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附 录(3)
梅朝荣 Mei Chaorong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一文中说:“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其中最著名的,是《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他又称《金瓶梅》是通过西门庆“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可见《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丑恶的,它不仅表现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表现在人情世风方面。前者即沈德符所谓“指斥实事”(《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后者即欣欣子所谓“寄意于时俗”(《金瓶梅词话序》),《金瓶梅》审美对象的丑陋化也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世相之丑与世情之恶。 《金瓶梅》受到后人批评最多的,是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性行为的描写。这种描写又很粗鄙,几乎完全未曾从美感上考虑,所以显得格外不堪,使小说的艺术价值受到一定的削弱。一般认为,当时社会中从最高统治阶层到士大夫和普通市民都不以谈房闱之事为耻,小说中的这种描写,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产物。不过,同时还应该注意到,这和晚明社会肯定“好色”的思潮有很大的关联,它是这一思潮的一种粗鄙而又庸俗的表现形态。 陈平原在其《中国小说中的文人叙事——明清章回小说研究(上)》中分析:“选择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特殊位置的‘家庭’作为小说结构的中心,不只有利于叙述角度从‘沙场鏖战’转向‘日常琐事’,更适合于‘公’、‘私’兼顾地考察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明代人起码在理论上依然相信‘齐家’与‘治国’既是同构,也可相互延伸。作为‘公’的社会、政治与经济,时刻影响着作为‘私’的家庭中的日常生活。西门庆与六位妻妾的‘征战’,绝非仅限于家庭中的权利之争或纵欲与否。以家庭之兴衰,窥探人性与人心,展现与之息息相关的世态风情,借此将西门庆、潘金莲等人之上下、里外、财色、灵肉‘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以家庭结构为中心,很容易使小说获得一种真正的整体感:既可由此辐射开去,扩展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涉及三教九流;也可收将回来,由军国要闻一转而为家庭琐事……” 2.《金瓶梅》的影响 一本《金瓶梅》开创了世情小说的先河,受它的影响,一批描写世俗人情、百态众生的小说纷纷出现。这其中,有一本叫《隔帘花影》的书,据说是《金瓶梅》的续集,当然作者是另外一个人。 这本传说中《金瓶梅》的续集,所反映的背景,仍然是明朝的风俗习惯。《谭瀛室笔记》评价本书说:“《隔帘花影》确系《金瓶梅》后传,惟西门庆易名南宫吉,吴月娘易名楚云娘,潘金莲易名红绣鞋,其李瓶儿、春梅等,亦均以意关合之名,而叙述汴京遭金人蹂躏,西门一家流离困苦,以及妻妾淫荡猥亵之事,描写颇淋漓尽致。所谓报应因果者,庶乎近之。笔意虽不及《金瓶梅》之灵活跳脱,然亦颇不弱。惟究以淫秽处太多,坊间不敢公然发售,故欲求其书,亦殊不易也。”这里指出了《隔帘花影》是《金瓶梅》的续书。 明朝末年的色情小说,多半是长篇小说。当时有相当数量的色情小说到了清朝,由于严格的检查制度,都销声匿迹了。但其中有一本,在清朝就不止一次再版,名气非常响亮,那就是李渔的《肉蒲团》(又名《觉后禅》)。 李渔是明朝末年最值得注意的文人。他善于写剧本,是诗人又是散文家,《肉蒲团》描写年轻而有才华的未央生与六名女子的爱情经历。小说写未央生自恃相貌才情,定要“做天下第一才子”,“娶天下第一位佳人”。布袋和尚劝他若定娶天下第一佳人,必然导致风流罪孽;又以淫人妻者,妻必为人所淫循环报应相告诫,未央生不听。于是回乡,娶道学先生外号铁扉道人之女玉香为妻,自以为岳父闺门严正,万无一失。娶妻不久,便借出门游学为名,出外寻访佳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