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类 》 性情解讀:劉緒義讀春秋 》
第102節:虎兕相逢,可憐赳赳力絶倫(9)
劉緒義 Liu Xuyi
屠岸賈和趙盾的矛盾始自什麽時候,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屠岸賈顯然是要維護晉君公室的權力的,他和趙盾的矛盾其實就是在趙盾極力發展傢族勢力的背景下發生的。屠岸賈維護晉靈公,其意就是要與趙盾抗衡,阻礙趙氏勢力的膨脹。晉靈公三番五次想謀害趙盾,其背後顯然有屠岸賈的影子。趙盾死後,趙朔、趙同、趙括、趙旃等人的勢力照樣非常強大,屠岸賈孤掌難鳴,於是他在背地裏積極聯絡欒傢、郄傢等力量。
晉成公去世後,其子繼位為晉景公。趙盾之子趙朔繼承了爵位。趙盾時埋下的隱患這時突然暴發了,屠岸賈做了司寇,主管政法工作。開始追究殺晉靈公的舊案。抓一批人、審訊一批人、懲治一批人,這就順理成章地牽到了趙傢。晉景公也看到了趙氏傢族勢力過於寵大,早就想有所動作,就繼續重用屠岸賈。
屠岸賈遍告將領說:做臣子的殺害了國君,他的子孫卻還在朝為官,這還怎麽能懲治罪人呢?請各位誅殺他們。他和將領們率領軍隊在下宮攻襲趙氏,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並且滅絶了他們的傢族。
史上記載稱屠岸賈是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動手的,但這就和趙盾說趙穿殺靈公與他無關一樣,沒有人相信屠岸賈是在晉景公不知道的情況下敢這樣滅掉一個國傢重臣、功臣的傢族。不知道這是不是董狐的記載?
然而,在抄滅趙氏傢族時,發現了漏網之魚,就是趙朔的媳婦莊姬。莊姬是晉成公的女兒、景公的妹妹,正好懷孕在身,躲在母親的宮裏。屠岸賈要求斬草除根,晉景公發了慈悲,藉口母親很愛這個女兒,不再追究。但同意如果莊姬生下的是兒子就要殺了他。
就在屠岸賈打聽莊姬生産的日子之時,趙傢的兩個傢臣也在盤算着。一個叫公孫杵臼,一個叫程嬰。他們卻在想方設法為趙氏保留這一根血脈。不久莊姬生下了一個兒子,營救這個趙氏孤兒迫在眉睫。根據趙朔在世時的想法,他們給這個嬰兒取名叫趙武。如何保住趙武的性命,成了兩個傢臣的使命。這時程嬰想出了一個掉包計,原來他的媳婦在上個月也生了一個兒子,於是便打算用自己的兒子去換取趙氏孤兒的性命。
程嬰和公孫二人想盡辦法終於把趙氏孤兒從屠岸賈禁衛森嚴的內宮中偷了出來,為了躲避屠岸賈的追殺,公孫和程嬰商量着萬全之策。公孫問程嬰:扶助孤兒和慷慨赴死哪一個更難?程嬰回答說:死倒是容易,扶助孤兒可就難上加難了。公孫說:我老了,請你擔當那件難事,把容易辦的事讓給我吧。於是程嬰把自己的兒子交給公孫,而把趙氏孤兒另行藏了起來。
程嬰自己去見屠岸賈,說:我跟公孫都是趙傢的門客,趙氏孤兒現正在被我們撫養,我知道這事終有一天會被查出來的,為保性命不如早些自首。如今我知道趙氏孤兒的下落,請將軍饒恕我一傢。屠岸賈聞之,率兵來到首陽山。程嬰領路,找到了隱匿山中的公孫杵臼和嬰兒。
杵臼當着衆人的面,大駡程嬰,他一邊駡一邊伴裝乞求:"殺我可以,孩子是無辜的,請留下他一條活命吧!"衆人當然不允。程嬰眼睜睜地看着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死在亂刀之下。
程嬰身負忘恩負義,出賣朋友,殘害忠良的"駡名",偷出趙氏孤兒來到了山高𠔌深、僻靜荒蕪的盂山隱居起來。這一隱居就是十五年,就是這片人跡罕至、與世隔絶的深山中,趙氏孤兒,在程嬰的教養下終於長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
晉景公死後,其子即位成了晉厲公。晉厲公害怕郄傢的勢力膨脹起來,重演當年趙傢故事,一下把郄錡、郄 、郄至三人都給殺了。
眼看三人被殺,晉國大臣欒書、荀偃等人惟恐自己也落到三郄的下場。他們也聯合起來,殺了晉厲公,同時聯合韓厥、屠岸賈、荀罃、範匄等人擁立晉悼公。
《左傳·成公十八年》載,晉悼公即位後,"施捨、己責,逮鰥寡,振廢滯,匡乏睏,救災患,禁淫慝,薄賦斂,宥罪戾,節器用,時用民,欲無犯時。使魏相、士魴、魏頡、趙武為卿。荀傢、荀會、欒黶、韓無忌為公族大夫,使訓卿之子弟共儉孝弟。使士渥濁為大傅,使修範武子之法。右行辛為司空,使修士蒍之法。弁糾禦戎,校正屬焉,使訓諸禦知義。荀賓為右,司士屬焉,使訓勇力之士時使。""凡六官之長,皆民譽也。舉不失職,官不易方,爵不逾德,師不陵正,旅不逼師,民無謗言,所以復霸也。"
這時,趙氏孤兒趙武開始位列晉卿。這得益於韓厥的功勞。原來晉悼公這時開始擔心屠岸賈的權勢過大,做了中軍主將的韓厥就有意無意總在晉悼公面前說起過去趙衰、趙盾的功勞。悼公也有意想替趙氏申冤,衹是考慮到趙氏一族被滅了滿門,不知如何是好。深知內情的韓厥便告訴了悼公,趙氏還有一個孤兒在。悼公聽說,立即表示把趙氏孤兒找來。蒼天不負有心人,程嬰與趙武,在朝中韓厥的幫助下,裏應外合,滅掉了權臣屠岸賈。趙氏冤情大白於天下,程嬰忠義大白於天下,公孫杵臼忠烈大白於天下。最後的程嬰,並未品味勝利的美酒,十數年積聚的喪子之痛,喪君之痛,喪友之痛一並襲上心頭,程嬰自刎而死,趙武為此服孝三年。自此,趙氏勢力又開始恢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1) | 第2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2) | 第3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3) | 第4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4) | 第5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5) | 第6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6) | 第7節:為不刊之言,著將來之法(7) | 第8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1) | 第9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2) | 第10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3) | 第11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4) | 第12節:一個謠言,一個女人,一臺烽火(5) | 第13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1) | 第14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2) | 第15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3) | 第16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4) | 第17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5) | 第18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6) | 第19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7) | 第20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8) | 第21節:平王東遷,歷史不可承受之變(9) | 第22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1) | 第23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2) | 第24節:莽夫當國,歷史不可承受之纍(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