峭如門,止容一騎。
北隘嶺縣東北七十裏,接福建長汀縣界。又大隘嶺,在縣東二十裏,路通閩廣。
○綿江在縣治東南。源出陳石山,流五十裏至縣前,合貢水。又合烏村智水、銅鉢山灞水、羅田浮圖水,流入會昌及雩都縣境。《一統志》:綿水有二源:一出福建汀州府界白頭嶺,一出陳石山,合流入貢水。○源水,在縣城東,或曰即綿江支流也,經城東南,復合綿江。
○瑞林鎮在縣西北八十裏,與寧都縣接界。有巡司,防雪竹嶺,黃土坳之險。又湖陂巡司,在縣東北,防鵝公東、黃竹嶺之險。《志》雲:鵝公嶺厄,路通石城,高險難以屯兵。○黃沙隘,在縣東南,路通汀州,平坦可以據守。其在縣東境者,大約有車斷、陳A2、日東、黃竹、湖陂、平地六隘,皆路出長汀等縣之道。其桐木、新中、新徑、塔徑、桃陽五厄,則東南出武平之道也。皆騎嶇險仄,防守甚難。又有桃陽東、盧公坳等隘,亦在縣東南,為長汀、武平必由之道。縣北之羅屋、寒雞山,為寧都、石城接壤之所,去縣險遠,防虞不易。
古城鎮《輿程記》:縣東南水行四十裏至古城,又陸行五十裏至汀州府。
竜南縣府南四百十裏。東南至廣東和平縣二百二十裏,南至廣東河源縣三百十裏,西南至廣東翁源縣三百裏,西至廣東始興縣二百三十裏,北至信豐縣二百七十裏。唐信豐縣地,天寶初置百丈鎮,尋曰虔南鎮。五代時,楊吳曰虔南場。南唐保大十一年,升為竜南縣,以在百丈竜潭之南也,仍屬虔州。宋因之。宣和三年,曰虔南縣。紹興三十二年,復曰竜南。元至元二十四年,並入信豐縣。至大三年,復置,屬寧都州。明初復故。《城邑考》:縣有土城,宋隆興元年創築,周不及二裏。明成化初增修,以磚石,以禦粵寇。弘治元年,閩寇犯境,復繕修防禦。明年,增葺。正德七年、九年、十三年,皆經營治。嘉靖三年,霖雨城圮。十年始修復。萬歷三年以後,屢經營繕。今城周不及三裏,編戶五裏。
○靈應山縣北二十五裏。岡巒重複,吞吐煙雲,望之如列畫,屏山艱水,昔有僧飛錫得泉,因名。○清修山,在縣南四十裏,高千仞,上平坦,登高四顧,迥出塵俗,泉石林竹,儼若洞天,因名。又上皇山,在縣南三十裏,山勢高聳,林木森鬱。其南五裏曰油瓶山,路自上而下,平臨溪濱,中有岩洞,左鐘右鼓,亦名鐘鼓岩。《志》雲:縣南五裏有芙蓉山,以高秀如芙蓉而名。又南三裏曰五公山,五山並列,朝拱縣治。
君山縣南七十裏。下有古城濠塹,巨石峭壁,疑昔人拒寇處。縣南百裏又有歸美山,高數百丈,四面岩險,中有自然石城,周三百步。左右石峽,皆高五六十丈,勢若雙闕,一名神闕山。亦名龜尾山,以與竜山相對,俗謂之竜頭龜尾。又帽山,在縣南百五十裏,以圓聳得名。相接者為銀山。○鼕桃山,在縣西南二百裏,上多桃樹,經鼕始熟。下有溪流,名桃川。鼕桃隘在其上,東通和平,西通始興,據險當關,可製三面,嚮設官兵更番戍守。其相接者曰大嶽山,亦高險。《志》雲:縣西南八十裏有三指山,三山如指並列。相近者曰鬆林岩,中寬廣,岩背有峰卓立,半壁間開一竅,時平則聞鼓樂聲,將亂則聞鉦角聲。
樟山縣西百五十裏。兩山相夾,險厄可守,樟木徑厄在其下。又水尾山,在縣西百二十裏,高百丈,林木蓊然,橫於江水之尾,因名。縣西四十裏又有尖子山,尖入青冥,群山莫及。《志》雲:縣西七十裏有葛溪山,下臨溪水。又西十裏為金竹山,山多竹。○障川山,在縣東百裏,一名水口山,怪石磊落,麓盤三江之口。
玉石岩縣北五裏。有石瑩如白玉。山半有洞,廣數十丈。宋太宗賜書百二十捲,邑人依岩建閣藏之。旁有巨人跡,下有玉跡寺。治平間,賜額曰普和。此為上岩。岩後層層深入,登高臺,有大竇通天,亦謂之通天岩,空闊明爽。明正德十二年,督臣王守仁平竜川氵利寇,班師作《平南記》,刻於洞壁。此為下岩。下岩之後有洞六七,視二岩尤勝。○油潭嶺,在縣東南百三十裏,抵竜川縣界。《志》雲:縣南二十五裏有嶺,八十裏有菖蒲嶺,下有澗,俗訛為婆嶺。百五十裏有大小白嶺,或謂之南北嶺,接廣東乳源縣界。又黃牛石,在縣南百裏,溪澗錯流,俱合於桃水。
○桃水在城西。源出鼕桃山,會嶽山、銀山、馬坑、黃牛石、南北嶺、嶺、帽山、筋竹山、三指山、尖子山、婆嶺、樟木嶺、水尾山、葛溪山諸水而北流。《志》雲:縣有濂水、渥水,皆會溪澗諸流,至縣北二十裏與桃水合,謂之三江口。水北流,經信豐縣為桃江。《通志》:三江水中有大竜灘,飛遄急駛,如建瓴然。操舟者以善沒為業。○寫源水,在縣西北二十裏。《通志》雲:源出峰門犁壁山,合上平嶺、鷂嶺、窯坑諸水,至寫口溪入三江口水,或以為即渥水也。犁壁,《郡志》作犁鼻,在縣西三十裏。又廉水,在縣東北。《通志》雲:源出安遠縣,合黃土嶺、程嶺、約溪、橫岡諸水,北流入三江口。《郡志》:黃土嶺在縣東南四十裏,程嶺在縣東南八十裏。蓋即濂水矣。
