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实生活   》 十五、苏轼(2)      Min Zeping

  苏轼求仁得仁,应该不会有什么怨言,即使后悔也会太好意思说出来——当年伯齐、叔夷不食周粟而饿死,孔夫子的学生质疑这两位大圣人临终之前饿得那样难受,会不会产生什么怨言,孔夫子很坚决地回答说求仁得仁又何怨——只可惜苏夫人王氏一生饱受惊吓,对苏轼的这种理想并不支持,支持苏轼的母亲大人程氏在苏轼进监狱之前早已经过世了,没有机会在生离死别之际鼓励他——有时候私下想想,假若程氏夫人身体健康,有机会活到目送儿子进入监狱的那天,那她会不会一改初衷呢?
  我们所知道的是,有机会确立光辉形象的王夫人却使劲拉扯苏轼的后腿,她要求饱受挫折的苏轼管好自己的嘴巴,管好自己的手,并把惹祸的诗稿付之于炬,等到旁人去抢救这笔宝贵的文化财产时,据说已经烧掉了三分之二。而苏轼,在灾难来临的那个片刻,也与范滂一样产生过困惑,他认为一切灾难都源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元丰六年(1083),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他起名叫遁儿。在生下三天举行洗礼时,苏轼写了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与范滂的教诲何等相似。
  2.见微知著
  烧掉苏轼文稿的王氏,应该称为小王夫人,她是苏轼的续弦,大王夫人的堂妹,可能因为没有侍奉过伟大的婆婆,所以思想境界上始终没有大的飞跃。苏轼的原配是王弗,也是四川眉州人,十六岁嫁给苏轼。当时苏轼号称十九岁,实际上只有十七岁多一点,因为苏轼是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按照当时的计算方式,刚满月的他就已经达到两岁了。这样想来,他虽比兄弟苏辙大了四岁,实际年龄却相差并不多,所以两人也有共同语言,能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苏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又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苏辙则回应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这也催生了“明月几时有”这样的绝妙好词。
  哥俩感情虽好,可性格相差很大。传说苏洵曾携二子一去拜访张方平,张方平惊异于两兄弟的博闻强记,有心测试他们俩,于是将苏轼兄弟叫过来做六道题目,自己躲在隔壁屋里透过洞穴观察他们的举动。两兄弟拿到题目,立刻紧张地构思起来。不久,苏辙对其中的一道产生疑问,用手指给哥哥苏轼看,苏轼不发一话,只把手中的笔倒过来在桌子上敲,示意此题出自《管子》。苏辙犹疑不决,又问下一道题。苏轼拿起笔果断地把这个题目勾划掉了。两人做完题后,呈给张方平看。张方平相当欣喜,因为苏轼勾去的那个题目没有出处,乃是老张故意试探这哥俩的。事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两位公子都是天纵之才。哥哥机智敏锐,才华出众;弟弟老成谨重,成就或许还会超过兄长。
  这个故事是来说明张方平有鉴人之能的。张方平也许真有这样的超能力,传说他早年很不喜欢王安石,说这个家伙不能当领导,否则会闹得乌烟瘴气。也许是受他的影响,与张方平交往甚密的苏洵也很讨厌王安石,据说还曾写过《辨奸论》,预言王安石将成为治世之奸贼,会折腾得大家不安宁。苏洵的《辨奸论》其实比上面的这个故事还不可靠,虽然相信的人很多。不过,苏洵确实有预言的天赋,有见微知著的才能,至少对他的这两个宝贝儿子所作的预言惊人地准确。苏轼的小名叫作“和仲”,苏辙的小名叫作“同叔”,因为苏轼还有个大哥名为景先,这位老大很早就夭折了。庆历七年(1047),苏轼的祖父苏序(因为其祖父名序,所以苏轼给人写序往往称“叙”或“引”)去世,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的苏洵奔丧回家了,履行了父亲的义务,于是兄弟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名。苏洵写了一篇《名二子说》,专门解释自己为什么给两个儿子起这样的名字: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崇文书局
一、王维(1)一、王维(2)一、王维(3)一、王维(4)一、王维(5)一、王维(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