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走嚮共和 》
第十七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
盛和煜 Cheng Heyu
張建偉 Zhang Jianwei
一
北京,孫園,“強學會”的匾額被繩索套住,幾個士兵齊齊發聲喊,一起用力,“撲通”一聲,匾額被拽落在地,撲起一陣灰塵!
這時的孫園已經被鬧得雞飛狗上屋,拿刀執槍,氣勢洶洶的步兵統領衙門士兵闖進各個房間搜查,櫃子、抽屜被翻了個底朝天,報紙文件散落滿地……
一名參將把封禁強學會的告示貼在大門口,立即引來一大群人的圍觀。
“強學會譏諷時政……”一個圍觀者大聲念道,“臧否人物,挾嫌妄議,瀆亂宸聽。特命步兵統領衙門查抄該會,着即嚴禁。”
南海會館,康有為又氣又急,“這是怎麽說的?前日封了《時務報》,今日又來查封強學會!到底誰在後面搗鬼?”
梁啓超:“步兵統領衙門的人說,是奉軍機處之命。”
康有為:“軍機處不是有翁同龢嗎?他不是我們強學會長文廷式的恩師嗎?還有文廷式,這個時候也不知躲到哪兒去了?連個影子都看不見1
梁啓超沉吟說:“翁同龢雖然是文廷式的恩師,但對我們卻是提防的,要不為什麽老師幾次去拜訪他,他都拒而不見呢?而且,我還懷疑,老師幾次上書未能直達天聽,是不是和他的阻撓有關?”
康有為不禁連連點頭,“有道理,有道理!我若得志,他的位置就不穩了,這一點,我心裏明白,他心裏恐怕更明白!唉,我的目光衹註意了反對維新變法的那班頑固守舊的傢夥,卻忘了雖然贊同變法,卻對我心懷嫉恨的人1
梁啓超:“如果是這樣,那就危險了1
康有為:“也不盡然,關鍵是皇上的態度。”
他想了想,毅然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今晚我再傾盡肺腑,把我們變法的主張,上書給皇上。這次我們要設法繞過翁同龢,通過別的途徑,興許能夠到達御前。”
梁啓超:“如果此舉不能奏效呢?”
康有為長嘆一聲,“那我就衹有回廣東老傢教書去了。”
……
珍妃寢宮,一名太監將一個精美的小盒子雙手捧着,呈給珍妃。
珍妃打開小盒,裏邊是一顆很大的耀眼的珍珠。
珍妃:“這是怎麽回事?”
太監:“這是內務府孝敬珍主兒的。”
珍妃:“喲,內務府還知道有我這麽一個人呀?今兒個太陽可是打西邊出來了1
她把玩着珍珠,淡淡地問:“皇后那裏送的什麽呀?”
太監:“稟珍主兒,皇后那裏沒送。”
珍妃:“噢,太後老佛爺那裏呢?”
太監:“太後老佛爺那裏也沒送。”
珍妃將盒子蓋上,“那好吧,你們的心意我就收下了。”
太監:“我們內務府幾位管事的公公說,以前好多對不住珍主兒的地方,請珍主兒多擔待。”
珍妃淺淺一笑說:“放心,我若是那般的小肚雞腸,你們的日子早就難過了。”
收斂起笑容,她又正色說:“我知道,你們這班奴才是看老佛爺退了,皇上真正掌權了,纔趕着來巴結我的。但如果你們陽奉陰違的話,可別怪我在皇上面前不替你們說話1
太監:“奴才明白。”
……
紗幔低垂,燭光朦朧。
光緒與珍妃低低的談話聲傳出來。
珍妃:“今日內務府給臣妾送了一顆珠子來。”
光緒:“唔。”
珍妃:“可還是沒有老佛爺冠冕上那顆那樣大,那樣好1
光緒:“你和她老人傢比?”
珍妃:“怎麽比不得?何況她現在天天待在園子裏,很少出來。臣妾出面的時候多……”
光緒:“朕不想聽這些!來吧……”
珍妃的嘴被堵住了,“皇,皇上……您怎麽,這,這樣……魯莽?”
一陣嬌喘籲籲……
“皇上往日都是輕灑雨露,今日裏卻怎麽竜馬精神,要個沒夠?”珍妃的聲音透着說不出的嬌羞和意外的驚喜。
光緒:“唔……”
珍妃:“而且臣妾發現,自從太後嚮皇上表明她老人傢也有變法之意後,皇上一直是熱血激蕩,精氣充沛,連身子骨也強健了許多1
光緒:“是嗎?”
珍妃:“皇上竜體強健,國事也必然興盛1
光緒:“你將房事與國事相提並論了。睡吧……”
珍妃:“皇上,皇上……怎麽說睡就睡了?”
……
從街口一直到恭親王府邸門前,密密麻麻排滿了盔甲鮮明的禦林軍。
恭親王面色蠟黃,氣息衰弱地斜躺在床上。
床頭榻幾上一碗中藥已經涼了。
屋裏其他人已經被屏退,就慈禧和光緒坐在病榻前。
慈禧紅着眼圈說:“六爺你就好好養病,朝中的事不必挂念,有我們娘兒倆好歹對付着……皇帝還有什麽話要對你六叔說嗎?”
光緒:“朕還想問六叔一句話,現在朝中的這些文武大臣們,誰最堪大用呢?”
恭親王聲音微弱但是清晰地說:“李鴻章、張之洞。”
光緒:“噢?”
恭親王:“甲午戰敗,李鴻章雖然要負主要責任,但他是經世致用之才,久經磨煉,不是那種就會耍嘴皮子的人所能相比的。而且同治、光緒兩朝的幾乎所有大事,李鴻章都是恭身入局之人,有教訓可鑒,有經驗可期,足可就任艱危……而張之洞,是多年的封疆大臣,立足地方,開眼世界,既有維新之志,且有維新之才。而且,他的學問極好,中學西學,融會貫通,在此變革時期,有此二人主持朝政,我大清的國勢,當可有大的起色……”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大型60集歷史劇同步圖書《走嚮共和》 | 《走嚮共和》美化李鴻章?相關圖書即將出版 | 《走嚮共和》兩極爭議白熱化 導演張黎解迷津 | 《走嚮共和》編劇盛和煜稱:願為李鴻章負責 | 南方周末:《走嚮共和》的內幕故事 | 第一章 修園子(一) | 第一章 修園子(二) | 第一章 修園子(三) | 第一章 修園子(四) | 第一章 修園子(五) | 第一章 修園子(六)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一)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二)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三)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四) | 第二章 洋務運動(五) | 第二章 洋務運動(六)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一)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二)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四)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五) | 第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六) | 第四章 一局雙贏(一)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