○南埠隘在縣東南上蒙保,密邇氵利頭、岑岡,舊稱厄塞。又樟木厄,在縣西大竜保之樟山下,路出始興。又橫岡隘,在縣南太平保。《志》雲:隘南通氵利頭,西通翁源、竜川,山徑崎嶇,帶以回溪,僅容一馬,可謂天造地設之險。縣西南新興保又有鼕桃厄,在鼕桃山上,與乳源縣接界。皆設兵戍守處。
石城縣府東北四百六十裏。東至福建寧化縣九十裏,東南至汀州府百九十裏,北至建昌府廣昌縣百五十裏,西至寧都縣百裏。本寧都縣之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升為縣,以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名,仍屬虔州。宋因之。建炎末,始築土城。明洪武初,增修,尋圮。正統間,為閩寇所陷。成化二十三年,復修築,以禦閩寇。弘治四年、十八年,皆增修。正德六年、十年、十三年,皆經營繕。嘉靖三十五年,洪水城壞,旋復修完。城周不及三裏,編戶九裏。
○西華山縣西五裏。舊名烏石嶂,高千仞,俯視城郭。相接者為五竜岩,兩崖奇峭,潭倚山隈,相傳五竜窟其中。《志》雲:縣南六十裏有中華山,一名鑿竜山,産佳茗。○廖傢山,在縣東三十裏,峭峻幽邃,人跡罕到。又賴傢山,在縣南七十裏,跨汀州瑞金境,上有三峰突立。
牙梳山縣北百裏,盤踞廣昌及寧化二縣境。有三十六面。元時有蔡五九者,聚為巢穴,元兵討之,不能剋。今寨址猶存。○大夫嶂,在縣西北十五裏,中凡三十六岩。宋崇寧中,進士陳邦光居此,因名。
洪石岩縣南四十裏。攀磴而入,石門寬衍如屋,有甘泉涌出。其北曰倒岩,轉而南為獅子岩,四面峭壁,路止一綫。又通天岩,在縣南十五裏,石壁峻峋,深若巨室,登其巔,方平若原。○筍石,在縣東十裏,高百餘丈。其山皆石,望之若丹霞。又石梁,在縣南三十裏,兩石夾澗,上架修梁。一名仙女石,以秦漢間仙姑劉瑤英得名。
○灞水在縣城東南。源出縣東八十裏之遙嶺,閤境內古文江諸水,西南經灞口,入寧都縣界,會虔化水入貢水。又琴水,在縣東,源出縣東北鷹子岡,南流入灞水。○魚骨氵祭潭,在縣東七十裏萬山間,石崖倒垂,小潭深靚,岩上飛瀑,下蔽潭口,稱為奇勝。
○捉殺寨在縣西。有巡司,明初置。本在縣北,嘉靖初移於此。又探石寨,在縣西南十裏。兩寨對峙,各有石磴,絶處用木梯,頂開石門。元末避兵處。又石耳寨,在縣西南十五裏,形勢陡絶,旁有石磴,頂有石門,亦元人避兵處也。○賴傢寨,在縣西南四十裏。寨險峻,懸木梯數丈,半崖有石磴,捫蘿而上,可容數百人。元末鄉人避兵於此。
鎮淮堡在縣東南,地名淮土。蹊徑曠僻,通長汀、寧化,嚮為盜藪,因置堡設兵,防禦攸賴。又縣東南百裏有古樓東之三途朗村,係汀州府界,舊亦為盜藪。明嘉靖末,屢犯縣境及瑞金諸處,官兵討平之。○南嶺厄,在縣北。又有壩口、羊二隘,皆通廣昌之道,而南嶺尤為要厄。又站嶺隘,在縣東十五裏,接寧化縣界。西有鐵樹隘,路通寧都縣。縣南九十裏有藍田隘及秋溪隘,路出瑞金縣。《志》雲:縣有義豐場。《宋國史》:天聖四年,虔州石城産銀,置義豐場。是也。
定南縣府東南四百六十裏。東北至安遠縣百二十裏,東南至廣東竜川縣五百十裏,南至廣東和平縣九十裏,西至竜南縣九十裏,北至信豐縣二百四十裏。本竜南、安遠、信豐三縣地。明隆慶元年,撫臣吳百朋剿撫下歷、高砂二巢,奏置縣。二年,始設定南縣,仍屬贛州府。三年,築城於高砂之蓮塘,周二裏有奇。萬歷五年,改拓。九年,淫雨城壞,尋復修築。崇禎十三年,復營治。今城周三裏有奇,編戶四裏。
○文昌山在縣治東城內,舊名高寨岡。亂時居民嘗於此避寇。又三臺山,在縣南隔河,三峰橫列,中一峰突起,下有小山如印,亦曰印山。又西華山,在縣西郊外三裏,道達竜南及贛縣,為往來憩息處。又龜尾山,在縣西四十裏,與竜南縣分界,高約七八裏,稱為幽勝。○太湖山,在縣東北五十裏,高數百仞。縣北四十五裏又有神仙嶺,發脈於此,皆聳秀,為邑境之望。明嘉靖末,撫臣吳百朋破賊於嶺下。
楊梅山縣北百裏。為縣境要隘。明嘉靖四十五年,賊魁賴清規等為亂,郡守黃單騎入下歷招撫之,賊防稍懈。撫臣吳百朋督參將蔡汝蘭等進兵,首破楊梅牌,斷賊右臂,遂奪神仙嶺。賊懼,退保鐵爐坑,敗奔樟木嶺,復敗,東走入粵境。官兵追至九麯水,會水漲,賊溺死甚衆,獲渡者趨入羊石、鐃鈸二寨,又徑奔銅鼓嶂。銅鼓為廣東竜川縣地,嚮為賊藪。既而官軍破羊石、鐃鈸二寨,旋破銅鼓,賊夜走葫蘆洞,不能達,還奔匿苦竹嶂林中,遂自殺。高砂渠謝允樟悔罪來降。於是置今縣。鐵爐坑、鐃鈸寨諸處,俱在廣東竜川縣境。九麯水,在縣東南,亦接竜川縣界。
