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第一百四回 良夫人毒打親傢母 承舅爺巧賺朱博如      吳趼人 Wu Jianren

  “你道那親傢老爺是誰?原來是內務府掌印郎中良果,號叫伯因,是內務府裏頭一個紅人。當着這邊多老爺散帖子那天,元二爺不是推說上衙門,大早就出去了麽?原來他並不曾上衙門,是到丈人傢去,把這件事情告訴了丈人丈母。所以這天良伯因雖然接了帖子,卻並不送禮,也不道喜,衹當沒有這件事,打算將來說起來,衹說沒有接着帖子就是了。他那心中,無非是厭惡多老爺把丫頭擡舉的太過分了,卻萬萬料不到有今天的事。今天忽然見女婿又來了,訴說老人傢如此如此,良伯因夫妻兩個正在嘆息,說多老爺年紀大了,做事顛倒了。忽然又見多宅傢人來說:‘二奶奶上了吊了!’這一嚇非同小可,連忙套了車,帶了男女僕人,喝了馬夫,重重的加上兩鞭,和元二爺一同趕了來。一心以為女兒已經死了,所以到門便奔嚮二奶奶那邊院子裏去。看見衆人正在那裏救治,說可望救得回來的,鼻子裏已經有點氣了,夫妻兩個權且坐下。等二奶奶一聲哼了出來,知道沒事的了。良夫人又把今天新太太如何動氣,二奶奶如何下跪賠罪的話,問了出來。良伯因站起來,便往多老爺那邊院子裏去。多老爺正在那裏駡人呢,說甚麽:‘婦人女子,動不動就拿死來嚇唬人!你們不要救他,由他死了,看可要我公公抵命!’說聲未了,良老爺飛跑過來,一把辮子拖了就走道:‘不必說抵命不抵命,咱們都是內務府的人,官司也不必打到別處去,咱們同去見堂官,評評這個理看!’多老爺陡然吃了一驚道:‘親……親……親傢!有話好……好的說!’良老爺道:‘說甚麽!咱們回堂去,左右不叫你公公抵命的。’多老爺道:‘回甚麽堂?你撒了手好說話啊!’良老爺道:‘世界已經反了,還說甚麽話!我也不怕你跑了,有話你說!’說着,把手一撒,順勢嚮前一推,多老爺跌了兩步,幾乎立腳不住。良老爺揀了一把椅子坐下道:‘有話你說!’此時傢人僕婦,紛紛的站了一院子看新聞。三三兩兩傳說,幸得二奶奶救過來了,不然,還不知怎樣呢!這句話被多老爺聽見了,便對良老爺說道:‘你的女兒死了沒有啊?就值得這麽的大驚小怪!’良老爺道:‘你是要人死了纔心安呢!我也不說甚麽,衹要你和我回堂去,問問這縱奴凌主,是那一國的國法?那一傢的傢法?’正說話時,衹見傢人來報,說親傢太太來了。多老爺吃了一驚,暗想一個男的已經鬧不了,又來一個女的,如何是好!想猶未了,衹見良夫人帶了自己所用的老媽子,咯嘣咯嘣的跑了過來,見了多老爺,也不打招呼,直奔到房裏去。
