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天变(中国历代宫廷政变全景)   》 东昏失德亡天下--萧衍起兵以梁代齐(18)      Zhang Huicheng

  张欣泰、胡松等人虽然未被发觉,但心中愈加惶恐不安。七月,他们决定再次发动政变。
  经过串联,张欣泰结纳了前南谯太守王灵秀、直阁将军鸿选等十余人。他们频繁聚会,寻找机会发动政变。
  甲午(七月初二)这一天,萧宝卷命中书舍人冯元嗣援救郢州。嬖幸茹法珍、梅虫儿,太子右率李居士,制局监杨明泰等十余人在中兴堂为他饯行。饮酒正酣时,张欣泰派人闯入。冯元嗣被当场杀死,杨明泰肚子被刺穿,梅虫儿也多处受伤。但是,并没有斩尽杀绝。李居士跳墙逃走,茹法珍也侥幸逃命。
  在张欣泰派人去袭击中兴堂的同时,王灵秀率众前往石头城迎接建安王萧宝寅(齐明帝第六子)。萧宝寅平素颇得人心,属下将士见他举事,纷纷响应。在奔往台城途中,竟有数千名百姓徒手相随。
  张欣泰见政变初步成功,便驰马入宫。他的如意算盘是,在台城诸帅均被杀死的情况下,萧宝卷必然会将守卫台城的兵权交给他,到时候便可里应外合,行废立之事。不料,茹法珍大难不死,又逃回台城。萧宝卷授权茹法珍指挥台城内的军队,并没有给张欣泰一兵一卒。张欣泰恐密谋败漏,便仓皇逃走。鸿选在殿内孤立无援,也不敢举事。
  萧宝寅等人赶到台城附近的时候,已是半夜时分。茹法珍见一下子赶来数千人,知道没有好事,便下令放箭。城外本是乌合之众,箭雨之下,纷纷逃命。萧宝寅也只好逃走。
  三天后,萧宝寅从藏身处出来自首。萧宝卷下令将他带入宫中。萧宝寅来到宫中,一面痛哭流涕,一面跪倒叩头,声称:“那天不知何人逼我上车,也不知前往何处。我处处受人摆布,毫无自由。”
  萧宝卷见他那副狼狈的样子,不禁哑然失笑。不知萧宝卷是偶然念及兄弟之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竟对萧宝寅没有治罪,还下令恢复了他的爵位。
  后来,密谋被查明,张欣泰、胡松等人都被萧宝卷下令杀死。
  萧宝卷起初听到萧衍率军东下的消息很不以为然,觉得萧衍也不过和陈显达、崔慧景等人一样,虽然来势凶猛,但最终成不了气候,所以并不怎么防备。他认为用不了十天,便会将萧衍击退。因此,他只命令储备百日的粮草。他还对手下人夸口道:“等萧衍打到台城门外的时候再想办法对付他也不迟1直到萧衍打到离建康不远的江宁时,他才慌了神,急忙调兵遣将,保卫建康。
  为充实军事力量,萧宝卷下令释放建康城监狱里的青壮年囚犯,分配给各守城部队。对那些老弱病残、不能上阵打仗的囚犯,萧宝卷下令将他们一律处死。每天处死的囚犯有一百多人。尚书令王亮认为这样做未免过于残忍,百般劝谏,萧宝卷执意不从。
  九月丙辰(二十五日)这一天,雍、荆军先头部队在曹景宗的率领下进驻江宁。萧宝卷派征虏将军李居士率精兵一千余人前往应敌。当时,曹景宗刚到江宁不久,师老兵疲,营垒未立。李居士见状,颇为轻视,率军鼓噪向前。曹景宗率军奋勇作战,大败李居士,乘胜进据新亭附近的皂荚桥。新亭守将江道林率军出战,在阵前被活捉,余众退保朱雀航(古浮桥名,又名朱雀桥。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镇淮桥稍东,跨秦淮河上。又因其在都城正南,通称“南航”;当时秦淮河上有二十四航,此航最大,故又称“大航”。航长九十步,广六丈,有警,则撤航为备,为当时建康门户)。
  不久,萧衍进驻新林,命王茂进据道士墩,陈伯之进据篱门,吕僧珍进据百板桥(以上各处均在建康城郊)。
  李居士见吕僧珍兵少,便率精兵一万余人前来冲击。吕僧珍对部下说:“我军人少,不能出城应敌,也不要往远处射箭。等敌人来到近前,再并力破之。”于是,他派一部分将士上城守备,自己率马步军三百余人悄悄出城,绕到敌军后方。不久,李居士率军来到城下,城上矢石俱发,齐军死伤无数。正在彷徨无计之时,吕僧珍又率军从阵后杀来,城中守军也开门杀出,内外夹击,齐军大败,丢弃器甲不可胜计。李居士退回新亭固守。为阻遏敌军,他请示萧宝卷后,下令将秦淮河南岸的房屋全部烧毁。这样,朱雀航以西、新亭以北的广大地区,全部夷为白地。百姓流离失所,怨声载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
目录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1)
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2)由一个玩笑引发的政变(3)
毒美人祸乱邦国(1)毒美人祸乱邦国(2)
毒美人祸乱邦国(3)毒美人祸乱邦国(4)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1)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2)
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3)熊掌难熟--楚商臣弑父夺位(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1)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2)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3)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4)
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5)鱼腹藏剑--公子光谋权夺位刺王僚(6)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1)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2)
移花接木--楚李园献妹夺权(3)一本万利--吕不韦窃国始末(1)
No.   [I]   [II]   [III]   IV   [V]   [V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