程嶺縣西北六十裏。水分二流,與竜南縣接界。又指揮嶂,在縣東四十裏,嶂高峻,而中平窪,有窩可容數千人。元時嘗有指揮屯兵於此,因名。瀑布懸流,可供遊賞。又華竹嶂,在縣東七十裏,頂有長流水,莫知其源,山下田資其灌溉。縣東百十裏又有苦竹嶂,草木蒙叢,苦竹尤多。○五虎岩,在縣城東南,接和平縣界。《志》雲:縣城南隔河不一裏,以山頂分水為界,即和平縣境,為江、廣分疆處。
岑岡縣西二十五裏,與竜南及廣東和平縣接境。舊為賊藪。明嘉靖三十年,賊李鑒招集益衆,遂肆猖獗,官軍進討,賊保據岑岡大巢。官兵攻圍急,賊潰圍走,官兵追敗之於東坑,又敗之於青草洲、梅子山、五花嶂諸處。賊走入翁源縣境,據險固守。官軍四合,賊不得逞,遂謀遁。官兵敗之於沙木、於鉛廠、於關田、於寒峒、於峽徑,賊勢蹙。會有潛謀通賊者,賊得逸去。明年,賊自岑岡退據沙溪,官軍復敗之。既而襲官軍於穩下,官軍稍卻,尋以勢蹙來降,於是岑寇始平。萬歷十四年,和平盜李珍等復據岑岡作亂,以上陵為巢,官兵討之,由下河桃樹坳進,直至賊巢,平之,因設岑岡營。東坑諸處皆在竜南、翁源縣境。穩下,在南安府大庾縣。上陵、下陵亦在縣西南數裏,與和平縣接界。
○九洲河縣東北百裏。會高砂橫江,下歷楊梅諸水,流入廣東竜川縣界。中有廉子、麯灘、鵝叫三灘,濱河有豬婆岩,皆峻險。○員魚溪,在縣東北百裏,源出南坑坳之分水,會竜頭嶺下諸水,流入信豐縣界,經竜洲及內江渡,會大河。大河,即桃江矣。《志》雲:竜頭嶺下水在縣東北百二十裏。又有角壩水,在縣北六十裏,出縣東七十裏院徑山。縣北七十裏有城門水,其地有石壁如城門,水出其中。又有鹹水、徑水,亦在縣北七十裏,亦出南坑諸水。俱流經鹹湖,會竜南桃水。
○下歷鎮縣東四十裏。有巡司,明洪武初置。本隸竜南縣,成化二十三年,以閩寇數犯竜南、安遠,因增兵防守。嘉靖四十五年,撫臣吳百朋平下歷逋賊,撥官兵鎮守,以禦岑岡餘盜,因築磚城,周裏許,遂移巡司於城內。後鎮守官兵漸弛,而巡司如故。崇禎初,廣賊作亂,移安遠太平營兵守下歷,而巡司改置於竜南縣鼕桃隘。○雞腳寨,在縣東五十裏,以形似名。四圍峻絶,止一徑可上。相近為白雲寨,以高聳接雲而名。又馬頭寨,在縣北七十裏,形似馬頭。頂上寬平,容萬人,登高則四遠皆見。有石井,四時涌出。寨下周圍皆水,極深無底。中有數石步出水面,登寨者必由此石渡,避亂者往往保此。相近又有石寨,四圍石山律,中突起一峰,居民嘗保此,寇不能犯。《邑志》:境內諸寨之得名者,凡十五處,而雞腳等寨尤為險峻。
陽陂隘在縣西高砂保。又縣東下歷保有鴉鵲隘。皆南接和平,為鎖鑰處。又劉隘,在縣東百二十裏劉山下。又東有磨刀、桐坑二隘,接竜川、安遠、長寧三縣界,其地僻遠,易為盜藪,三厄為噤喉之處。○潭慶隘,在縣北百裏。相近有員魚隘,在員魚溪上。《志》雲:今縣北百二十裏有員魚徑橋,坑水衝奔,叢箐深阻,路入信豐,至為艱險,官私疏闢,號為煩勞。又徑腦隘,在縣西北百二十裏徑腦水上,水源出楊梅山,流接信豐界內江渡,亦往來要地。明嘉靖四十二年,賊鄧東湖據此,官軍討平之。一云縣西有竜子嶺隘,又西為黃藤隘,皆接和平縣。
長寧縣府東南四百二十裏。東至福建武平縣百二十裏,南至廣東平遠縣二百三十裏,西南至廣東興寧縣二百裏,西至廣東竜川縣百五十裏,西北至安遠縣百三十裏,北至會昌縣百九十裏。本安遠縣地。明萬歷四年,撫臣江一麟討平黃鄉保賊巢奏置。明年,築城於馬啼岡,周不及三裏。編戶二裏。
○頂山縣東南五十裏,接閩廣之交。雙峰聳翠,飛瀑中懸。又鈴山,在縣西七十裏,秀拔冠於群山。其並峙者曰帽山,峭石嶙峋,直插雲表。
大帽山縣南二百裏,與廣東程鄉、平遠、和平、興寧、竜川等縣接壤。山綿亙數百裏,中有老虎隘,林木深阻,鳥道三十裏,群盜窟其間,多歷年所。《志》雲:大帽山界江西及閩、廣三省之交。正德中,賊徒聚此,攻掠州縣。督臣周南分江西兵從安遠入,廣東兵從程鄉入,福建兵從武平入,悉平之。嘉靖末,程鄉人葉芳等復嘯聚其中,至萬歷初,始剋殲其黨。
登頭嶺縣西四十裏。行者必登絶頂,路始得通,因名。有登頭隘。又丹竹嶺,在縣南五十裏,亦曰丹竹樓。舊為賊藪,與廣東平遠、興寧接壤,至今其民悍健,可籍為兵。○青竜岩,在縣南三十裏,大小十餘穴,清流縈抱,必由棧道以陟降。
○尋鄔堡水縣東五十裏。流入廣東竜川縣之赤石渡。又縣南十裏有河嶺水,下流合於尋鄔堡水。
○雙橋鎮縣北百二十裏。有雙橋保巡司,明初置,屬安遠縣。隆慶以前,常為賊巢。置縣後,改今屬。又黃鄉保巡司,在縣西北八十裏。保接廣東竜川、興寧界,林木陰翳,鳥道崎仄,三十裏中絶無人煙。巡司未置,縣為葉楷賊巢,屬安遠縣。萬歷中,與縣同析置司。地當險要,而老虎隘又在其西,最為關鍵。○丹竹樓隘,在縣南丹竹嶺下,與廣東興寧、平遠接界。《圖說》:丹竹樓西有合、馬子等隘,亦為戍守處。
