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走向共和   》 第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      盛和煜 Cheng Heyu    张建伟 Zhang Jianwei

  一
  北京,孙园,“强学会”的匾额被绳索套住,几个士兵齐齐发声喊,一起用力,“扑通”一声,匾额被拽落在地,扑起一阵灰尘!
  这时的孙园已经被闹得鸡飞狗上屋,拿刀执枪,气势汹汹的步兵统领衙门士兵闯进各个房间搜查,柜子、抽屉被翻了个底朝天,报纸文件散落满地……
  一名参将把封禁强学会的告示贴在大门口,立即引来一大群人的围观。
  “强学会讥讽时政……”一个围观者大声念道,“臧否人物,挟嫌妄议,渎乱宸听。特命步兵统领衙门查抄该会,着即严禁。”
  南海会馆,康有为又气又急,“这是怎么说的?前日封了《时务报》,今日又来查封强学会!到底谁在后面捣鬼?”
  梁启超:“步兵统领衙门的人说,是奉军机处之命。”
  康有为:“军机处不是有翁同龢吗?他不是我们强学会长文廷式的恩师吗?还有文廷式,这个时候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连个影子都看不见1
  梁启超沉吟说:“翁同龢虽然是文廷式的恩师,但对我们却是提防的,要不为什么老师几次去拜访他,他都拒而不见呢?而且,我还怀疑,老师几次上书未能直达天听,是不是和他的阻挠有关?”
  康有为不禁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我若得志,他的位置就不稳了,这一点,我心里明白,他心里恐怕更明白!唉,我的目光只注意了反对维新变法的那班顽固守旧的家伙,却忘了虽然赞同变法,却对我心怀嫉恨的人1
  梁启超:“如果是这样,那就危险了1
  康有为:“也不尽然,关键是皇上的态度。”
  他想了想,毅然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晚我再倾尽肺腑,把我们变法的主张,上书给皇上。这次我们要设法绕过翁同龢,通过别的途径,兴许能够到达御前。”
  梁启超:“如果此举不能奏效呢?”
  康有为长叹一声,“那我就只有回广东老家教书去了。”
  ……
  珍妃寝宫,一名太监将一个精美的小盒子双手捧着,呈给珍妃。
  珍妃打开小盒,里边是一颗很大的耀眼的珍珠。
  珍妃:“这是怎么回事?”
  太监:“这是内务府孝敬珍主儿的。”
  珍妃:“哟,内务府还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呀?今儿个太阳可是打西边出来了1
  她把玩着珍珠,淡淡地问:“皇后那里送的什么呀?”
  太监:“禀珍主儿,皇后那里没送。”
  珍妃:“噢,太后老佛爷那里呢?”
  太监:“太后老佛爷那里也没送。”
  珍妃将盒子盖上,“那好吧,你们的心意我就收下了。”
  太监:“我们内务府几位管事的公公说,以前好多对不住珍主儿的地方,请珍主儿多担待。”
  珍妃浅浅一笑说:“放心,我若是那般的小肚鸡肠,你们的日子早就难过了。”
  收敛起笑容,她又正色说:“我知道,你们这班奴才是看老佛爷退了,皇上真正掌权了,才赶着来巴结我的。但如果你们阳奉阴违的话,可别怪我在皇上面前不替你们说话1
  太监:“奴才明白。”
  ……
  纱幔低垂,烛光朦胧。
  光绪与珍妃低低的谈话声传出来。
  珍妃:“今日内务府给臣妾送了一颗珠子来。”
  光绪:“唔。”
  珍妃:“可还是没有老佛爷冠冕上那颗那样大,那样好1
  光绪:“你和她老人家比?”
  珍妃:“怎么比不得?何况她现在天天待在园子里,很少出来。臣妾出面的时候多……”
  光绪:“朕不想听这些!来吧……”
  珍妃的嘴被堵住了,“皇,皇上……您怎么,这,这样……鲁莽?”
  一阵娇喘吁吁……
  “皇上往日都是轻洒雨露,今日里却怎么龙马精神,要个没够?”珍妃的声音透着说不出的娇羞和意外的惊喜。
  光绪:“唔……”
  珍妃:“而且臣妾发现,自从太后向皇上表明她老人家也有变法之意后,皇上一直是热血激荡,精气充沛,连身子骨也强健了许多1
  光绪:“是吗?”
  珍妃:“皇上龙体强健,国事也必然兴盛1
  光绪:“你将房事与国事相提并论了。睡吧……”
  珍妃:“皇上,皇上……怎么说睡就睡了?”
  ……
  从街口一直到恭亲王府邸门前,密密麻麻排满了盔甲鲜明的御林军。
  恭亲王面色蜡黄,气息衰弱地斜躺在床上。
  床头榻几上一碗中药已经凉了。
  屋里其他人已经被屏退,就慈禧和光绪坐在病榻前。
  慈禧红着眼圈说:“六爷你就好好养病,朝中的事不必挂念,有我们娘儿俩好歹对付着……皇帝还有什么话要对你六叔说吗?”
  光绪:“朕还想问六叔一句话,现在朝中的这些文武大臣们,谁最堪大用呢?”
  恭亲王声音微弱但是清晰地说:“李鸿章、张之洞。”
  光绪:“噢?”
  恭亲王:“甲午战败,李鸿章虽然要负主要责任,但他是经世致用之才,久经磨炼,不是那种就会耍嘴皮子的人所能相比的。而且同治、光绪两朝的几乎所有大事,李鸿章都是恭身入局之人,有教训可鉴,有经验可期,足可就任艰危……而张之洞,是多年的封疆大臣,立足地方,开眼世界,既有维新之志,且有维新之才。而且,他的学问极好,中学西学,融会贯通,在此变革时期,有此二人主持朝政,我大清的国势,当可有大的起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大型60集历史剧同步图书《走向共和》《走向共和》美化李鸿章?相关图书即将出版
《走向共和》两极争议白热化 导演张黎解迷津《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称:愿为李鸿章负责
南方周末:《走向共和》的内幕故事第一章 修园子(一)
第一章 修园子(二)第一章 修园子(三)
第一章 修园子(四)第一章 修园子(五)
第一章 修园子(六)第二章 洋务运动(一)
第二章 洋务运动(二)第二章 洋务运动(三)
第二章 洋务运动(四)第二章 洋务运动(五)
第二章 洋务运动(六)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二)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三)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四)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五)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六)第四章 一局双赢(一)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