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亂世真理:槍桿子裏面出政權(5)
梅毅 Mei Yi
李懷光原姓茹,是渤海靺鞨人,其父茹常在朔方軍中因功多為朝廷賜姓李,名“李嘉慶”。李懷光自少生長軍中,也是一切一槍拼出來的功名,史書稱其“勇鷙敢誅殺,雖親屬犯法,無所回貸。”一旦大權在握,李懷光馬上就把從前和他同位而現在又怏怏不服的宿將史抗等五人一並誅殺,初露控霸一方的威權。唐廷對此,也假裝不知道,奈何不得。
德宗繼位之後,在蜀地淫侈專製十多年的西川節度使崔寧入朝。老哥們入朝後,又耍小
聰明,暗使屬下蠻將寇侵州縣,德宗本來已下詔派他歸鎮,大臣楊炎苦諫,德宗就把崔寧留在京城,命朱泚的範陽軍前往其駐地,好歹總算撥了一顆釘子。
剛繼大位的唐德宗很想幹出些大事,重整破爛的唐朝河山。建中元六年(公元780年)3月,派十一個黜陟使(此官設立於唐太宗貞觀年間,類似巡查欽差)分巡天下。河北黜陟使洪經綸“不識時務”(史官以此四字評價,可見這位洪大使確實是個壞大事的書呆子),他見魏博節度使田悅屬下兵士有七萬之多,就下令“裁軍”,罷掉四萬兵,讓這些人回傢務農。
本來,田悅“事朝廷頗恭順”,很有順臣守法的樣子,現在看到朝廷要窩心給自己一腳,裁撤士兵,激起他心中嫌怨。但田悅和他叔父田承嗣一樣,屬老姦巨滑之流,他假裝順服朝命,罷裁四萬官兵。然後,他又把這樣已經脫掉軍服的將士召集於一處,激怒他們說:“汝曹久在軍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為黜陟使所罷,將何資以自衣食乎1士兵大哭。田悅於是“出傢財以賜之,使各還部伍“,重新讓兵士歸營。”於是軍士皆德(田)悅而怨朝廷。”
宰相楊炎想收復原州和秦州,就派李懷光和朱泚等人前往涇州集結。涇州諸將知道李懷光軍法嚴峻,又剛剛擅殺朔方五將,就推劉文喜為首,拒不接受李懷光來統軍。
唐廷就以朱泚為涇原節度使。劉文喜不受詔,於建中元年5月據涇州反叛,並把兒子送去吐蕃做人質以招授兵,唐廷馬上下詔李懷光、朱泚去平討。唐德宗非常堅决,對劉文喜索求旌節的要求一口回絶,也不聽信朝中諸臣請求赦免劉文喜的意見。同時,他對涇州城內兵士仍舊象對待唐兵一樣,賜以春服,吐蕃當時又和唐朝剛剛緩和關係,也不發兵相救,不久,“城中勢窮”,諸將共殺劉文喜,傳首闕下。如此,算是德宗給諸藩鎮又“上了一課”。
自以為是的舉措――以藩治藩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病死。
李寶臣自被田承嗣大騙一把後,一直怏怏不樂,率兵回鎮,自守門戶。(李寶臣原是範陽內屬奚人,為範陽將張瑣高義子,名張忠志。安祿山造反,他從京師逃歸安祿山,又成為安祿山義子,曾率十八騎劫持太原尹,追兵萬餘人不敢追逼,可見其年青時代的勇武。唐朝九節度包圍安慶於相州時,李寶臣懼而投降。史思明渡河來救,李寶臣復叛。史思明被史朝義殺掉,李寶臣不肯稱臣於史朝義,又攜恆、趙等五州重新歸附唐朝,並助唐軍攻滅史朝義。唐帝封其為趙國公,名其軍曰成德軍,拜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賜鐵券許不死。由此,可知這李寶臣也是個反復無常的東西。)“寶臣晚年猶猜忌”,覺得兒子李惟嶽暗弱,恐屬下不服,就誅殺大將辛忠義等二十多名大將,盡收其財,由此軍心不附。李寶臣晚年還篤信神道,大飲妖人“特製”的“仙液”,結果中毒而死,年六十四,也是“壞人有善終”,花甲已過,諸福盡享,又免於橫死,也算結局不壞。
李寶臣死,軍中推李惟嶽為留後,求襲父位。唐德宗不答應,命李惟嶽護其父喪入京進行“國葬”,下詔任命張孝忠為節度使(張孝忠也是奚族,其父張謐於玄宗開元年間內附唐朝。他年青時和王武俊兩個齊名,為燕趙名將,時號“張阿勞”。張孝忠還是個美男子,形體魁偉,身長六尺,生性孝順。曾在安祿山帳下為偏將,由於破突厥有功,獲授果毅折衝將軍。安祿山造反,張孝忠也幹過不少壞事,常為賊軍先鋒。史朝義滅亡後,他入李寶臣帳下,並娶寶臣妻妹為妻,後一起歸唐,賜名孝忠。後來李寶臣屢殺大將,張孝忠因駐守外地而免於被殺。)當初田承嗣死,李寶臣上表力請田悅代之,謀求子孫世襲;如果今李寶臣死,田悅投桃報李,就上表力求朝廷下旨讓李惟嶽世襲,德宗又不答應。於是,李惟嶽就和田悅、李正已等人暗中聯合,陰謀抗拒王命。
衆藩將欲起未起之際,偏偏兵勢最弱,對朝廷禮數最恭的山東道節度使梁崇義先被逼反。唐德宗性急,召梁崇義入朝。鑒於唐代宗時來嫃等大將入朝見誅,梁崇義一直推托不去。為示以恩信,唐廷加梁崇義同平章事,賜以鐵券。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就是把李忠臣趕跑的那個年青野心傢)覬覦山東道土地,一直上表要替朝廷討伐梁崇義。
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7月,朝廷封李希烈為南平郡王,督諸道兵討伐梁崇義。荊南牙門將吳少誠獻策,李希烈就以他為先鋒,督兵進討。9月,梁崇義連戰連敗,睏守襄陽。時勢已去,守門軍士開門爭出投降。見大勢不妙,梁崇義與老婆投井而死,被唐兵吊出屍體後割下腦袋,傳首京師。至此,統治山東道(今湖北襄樊襄陽)長達19年的梁崇義終歸滅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 | 時來天地皆同力(1) | 時來天地皆同力(2)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時來天地皆同力(4) | 時來天地皆同力(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