藤嶺隘在縣東南南橋保,與平遠縣接界。厄當控扼之所。縣南八付保有員子石隘,守藤橋嶺,可遙製其險。縣東又有分水坳,在頂山保。保接壤三省,為虔要津,而分水坳尤為一夫當關之地。守分水,則縣東腰古保之容嶺隘、茲溪保之馬戰東,皆在控禦中也。《郡志》:馬戰東在縣東八十裏,接武平縣界。
附見:
贛州衛府治東南三裏。明洪武初建。○信豐守禦千戶所,在縣治西北,洪武十七年建。會昌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與信豐所同建。
南安府東至贛州府二百五十裏,南至廣東南雄府百二十裏,西至廣東韶州府三百八十裏,西北至湖廣郴州三百裏,東北至吉安府六百六十裏。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五百二十裏,至江南江寧府二千二百十裏,至京師六千六百七十五裏。
《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兩漢屬豫章郡。三國吳屬廬陵郡。晉屬南康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屬虔州。大業初,屬南康郡。唐仍屬虔州。宋淳化元年,始置南安軍治大庾縣。元曰南安路。明初改為府,領縣四。今因之。
府南扼交廣,西距湖湘,據江西之上流,拊嶺南之項背。史稱秦始皇三十三年,使屠睢將兵十萬守南野之嶠。又漢武帝元鼎六年,遣將軍楊僕討南越,出豫章,下橫浦。今郡城南去庾嶺不及一捨,為南北要衝,行旅往來必取途於此,蓋猶秦漢故道矣。又深山長𠔌,鄰亙溪峒,不逞之徒,往往嘯集,急則西走郴、桂,南竄雄、韶,製馭之方,未可失矣。
大庾縣附郭。漢南野縣地。相傳武帝時,遣庾勝討南越,築城於此,因有大庾之名。晉以後,為南康縣地。宋、齊以後因之。隋開皇十年,立大庾置縣,十六年廢。唐神竜元年,又為縣,仍屬虔州。宋淳化初,為南安軍治。今編戶二十裏。
○大庾城《志》雲:庾將軍城,在府西南二裏,即漢庾勝所築。隋置鎮於此,唐時縣移於今城東二裏。宋淳化二年,築軍城,又移於今城南。時章江自西而南折若規,城因其勢也。紹興五年,以舊城卑薄,為拓城瀎濠,僅逾一裏。淳熙九年以後,相繼增修。嘉定十二年,復繕葺。鹹淳四年,亦嘗營治。元時章水改流,徑過郡治,城遂中斷。至元二十九年,改築今城,南濱章江,東北帶溪,惟西稍高,為隍城,狹而長,東西微銳,類魚,俗名魚城。尋圮。至正十二年修築,明年,以磚石。十八年,陳友諒黨熊天瑞據贛州,遣兵襲南安而守之。二十四年,城歸於明,益為增拓。正統十年修葺,景泰五年雨圮,復修築。成化十七年、正德九年,皆以洪水傾壞,修完如舊。嘉靖以後,屢經營治。有門四,城周四裏有奇。
水南城在城南隔江,與郡城夾江而峙。民居稠密,倍於郡城。明嘉靖四十年創築,周二裏有奇。其北濱江,為水門,橫亙三百五十七丈有奇。城南門曰梅山門,以門外即梅嶺路也。○新田城,在府東。《城池志》:庾嶺北四十裏為新田城。又北五裏為鳳凰城,以近鳳凰山也。鳳凰西十裏楊梅村有楊梅城。俱嘉靖四十四年築。楊梅北十裏為小溪城,舊有小溪驛,今遷去。城嘉靖三十四年所築。小溪東五裏為九所城,四十四年築。小溪北十五裏為峰山城,其人善弓弩。正德中,撫臣王守仁所築。皆控扼蠻險處。
崎頭城府東百裏。孫忄面曰:麯岸曰崎。城在章江岸麯,因名。梁大寶初,陳霸先起兵討侯景,自始興度大庾,破蔡路養於南野,因修崎頭故城,自南康徙居之。《九域志》:大庾縣,古南野也,有南康故城,又有崎頭鎮。鎮蓋因故城而名。
○東山府東南二裏隔江。山勢特起,俯瞰兩城,其左折為亞東山,泉石甚勝,亦名南山。府南五裏曰五裏山,臨兩廣大路。○金蓮山,在府北三裏,諸峰連接,狀若蓮花。迎候館在其下,左有鐵岡,岡上有候使臺,訛曰猴獅臺。稍東為立屏山,一名魚山,皆以形似名。《志》雲:鐵岡在城北一裏,舊産鐵,有鐵冶,今廢。
玉枕山府北七裏。地名石人坑山,以形似名。郡之主山也。高三百仞,連延三裏,兩麓五峰次第相屬,別名五指山,亦曰五侯山,亦曰五馬峰。又西華山,在府西十裏,石壁如削,循磴而上,平衍可田,有瀑布及石洞諸勝。○大竜山,在府東三十裏,延亙三裏,狀如遊竜。自麓至巔,凡八裏許。又玉泉山,在府東北五十裏,兩山峙立如門,一徑而入,深二裏許。相近者曰山,高千仞。《志》雲:府東北二十裏有雙秀山,兩峰雙峙。又府西北七十五裏有南源山,岩崖高峻,飛瀑百丈,下有湫潭,深不可測。
