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视同名 》 大院子女 》
第102節:婚姻這條河(6)
石鐘山 Shi Zhongshan
在她走後,李蘭就衝王副廳長說:這孩子不錯。
王副廳長就不置可否地"噢"一聲。
有時,王副廳長探視完畢,正趕上李亞玲下班,她脫下了白大褂,換上了便裝,她又有了另外一種味道,一個成熟女人的韻味。王副廳長就說:下班了?
李亞玲紅着臉點點頭。
他就說:坐我的車吧,我送你一程。
她忙說:首長,那多不好,我坐公共汽車很方便的。
王副廳長揮着手說:沒啥,沒啥,就是幾分鐘的路。
來到樓下,不由分說讓李亞玲上了自己的車,李亞玲嘴上客氣,其實她巴不得能坐一回廳長的車呢。在衆人驚愕目光的註目下,廳長的小車拉着李亞玲揚長而去。那一刻,李亞玲渾身僵硬,但心裏卻感覺好極了。
他又問:有孩子了嗎?
這回她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
王副廳長就拍着腿說:好,好,年輕人應該先忙事業,你這種做法很好。
兩個人說着話,車眨眼間就開進了中醫學院內,在李亞玲的指點下,車徑直地來到了筒子樓下。
李亞玲就說:首長,我到傢了,要不要到上面坐一會兒?
王副廳長透着車窗,嚮外看了看就問:你就住在這兒?
李亞玲一臉羞愧地點點頭。
王副廳長就說:下次吧。
說完車就走了。
因為王副廳長,李亞玲在醫院的地位正在悄悄地發生着變化。她現在已經在住院部站穩了腳跟,由以前沒有處方權,到現在成了李蘭治療組的成員,她顯然有權力開任何處方了。就是科主任和院長在她面前的態度都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以前,總是她和領導打招呼,領導願不願意"嗯"一聲,那完全要依據心情而定。現在不用她打招呼了,領導都會主動和她打招呼。
領導:小李呀,最近怎麽樣?
她說:謝謝領導的關心,挺好的。
領導又說:有什麽睏難提出來。
她說:謝謝領導。
然後又說一些山高水長的話,這情形以前她連想都不敢想。當然,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什麽纔發生的。
在私下裏有人這麽問過她:王副廳長對你那麽關心,你們是不是以前就認識?
她不語,衹微笑。
也有人問:你和王副廳長是不是有親戚關係,以前怎麽沒聽你說過?
她照例不予回答,用微笑保持着沉默。其實,她這種不回答就已經是最好的回答了,人們在她的沉默中感受着她與王副廳長那種深奧的關係。
這一段時間以來,她的心情很好,從來沒有這麽好過。她當然明白,這種美好的心情是誰為她創造的。她和王副廳長這種關係,有時她都感到不可思議,她想不通,也想不明白,於是她衹能用緣分來解釋。在治療李蘭的病時,她比任何醫生都要積極主動,她衹要一有時間就會往李蘭的病房裏去,哪怕是沒什麽事,就是陪李蘭說說話,她也感到塌實和高興。
漸漸的,病中的李蘭也喜歡上了她。
有一天,李蘭就說:小李呀,我要有你這麽個閨女就好了。
她忙問:阿姨,我怎麽沒看見你的孩子來看你呢?
李蘭就說:我也有個姑娘,她生小孩了,還沒滿月,不方便來看我。
李亞玲點點頭,就不再說話了。
李蘭又說:你這孩子,跟我姑娘差不多大,真好哇。
李亞玲就真誠地說:阿姨你要是不嫌棄就把我當成你的閨女吧,在這個城市裏,我也沒有什麽親人。
李蘭就說:那敢情好。
李亞玲又說:就是不知道首長願不願意。
李蘭說:咱娘倆的事,不關他什麽事。
李亞玲笑一笑道:咱們是本傢,要不怎麽都姓李呢?
李蘭籲着說:你這姑娘真會說話。
下次王副廳長又來到病床前時,李蘭就把認李亞玲當幹閨女的事衝他說了,王副廳長笑一笑,並沒說什麽。
改朝換代
章衛平在省建委的機關裏過着朝八晚五的生活,似乎很平靜,正如他和王娟的婚姻。結婚了,婚後的日子談不上忘我和激情,衹是一種塌實,在塌實中,王娟懷孕了,接着便生了個女兒,女兒的名字叫章默默。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有着明顯的歷史痕跡--衛平。父親為他取這個名字時,意為保衛和平。他為自己女兒起名為默默,表明他已經不是十幾年前那個衛平了,他現在衹能默默地承受生活,為女兒起這個名字,也有此時他的心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城市出版社 |
|
|
第1節:1975年的秋天(1) | 第2節:1975年的秋天(2) | 第3節:防空洞裏的初戀(1) | 第4節:防空洞裏的初戀(2) | 第5節:參軍(1) | 第6節:參軍(2) | 第7節:參軍(3) | 第8節:參軍(4) | 第9節:放馬溝大隊(1) | 第10節:放馬溝大隊(2) | 第11節:放馬溝的初戀(1) | 第12節:放馬溝的初戀(2) | 第13節:睏惑(1) | 第14節:睏惑(2) | 第15節:睏惑(3) | 第16節:睏惑(4) | 第17節:意外(1) | 第18節:意外(2) | 第19節:李亞玲的意外(1) | 第20節:李亞玲的意外(2) | 第21節:劉雙林的"新大陸"(1) | 第22節:劉雙林的"新大陸"(2) | 第23節:如金歲月(1) | 第24節:如金歲月(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