  “房裏的新太太正在那裏打主意呢。他起頭聽見說二奶奶上吊,心裏還不知害怕,以為這是他自己要死的,又不是我逼死他,就死了有甚麽相幹。正這麽想着,傢人又說親傢老爺、親傢太太都來了。新太太聽了這話,倒吃了一驚,暗想這是個主子,他回來拿起主子的腔來,我就怎樣呢。回頭一想,他到了這裏須是個客,我迎出去,自己先做了主人,和他行賓主禮,叫他親傢母,他自然也得叫我親傢母,總不能拿我怎樣。心中正自打定了主意,卻遇了良老爺過來,要拉多老爺到內務府裏去,聲勢洶洶,不覺又替多老爺擔憂,呆呆的側耳細聽,倒把自己的心事擱過一邊。不提防良夫人突如其來,一直走到身邊,伸出手來,左右開弓的,劈劈拍拍,早打了七八個嘴巴。新太太不及提防,早被打得耳鳴眼花。良夫人喝叫帶來的老媽子道:‘王媽!抓了他過去,我問他!’王媽便去攙新太太的膀子。良夫人把桌子一拍道:‘抓啊!你還和他客氣!’原來這王媽是良宅的老僕婦,這位新太太當小丫頭時,也曾被王媽教訓過的,此刻聽得夫人一喝,便也不客氣,順手把新太太的簪子一拔,一把頭髮抓在手裏。新太太連忙掙紮,拿手來擋,早被王媽劈臉一個巴掌,駡道:‘不知死活的蹄子!你當我抓你,這是太太抓你呢!’王媽的手重,這一下,衹把新太太打得眼中火光迸裂,耳中轟的一聲,猶如在耳邊放了一門大炮一般。良夫人喝叫抓了過去。王媽提了頭髮,橫拖竪曳的先走,良夫人跟在後頭便去。多老爺看見了道:‘這是甚麽樣子!這是甚麽樣子!’嘴裏衹管說,卻又無可如何,由得良夫人押了過去。
  “到得二奶奶院裏,良夫人喝叫把他衣服剝了,王媽便去動手。新太太還要掙紮,哪裏禁得二奶奶所用的老媽子,為了今天的事,一個個都把他恨入骨髓,一哄上前,這個捉手,那個捉腳,一霎時把他的一件金銀嵌的大襖剝下,一件細狐小襖也剝了下來。良夫人又喝叫把棉褲也剝了。纔叫把他綁了,喝叫帶來的傢人包旺:‘替我用勁兒打!今天要打死了他纔歇!’這包旺又是良宅的老傢人,他本在老太爺手下當書僮出身,一直沒有換過主子,為人極其忠心。今天聽見姑爺來說,那鴉頭怎生巴結上多老爺,怎生做了太太,怎生欺負姑娘,他便嚷着磨腰刀:‘我要殺那浪蹄子去!’後來良老爺帶他到這邊來,他一到,便想打到上房裏,尋丫頭廝打,無奈規矩所在,衹得隱忍不言。今聽得太太吩咐打,正中下懷,連忙答應一聲‘啫’,便跑到門外,問馬夫要了馬鞭子來,對準丫頭身上,用盡平生之力,一下一下抽將下去;抽得那丫頭殺豬般亂喊,滿地打滾。包旺不住手的一口氣抽了六七十,把皮也抽破了,那血跡透到小衣外面來。新太太這纔不敢撒潑了,膝行到良夫人跟前跪着道:‘太太饒了奴才的狗命罷!奴才再也不敢了!情願仍舊到這邊來,伏侍二奶奶!’良夫人劈臉又是一個嘴巴道:‘誰是你二奶奶!你是誰傢的奴才!你到了這沒起倒的人傢來,就學了這沒起倒的稱呼!我一嚮倒是嗎嗎糊糊的過了,你們越鬧越不成話了!奴才跨到主子頭上去了!