大庾嶺府南二十五裏。為府鎮山,即五嶺之一也。高特磅礴,延亙綿遠,為南北險阻。詳見前重險大庾。○小梅關嶺,有二:一在府北一裏,與梅關相對;一在府西南十五裏,較梅嶺差平小。《志》雲:小梅關,相傳唐開元以前入粵之路,由此渡章水灘,故名。
雙童嶺府南三十裏。即大庾之支瀧,舊名三將軍嶺。延亙二十裏,三峰並秀,俗謂之雙童讀書臺。以兩峰並立,中峰稍平也。又金星嶺,在府東一裏,橫亙三裏許,東北有尖峰屹立相峙。又有惜母嶺,相傳許旌陽逐蛟至此,小蛟回顧其母,因名。石勢崚嶒,盤渦麯折。又府東北四裏有天柱峰,高聳參天,俗傳此峰上應紫微星,寇至不能為患雲。○石壁,亦在城東一裏,下臨章江,延八十餘丈,為舟人牽輓之路。成化十八年,邑令文志貴病其欹側,募工鑿平之。
仙鶴岩縣西八十裏。一名雙鶴洞,亦曰石室洞。又名聶都洞,即上猶縣聶都山之別峰也。洞門可二尋,中平廣,容百人。別有岩穴相去一二裏,玲瓏相通。有泉清潔可酌,俗名觀音池。○青竜岡,在府東北三十裏,回環高聳,平地突起。府南二十五裏曰常娥嶂,北拱郡治,如屏障然。
○章江在府城南。亦曰南江,一名橫江,又名橫浦。經府東六裏,有過步灘,水勢湍急,巨石突起。舟行至此,必首尾牽輓而下,稍一失措,必致瀋溺。成化十五年,鑿平峻阻,公私稱便。《志》雲:章水發源郴州宜章縣界,因以章名,經崇義縣西南聶都山,東流百二十裏,經府城南,又東北流二百六十裏,至南康縣之芙蓉江。又北百二十裏至贛州府城外,合貢水為贛江。詳見前大川贛水。
大沙河府南十裏。源出大庾山麓,東北流,經東山麓入章江。《志》雲:章水自府西石陂頭而南,橫城南驛使門外五板橋邊,合大小沙河、五板水,下東山麓,如縈帶然。又小沙水,在縣南二十五裏,源出大庾嶺下鼓樓寨,東流十裏,合大沙河。○湛口江水,出府東南四十裏留池坑,有赤江水流合焉。東流五十裏,合大江水。淺而清,因名。府東六十裏又有池江水,源出府東三十裏雲主山。又大裏水,在府東十五裏,源出雙秀山,皆流合大江。府南二十裏又有深坑水,自庾嶺北流,合於大沙河。
平政水府西南五十裏。源出廣東仁化縣長嶺,東流合涼熱水,又七十裏合聶都水通大江。一云平政水合南源水而入南康縣界。《志》雲:涼熱水,在府西北五十裏,自崇義縣流入境,合平政水。又南源水,在府西北七十裏,出南源山,流經崇義縣境,復東南流而入章水。○大明水,在府西南六十裏,源出崇義縣傀儡山,北流入章江,為大明江口。府北十八裏又有洞山水,源出玉泉山,南流繞城東北而合章水。又有和溪,在府東北三十裏,出府東北六十裏之山,下流亦入章水。
○梅關在大庾嶺上,關久廢。明正德八年修治。崇隆壯固,屏蔽南北,屹然襟要。餘附詳大庾嶺。
橫浦關府南三十裏。秦漢間遺址也。或曰即楚之厲門。《戰國策》:範環謂楚懷王,楚南塞厲門。劉伯莊曰:厲門,度嶺南之要路。徐廣曰:厲門,一作瀨湖。似誤。劉嗣之《南康記》:漢楊僕討呂嘉,出豫章,下橫浦,即此關也。曰橫浦者,以郡城臨章江,自西流東,橫繞南岸而名。關之外南下殊峻,關內曠𠔌,可容寨柵。隋開皇十年,番禺王仲宣反,立九柵於大庾嶺,詔裴矩進兵擊破之,即其地也。唐初猶有此關,及張九齡鑿庾嶺,關遂廢。今城南一裏有橫浦驛,前後臨溪。又有橫浦橋,長三十有二丈,皆因舊名。
鬱林鎮舊在府西北百裏。明洪武初置巡司,隆慶以後,遷於梅嶺隘,領兵防守。又赤石嶺巡司,在府東北百十裏,亦明初置。弘治元年遷於小溪水馬驛,尋為洪水衝决。正德中,亦遷於峰山新城內,後復移而南,防守竜華隘之險。○梅嶺隘,在府南二十裏,與保昌縣大徑隘相接,為防禦要區。又雙坑隘,在府東南五十裏,路通保昌縣界上朔賊巢。寇每從此闌入,防禦至切。又右源隘,在府西七十裏,路通廣東仁化、湖廣桂陽縣。隆慶四年,流寇由羅木山取道入犯,亦為要區。又竜華隘,在府東八十裏,與信豐縣界鐵落鍋密邇,蹊徑相通,釁孽易起。今有赤石巡司戍守。又遊仙隘,在府西南四十裏,附近小梅關,接南雄府境,與梅嶺隘俱為戍守要區。
內良隘府西北百裏。相近有沙村等隘。又吉村隘,在府西南五十裏,相近有下南、大明、浮江等隘。又划船嶺隘,在府東南二十裏,相近有牛尾厄。又橫江厄,在府東北七十裏,相近有雲山、樟兜、赤江、佛子等隘。府東四十裏又有城門、楊裏等隘。又宰屋厄,在府東北六十裏。俱昔時戍守處。○穩下堡,在府西北百裏。明嘉靖三十二年,岑岡賊襲敗官軍於此。
橫浦驛在橫浦橋南。宋元時舊驛也。有水馬二驛,明洪武二十九年並為一驛。又小溪水馬驛,舊在府東北六十裏濱河,亦宋元時舊驛也。成化末,為洪水衝决。正德二年,遷於高地。十二年,賊侵劫,撫臣王守仁命遷於峰山新城內,在府東北七十五裏。○中站,在府西南。《輿程記》:府西南六十裏至中站,即紅梅關也。又南至廣東南雄府六十裏。