  誰是你的二奶奶?你說!’說着,又是兩個嘴巴。新太太忙道:‘是奴才糊塗!奴才情願仍舊伺候姑奶奶了!’良夫人叫包旺道:‘把他拉到姑娘屋裏再抽,給姑娘下氣去。’新太太聽說,也不等人拉,連忙站起來跑到二奶奶屋裏。二奶奶正靠着炕枕上哭呢。新太太咕咚一下跪下來,可憐他雙手是反綁了的,不能爬下叩頭,衹得彎下腰,把頭嚮地下咯嘣咯嘣的亂碰,說道:‘姑奶奶啊!開恩罷!今天奴才的狗命,就在姑奶奶的身上了!再抽幾下,奴才就活不成了!’說猶未了,包旺已經沒頭沒腦的抽了下來,嘴裏說道:‘不是天地祖宗保
  佑,我姑奶奶的性命,就送在你這賤人手裏!今兒就是太太、姑奶奶饒你,我也不饒你!活活的抽死你,我和你到閻王爺那裏打官司去!’一面說,一面着力的亂抽,把新太太臉上也七縱八橫的,抽了好幾條血路。包旺正抽得着力時,忽然外面來了兩三個老媽子,把包旺的手拉住道:‘包二爺,且住手,這邊的舅太太來了。’包旺衹得住了手出來,對良夫人道:‘太太今天如果饒了這賤人,天下從此沒有王法了!就是太太、姑奶奶饒了他,奴才也要一頭撞死了,到閻王爺那裏告他,要他的命的!’良夫人道:‘你下去歇歇罷,我總要懲治他的。’“原來元二爺陪了丈人、丈母到傢,救得二奶奶活了,不免溫存了幾句。二奶奶此時雖然未能說話,也知道點點頭了。元二爺便到多老爺院子裏去,悄悄打聽,衹聽得良老爺口口聲聲要多老爺去見堂官,這邊良夫人又口口聲聲要打死那丫頭。想來這件事情,是自己父親理短,牽涉着自己老婆,又不好上去勸。哥哥呢,又是個傻子。今天這件事,沒有人解勸,一定不能下場的。躊躇了一會,便撇下了二奶奶,出門坐上車子,趕忙到舅老爺傢去,如此這般說了一遍,要求娘舅、舅母同去解圍。舅老爺先是惱着妹夫糊塗不肯去,禁不得元二爺再三央求,又叩頭請安的說道:‘務望娘舅不看僧面看佛面,衹算看我母親的面罷。’舅老爺纔答應了,叫套車。元二爺恐怕耽擱時候,把自己的車讓娘舅、舅母坐了,自己騎了匹牲口,跟着來傢。虧得這一來,由舅老爺、舅太太兩面解勸,方纔把良老爺夫妻勸好了,坐了車子回去。元二爺從此也就另外賃了宅子,把二奶奶搬開了。嚮來的生意,多半是元二爺拉攏來的。自從鬧過這件事之後,元二爺就不去拉攏了,生意就少了許多。”
  我笑道:“原來北院裏住的是個老糊塗。但不知那丫頭後來怎樣發落?”洞仙道:“此刻不還是當他的太太。”我道:“他兒子、媳婦雖說是搬開了,然而總不能永不上門,以後怎樣見面呢?”洞仙道:“這個就沒有去考求了。”說着,北院裏有人來請他,洞仙自去了。
  我在京又耽擱了幾天,接了上海的信,說繼之就要往長江一帶去了,叫我早回上海。我看看京裏沒事,就料理動身,到天津住了兩天,附輪船回上海。在輪船上卻遇見了符彌軒。
  我看他穿的還是通身綢縐,不過帽結是個藍的。暗想京裏人傢都說他丁了承重憂出京的,他這個裝扮,那裏是個丁憂的樣子。又不便問他,不過在船上沒有伴,和他七拉八扯的談天罷了。船到了上海,他殷殷問了我的住處,方纔分手。我自回到號裏,知道繼之前天已經動身了,先到杭州,由杭州到蘇州,由蘇州到鎮江,這麽走的。
  歇息了一天,到明天忽然外面送了一封信來,拆開一看,卻是符彌軒請我即晚吃花酒的。到了晚上,我姑且去一趟。座中幾個人都是浮頭滑腦的,沒有甚麽事可記。所最奇的,是內中有一個是苟纔的兒子竜光。我屈指一算,苟纔死了好象還不到百日,竜光身上穿的是棗紅摹本銀鼠袍,泥金寧綢銀鼠馬褂,心中暗暗稱奇。席散回去,和管德泉說起看見竜光並不穿孝,屈指計來,還不滿百日,怎麽荒唐到如此的話。德泉道:“你的日子也過糊塗了。
  苟纔是正月廿五死的,二月三十的五七開吊,繼之還去吊的;初七繼之動身,今天才三月初十,離末七還有三四天呢,你怎便說到百日了?”我聽了倒也一呆。德泉又道:“繼之還留下一封長信,叫我給你,說是苟纔致死的詳細來歷,都在上頭,叫我交給你,等你好做筆記材料。是我忘了,不曾給你。”我聽了,便連忙要了來,拿到自己房裏,挑燈細讀。