南康縣府東北百六十裏。東至贛州府八十裏,南至贛州府信豐縣百十裏,西南至廣東南雄府二百五十裏,西北至崇義縣百四十五裏,北至吉安府竜泉縣二百八十五裏。漢南野縣地,屬豫章郡。三國吳析置南安縣,屬南部都尉。晉太康元年,改曰南康,尋屬南康郡。宋以後因之。隋屬虔州,唐因之。宋屬南安軍。《城邑考》:南康縣舊治在西南隅。宋紹定初,始築城禦寇,以磚石,周四裏有奇。寶二年,淫雨濱江,城圮,尋復補築。元至順中,重修。至正末,兵亂,城廢。明弘治九年,因舊址修築。明年,城成,皆陶甓砌。正德六年以後,屢經修繕。城周十二裏有奇,編戶三十二裏。
○南野廢縣在縣西南。漢縣治此。後漢亦曰南野縣,晉初屬廬陵郡,後改屬南康郡。宋、齊因之。梁大寶初,陳霸先自始興起兵討侯景,屯庾嶺。南康土豪蔡路養屯於南野以拒之,為霸先所敗,即此。隋初廢為南野鎮,今城南有南野驛,蓋因其名。
○東華山縣治東一裏。江水瀠洄若帶,因石為長堤。其北又有鯉山、髻山,皆當江水下流之口。又東山,在縣東南五裏,盤回突起,章江繞其下。○高靈山,在縣東南三十裏,與獨秀峰對峙,山勢巍峻,躡蹬而上,為三天門,相距各裏許。《志》雲:山周圍十餘裏,有平疇,瀑布泉水四註。其獨秀峰在縣東南二十五裏,下有竜湫,本名雞籠山。蘇軾南遷,愛其秀拔,改今名。又勝竜山,在高靈山東數裏,北出九牛驛,抵玉潭山,為往來通徑。又東有青隱山,與贛縣武林山相望。
蓮花山縣北二百裏。五峰攢簇,狀若蓮花。上有岩,容百餘人。前有橋,名仙橋。下有飛瀑百餘丈。五代時,鄉人結寨於此,以為保聚。亦名蓮花寨。山之西又有羊嶺,山綿亙百餘裏。○晝錦山,在縣西北百裏,高百餘丈,周亙三十裏。縣西北六十裏又有禽山,俗名蒙山,高三百餘丈,連亙百裏,入上猶縣界。禽水出焉。《志》雲:縣西南百六十裏有雲主山,高數百丈,形如飛驥,一名馬山,與大庾縣相接。又有竜山,在縣西南四十裏,高峙橫亙,亦接大庾縣界。
廩山縣東南六十五裏。上有石,高圓如廩。《隋志》以為縣境之望山也。接信豐縣界。又李傢山,在縣東,接贛縣界,岡嶺縱橫,嚮為盜藪。今有兵戍守。又玉潭山,在縣東北四十裏,地名潭口,濱江,下有潭水,瑩潔如玉。○九日嶺,在縣北一裏,隆然高峙,為縣主山。又巾子石,在縣北二百餘裏,上有岩,岩內有瀑布泉,舊為設險處。
○芙蓉江在城南,即章水也。自大庾縣東北流至此,澄淥泓深。江之南,平沙橫衍,數裏皆民居。繞東山而下,村巷橋梁多以芙蓉為名。縣治東今有芙蓉渡。《志》雲:水南有鴨子湖,湖之左有紫荊山。○南野水,在縣治西,源出縣西北紅桃嶺,亦名桃水。下流合蓮塘水,入章江。《志》雲:蓮塘水,出縣西北二百四十裏之餘源嶺。縣北八十裏有太平嶺,水經其下,又南經刀石湖,入芙蓉江。
豫水在縣西南。上源即涼熱水,流至縣之南野口入章江。《漢志》豫章水出贛縣西南,北入大江,蓋即此水也。又西符水,出縣西北二百裏鑊山,經崇義縣界,下流合豫水入章江。○禽水,在縣西北,源出禽山東,流至南野口,入章江。又有過水,出縣西北百五十裏過山。又大田水,在縣西北四十裏。《志》雲:源出景泰陽山,俱東流至南野口,入章水。又封侯水,出縣西南百五十裏布尾村。《志》雲:封侯水在縣南三十裏,淺不容舟,西南流入涼熱水,合章江。漢梅嘗列營水濱,後封臺侯,人因以名水。
河田水縣西百四十裏。地名黃雀坳。源出至坪裏船場,分二派,一自茆平桑壩註長竜,一自新溪徑長竜合為至坪江,又東為瑞陽江,合於章水。○蕉溪,在縣西三十五裏浮石下,源出縣西北之鍋坑,流經此,入章水。
○潭口鎮縣東玉潭山下。有巡司,明初置。又相安鎮巡司,在縣北百六十裏,舊為相安寨,洪武三年改置。○蓮花寨,在縣北蓮花山上。又有太平寨在縣北百裏,同巡寨在縣北五十裏,赤岡寨在縣西北九十裏。俱宋、元時舊寨也,今皆廢。又蓮塘寨,在縣西四十裏,亦宋、元時置,今為蓮塘隘。明正德中,桶岡賊間道從長竜入至坪,度紅桃嶺,趨蓮塘來寇,即此。
居嶺隘縣東南五十裏。竜南、信豐之寇,每由此出沒,防禦為切。縣東五十裏又有石塘堡,相近有塘江、油槽二堡。又西下堡,在縣東十裏。縣西北九十裏有甘竹一堡、二堡。相近又有李姑寺、麻斜、籠勾、隔社頭等堡。○古樓隘,在縣西北六十裏,亦曰古樓堡。明正德中,桶岡左溪賊出茶坪坳,由上猶入古樓堡,竟薄城下,即此。又擔柴堡,在縣北五十裏。縣南四十裏又有竜回堡,亦防禦要地也。
九牛驛在縣東北。水驛也。與潭口巡司並置。元時又有潭口務,明洪武三年改為潭口稅課局,亦設於此,今局廢。又南野水馬驛,在縣城東南,舊為王村驛,亦曰芙蓉驛。明初改置南野驛。《輿程記》:自贛州府水西驛西南行八十裏至九牛驛,又八十裏至南野驛,又西南百二十裏至南康縣小溪驛。蓋水道紆麯也。○玉潭館,在縣北三十裏。縣西三十裏又有銀度館,俱宋寶間置,元廢。又崇義稅課局,在縣北百六十裏。元名崇義務,明洪武三年改曰稅課局。正統五年,與潭口局同廢。
上猶縣府東北二百裏。東南至南康縣八十裏,西南至崇義縣八十裏,西北至湖廣桂東縣三百二十六裏,東北至吉安府竜泉縣百五十五裏。本南康縣地。五代唐同光二年,楊吳析置上猶場,以猶水為名。南唐保大十年,升為縣,仍屬虔州。宋屬南安軍。嘉定四年,改為南安縣。元至元十六年,改曰永清縣。明年,復曰上猶。明因之。《城邑考》:縣舊無城,宋紹定五年始築城,明洪武四年因舊址修築,成化初增修,弘治二年城始就。正德四年,修葺以禦寇。嘉靖以後,屢經營繕。城周不及三裏,編戶七裏。
○大猶山縣北二十五裏。亦名猶石嶂。聳拔中峙,群山拱揖其旁。上有月岩,又有竜池,深不可測。又飛鳳山,在縣西北一裏,高百餘丈,綿亙三裏,軒舉如飛鳳,縣之主山也。縣東半裏又有資壽山,高八十餘丈,橫亙五裏。又東裏許曰方山,亦高峻,形如覆鬥。○南山,在縣南二裏,高聳插天。
書山縣西八十裏。高千餘丈,延亙十餘裏,形如書櫃,一名大章山。王象之雲:縣西介於江西、湖廣、廣東三路,大章山延袤數百裏,出巨木美材。晉義熙中,賊徐道覆使人伐材於南康山中,至始興賤賣,居民爭市之,船材大集,而人不疑。及為亂,悉取以裝艦。盧循寇長沙,道覆寇南康,此即其取材處也。又琴竜山,在縣西三十裏,地名琴江,下有竜潭水,派流二十裏,名琴口渡。《郡志》:琴口渡,在縣西五十裏。
舉嶺縣西八十裏。高拔與書山競秀。又小梅嶺,在縣北三十裏,上有池,相傳梅福隱居處。《志》雲:縣西百二十裏有盧王高峒,山水雄壯。唐末盧光稠生長其間。又較車坳,在縣北九十裏,山勢危險,徑路紆麯,似較車之狀。又鼓樓坳,在縣東南二十五裏,形勢高聳,如樓閣然。○蜈蚣峽,在縣西四十裏。宋建炎中,李綱嘗過此。蓋出湖南之通道。
○猶水縣東半裏。源出大猶山。一云猶水上源即湖廣桂陽縣孤山水,流入境,經大猶山,因名。東南流經南康縣界,入於章江。縣別名猶川以此。○九十九麯水,在縣東北四十裏,地名上坪,水源出焉。西南流,回環九十有九麯,而合猶水。
縣前水在縣城南。源出桂陽縣益漿鎮。漿,亦作將。流經縣西四十裏,曰米洲水。有鬥水亦自益將分流至此,合為一川,經城南而為縣前水,合群川東南下,入南康縣界之南野水,合章水。
○浮竜鎮縣西百裏。有巡司。《志》雲:元至元中,置於縣西一裏浮竜鎮,後移於大傳村,即今所也。又有大傳營,元置,今廢。又烏岐務,在縣南二十裏烏岐村,亦元置,今廢。○金坑寨,在縣西百六十裏。明正德三年置,有小城為戍守之所。
疋袍隘在縣北八十裏村頭裏。《虔臺圖說》雲:疋袍峒有猴嶺,崔嵬橫亙,接湖廣桂東縣羅木山。又有小徑,可通南、韶諸路。明正德中,賊謝志珊使其黨越嶺而東,分道由村頭裏順流而下,不半日犯縣城,即此處也。嘉靖間,居民於村頭裏築城,若遇警,則浮竜巡司可據猴嶺以扼要衝,故疋袍與浮竜形援最切。又洞口隘,在疋袍隘西。又西為平富隘。疋袍東曰盧王隘,一云隘在盧王洞口。又大雷隘,在縣北百四十裏大雷嶺下。與疋袍隘為縣北五隘,俱為控扼處。○淡竹隘,在縣東。相近有南北村隘。又縣南有石竜隘,又南去縣二百餘裏曰賴塘隘。又上稍厄,在縣西南三十裏稍尖峰下。縣西又有蘑陽隘、三門隘。皆境內厄塞處,有兵戍守。
大穩保縣西二十裏。又由石保,在縣西二十五裏。縣北八十裏又有竜歸堡。○神橋,在縣治西南。宋鹹淳間,邑人建木橋跨縣前水上,每春漲多漂溺。後邑令趙明甫開新路以避其險,造橋於此,成功甚速,因名。《志》雲:縣城南有濟川浮橋,縣城東半裏又有惠政浮橋,跨猶水上。
崇義縣府西北百裏。東北至上猶縣八十裏,東南至南康縣百四十五裏,西至湖廣桂陽縣三百五十裏,西北至湖廣桂東縣二百四十裏。本上猶縣橫水地。明正德十二年,撫臣王守仁討平賊,割大庾縣義安裏、南康縣至坪、上竜、崇德三裏、上猶縣崇義、雁湖、上保三裏置縣,治近上猶之崇義鄉,因名。明年,築城。十四年,工畢,三面臨溪,西南面鑿濠為固,周三裏有奇。今編戶七裏。
○崇山城北半裏。舊名岐山,聳拔特立。王守仁改為獨秀峰,後又改今名。地多産茶及水竹。又大竜山,在城東八裏,高八十餘丈,蜿蜒三裏。城西又有伏虎山,亦以形似名。○觀音山,在縣南十裏,山勢峭峻,登者股忄慄。又大障山,在縣西五十裏,回環橫亙,如簾幕然。
聶都山縣西南六十裏。高百六十仞,連亙四十裏。相傳昔有聶姓者開都聚民,故名。多産雜木及礬石。其水流入南康縣,為南礬溪,入於章水。《山海經》:聶都之山,贛水所出。王象之雲:章水所經,非所出也。《一統志》:山在大庾縣西南百二十裏。又符水山,在縣西南五十裏,一名符竹坳,産符竹,小而輕。西南七十裏又有傀儡山,數山高低相連,若傀儡。又有南源山,在縣西南九十裏,高峻綿延,周六十裏,接大庾縣界。