  原來竜光的老婆,是南京駐防旗人,老子是個安徽候補府經歷。因為當日苟纔把寡媳送與上司,以謀差缺,人人共知,聲名洋溢,相當的人傢,都不肯和他對親,纔定了這頭親事。誰知這位姑娘有一個隱疾,是害狐臭的,所以竜光與他不甚相得,雖不曾反目,卻是恩義極淡的。倒是一個妻舅,名叫承輝的,竜光與他十分相得,把他留在公館裏,另外替他打掃一間書房。郎舅兩個終日在一處廝鬧,常常不回臥室歇息,就在書房抵足。竜光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婆,便想納妾。卻也奇怪,他的老婆聽說他要納妾,非但並不阻擋,並且竭力慫恿。也不知他是生性不妒呢,還是自慚形穢,或是別有會心,那就不得而知了。竜光自是歡喜。然而自己手上沒錢,衹得和老子商量。苟纔卻不答應,說道:‘年紀輕輕的,不知道學好,衹在這些上頭留心。你此刻有了甚麽本事?養活得起多少人?不能瞞你們的,我也是五十歲開外纔納妾的。”一席話,教訓得竜光閉口無言。退回書房,喃喃吶吶的,不知說些甚麽東西。承輝看見,便問何事。竜光一一說知。承輝道:“這個叫做衹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嚮來如此的。你看太親翁那麽一把年紀,有了五個姨娘還不夠,前一回還討個六姨;姊夫要討一個,就是那許多說話。這個大約老頭子的通脾氣,也不是太親翁一個人如此。”竜光道:“他說他五十歲開外纔討小的,我記得小時候,他在南京討了個釣魚巷的貨,住在外頭,後來給先母知道了,找得去打了個不亦樂乎,後來不知怎樣打發的,這些事他就不提一提呢。”承輝道:“總而言之,是自己當傢,萬事都可以做得了主;若是自己不能當傢,莫說五十歲開外,衹怕六十、七十開外,都沒用呢。”說得竜光默然。
  兩個年輕小子,天天在一起,沒有一個老成人在旁邊,他兩個便無話不談,真所謂言不及義,那裏有好事情串出來。承輝這小子,雖是讀書不成,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若要他設些不三不四的詭計,他卻又十分能幹,就和竜光兩個,幹了些沒天理的事情出來。竜光時時
  躲在六姨屋裏,承輝卻和五姨最知己,四個人商量天長地久之計。承輝便想出一個無毒不丈夫的法子來。恰好遇了苟纔把全眷搬到上海來就醫,竜光依舊把承輝帶了來,卻不叫苟纔知道。到了上海,租的洋房地方有限,不比在安慶公館裏面,七八個院子,隨處都可以藏得下一個人,竜光衹得將自己臥室隔作兩間,把後半間給舅爺居住。雖然暫時安身,卻還總嫌不便,何況地方促迫,到處都是謦欬相聞的,因此逼得承輝毒謀愈急。起先端甫去看病時,承輝便天天裝了病,到端甫那裏門診,病情說得和苟纔一模一樣,卻不問吃甚麽可以痊愈,衹問忌吃甚麽。在他與竜光商量的本意,是要和醫生串通,要下兩樣反對的藥,好叫病人速死。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所以衹打聽忌吃甚麽,預備打聽明白,好拿忌吃的東西給苟纔吃,好送他的老命。誰知問了多天,都問不着。偏偏那天又在公館裏被端甫遇見,做賊心虛,從此就不敢再到端甫處搗鬼了。過了兩天,傢人去請端甫,端甫忽然辭了不來。
  承輝、竜光兩個心中暗喜,以為醫生都辭了,這病是不起的了。誰知苟纔按着端甫的舊方調理起來,日見痊愈。承輝心急了,又悄悄的和五姨商量,凡飲食起居裏頭,都出點花樣,年老人禁得幾許食積,禁得幾次勞頓,所以不久那舊病又發了。
  原來苟纔煞是作怪,他自到上海以來,所寵幸的就是五姨一個,日夜都在五姨屋裏,所以承輝愈加難過。在五姨也是一心衹嚮承輝的,看見苟纔的鬑鬑鬍子,十分討厭,所以聽得承輝交代,便依計而行,苟纔果然又病了。承輝又打聽得有一個醫生叫朱博如,他的招牌是“專醫男婦老幼大小方脈”,又是專精傷寒,咽喉、痘疹諸科,包醫楊梅結毒,兼精辰州神符治病、失物圓光,是江湖上一個人物,在馬路上租了一間門面,兼賣點草頭藥的。便慫勇竜光請朱博如來看。竜光告知苟纔。苟纔因為請端甫不動,也不知上海那個醫生好,衹得就請了他。那承輝卻又照樣到朱博如那裏門診,也是說的病情和苟纔一模一樣,問他忌吃甚麽。朱博如是個江湖子弟,一連三天,早已看出神情,卻還不說出來。這天繼之去看苟纔的病,故意對竜光說忌吃鮑魚,竜光便連忙告訴了承輝,承輝告訴五姨。五姨交代廚子:“有人說老爺這個病,要多吃鮑魚纔好。”從此便煎的是鮑魚,燉的是鮑魚,湯也是鮑魚,膾也是鮑魚,把苟纔吃膩了。繼之的請客,也是要試探他有吃鮑魚沒有。可惜試了出來,當席未曾說破他,就誤了苟纔一命。