紅桃嶺縣東南六十裏,與南康縣接界。舊為險要。又齊雲嶺,在縣西四十裏,勢幹雲霄,南濱江。又西三十裏曰五指嶺,五峰相連,尖秀如指。縣西北百二十裏有板嶺。百七十裏有金雞嶺,高峙橫亙,以形似名。○白麵峪,在縣東四十裏,其北即上猶縣金坑寨。明正德中,王守仁平橫水賊,分道出石人坑、白麵峪、金坑,是也。或曰:石人坑,即贛縣玉枕山。似誤。蓋在上猶縣西南。
桶岡縣西二百餘裏,接湖廣郴州界。山深𠔌廣。明正德初,廣東、湖廣旱饑,流民逋逃其間,後遂為盜,號曰賊。撫臣王守仁既破橫水左溪賊,進攻桶岡。賊聞官軍屢勝,懼,請降。守仁期於鎖匙籠出降,賊黨猶豫。守仁分遣兵,一入茶坑,一入西山界,一入十八磊,一入葫蘆洞。賊方於鎖匙籠聚議,聞官軍入險,急奔內隘,阻水為陣。官軍四面進擊,賊大潰。別將復由鎖匙籠入,合軍破桶岡大巢,於是賊衆略盡。鎖匙籠,在桶岡南。茶坑,《郡志》雲在上猶縣西四十裏。
○縣前水在縣城北。源出大嶂山,繞城東出,有東溪水流會焉。入上猶縣界,合上猶水而入章水。縣西六十裏又有牛皮竜水,源出桂陽益漿鎮,分流而東,會於縣前水。又有桃水,在縣東南四十裏,出紅桃嶺,繞流而入縣前水。
南源水縣西南五十裏。出南源山,東流北折,合西符水。《志》雲:西符水,在縣東南六十裏,源出縣西鑊山,東流至此,會南源水,謂之符江口。又東入南康縣境,合豫水,出南野口,入章江。或曰即橫水也。一云南源為橫水,西符水為左溪。明正德中,群盜據此,所謂橫水左溪賊也。《實錄》:正德十二年,時左溪賊與南贛下新、穩下等洞賊,盤據千裏。撫臣王守仁以群賊為患,將攻之。議曰:諸巢為患雖同,而事勢各異。以湖廣言之,則桶岡諸巢為賊咽喉,而橫水左溪諸巢為之腹心。以江西言之,則橫水左溪諸巢為賊腹心,而桶岡諸巢為之羽翼。今不先去腹心之患,而欲與湖廣夾攻桶岡,進兵兩寇之間,腹背受敵,非吾利也。況賊但聞吾檄湖廣兵夾攻桶岡,橫水左溪,必觀望未備,出其不意可以得志。橫水左溪既破,移兵桶岡,勢如破竹矣。乃分兵一自南康新溪入,一自上猶石人坑入,一自白麵峪入,皆會橫水。又分兵一自大庾義安入,一自大庾聶都入,一自大庾穩下入,一自上猶金坑入,皆會左溪。又遣伍文定等從上猶、南康分入,以遏奔軼。守仁從南康進搗橫水,與諸軍會,遂進抵十八面隘。賊驚潰,棄險走,遂破橫水大巢。諸軍亦至左溪,盡破賊穴。橫水左溪賊悉平,乃攻桶岡,搗其巢。守仁以橫水地控禦三省,乃建城堡,奏置今縣。十八面隘,在縣東。
涼熱水縣西南八十裏。同源異性,涼熱各殊,下流合平政水,又東合南源水。○義安水,在縣西六十裏,源出大庾縣玉泉山,流經縣東南五十裏義安裏,因名。下流入南源水。
○上保鎮縣西北一百二十裏。本上猶縣之過步鎮巡司。明正德十四年,王守仁以上保、石溪、爛泥坑路通郴、桂,奏請徙置,改今名。《志》雲:縣西北二十裏過步渡,有過步倉及過步營,舊巡司置於此,今皆廢。又鉛廠巡司在縣南四十五裏,長竜巡司在縣東南四十五裏,俱正德十四年置。《志》雲:石溪堡,在縣西北二十裏。
聶都隘在縣西南聶都山下,為縣境之噤要。明嘉靖三十一年,岑岡賊李文彪由火徑過遊仙隘,掠縣境之關田。隆慶四年,流賊黃朝祖由南雄黃塘遁入桂陽羅木山為寇,官兵駐聶都扼其衝,賊幾睏。以防禦不密,賊乘間由聶都達遊仙、濠頭,抵火徑,歸始興故穴,勢復熾。遊仙等隘,皆大庾縣過嶺之捷道也。《圖說》:縣境西至豐洲,則接湖廣之桂陽,西南至竜居,則臨廣東之仁化,皆山賊出沒要區,而聶都、文英、關田三隘,防禦尤急。然守白溪、堯村,則聶都、文英可無虞;據三峰腦,則桂陽流賊可遏絶。此又當圖之於豫者也。○小坑隘,在縣東南四十餘裏。相近有穩下隘、關田隘。又東南有流决隘。又橫水隘,在縣南。縣西北又有長流隘、古亭隘,臨古亭河,可通舟楫,直達上猶。又華山隘,在縣西八十裏。《志》雲:文英隘,即大庾縣西北百三十裏之文英堡,今亦屬縣境。
附見:
南安守禦千戶所在府治西。洪武二十四年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敘寧都魏禧 | 敘南昌彭士望 | 總敘一 | 總敘二 | 總敘三 | 凡例二十六則 | 目次 | 歷代州域形勢紀要序 | 捲一 | 捲二 | 捲三 | 捲四 | 捲五 | 捲六 | 捲七 | 捲八 | 捲九 | 北直方輿紀要序 | 捲十 | 捲十一 | 捲十二 | 捲十三 | 捲十四 | 捲十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