  原來繼之請客那天,正是承輝、竜光、朱博如定計的那天。承輝一連到博如處去了幾天,朱博如看出神情,便用言語試探,彼此漸說漸近,不多幾天,便說合了竜。這一天便約定在四馬路青蓮閣煙間裏,會齊商量辦法。竜光、承輝到時,朱博如早已到了,還有三四個不三不四的人,同在一起。博如見了他兩個,便撇了那幾個人,迎前招呼,另外開了一隻燈。博如先道:“你兩位的意思,是要怎樣辦法?”承輝道:“我們明人不必細說,衹要問你先生辦得到辦不到,要多少酬謝便了。”博如道:“這件事要辦,是人人辦得到的,不過就是看辦得幹淨不幹淨罷了。若要辦得不幹淨的,也無須來與我商量,就是潘金蓮對付武大郎一般就得了。我所包的就是一個幹淨,隨便他叫神仙來驗,也驗不出一個痕跡。不過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總要個把月纔妥當。”竜光道:“你要多少酬謝呢?”博如道:“這件事不小,弄起來是人命關天的,老實說,少了我不幹,起碼要送二萬銀子!”竜光不覺把舌頭吐了出來。承輝默然無語,忽然站起來,拉竜光到闌桿邊上,唧唧噥噥的好一會,又用手指在欄桿上再三畫給竜光看。竜光大喜道:“如此,一聽尊命便了。”承輝便過來和朱博如再三磋商,說定了一萬兩銀子。承輝道:“這件事,要請你先說出法子來呢,你不信我;要我先付銀呢,我不信你。怎生商量一個善法呢?”博如聽了,也呆着臉,一籌莫展。承輝道:“這樣罷,我們立個筆據罷。不過這個筆據,若是真寫出這件事來,我們竜二爺是萬萬不肯的;若是不明寫出來,衹有寫藉據之一法。若是就這麽糊裏糊塗寫了一萬銀子藉據,知道你的法子靈不靈呢。藉據落了你手,你就不管靈不靈,也可以拿了這憑據來要錢的。這張票
  子,倒底應該怎樣寫法呢?若是想不出個寫法來,這個交易衹好作為罷休。”
  正是:舌底有花翻妙諦,胸中定策賺醫生。未知到底想出甚麽法子來,且待下回再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楔子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苟觀察致敬送嘉賓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傢書暗落思親淚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姦 怨女癡男鴛鴦並命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纍 行酒令席上生風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瀋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遊子忽心驚
第十七回 整歸裝遊子走長途 抵傢門慈親喜無恙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産惹出一場惡氣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第二十一回 作引綫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遊子魄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