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102節:北京的空中音樂-鴿哨(1)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北京的空中音樂-鴿哨
曹禺先生的名著《北京人》在美國上演了,這真是時代藝壇的佳話,遠人鄉情的慰安……一句話,真是太好了。這個戲中有一句臺詞道:
"鴿子飛起來了沒有?"
配合着道具的一隻鴿子,後臺效果中,鵲鈴聲,布景窗外天幕上的藍天、白雲,真使觀衆似乎是回到北京的古老的四合院中了。當然,如果要使"北京味"更足一些,這句臺詞還可以這樣說:"鴿子'起盤兒'了嗎?"老北京玩鴿子的"飛起來",叫做"起盤兒"。因為養的鴿子起飛之後,總是先繞着一個大圓圈盤旋着飛,所以叫做"起聲"。當然在戲中也不能完全用北京的土語或養鴿子的術語,因為這些歷史上的方言和術語,不但外地人、外國人聽不稱懂,即使今天的北京人,也不見得完全能懂的。
北京人玩鴿子講究上"譜",即叫得出名堂。《北京人》戲中奶媽送來鴿子,大少爺說:"還是個'短嘴'呢!"因是上譜的名種,自然十分看重了。這些名目繁多的鴿子哪裏來呢?一句話:都是配種配的。這中間包含着"優生學"、"遺傳學"、"胚胎學"、"育種學"等,不要輕看玩鴿子,這裏面有大學問呢。
鴿子是"和平"的象徵,世界上玩鴿子的國傢很多,但多養信鴿。照北京人的辦法玩鴿子的是不多的。北京人玩鴿子,簡單說有三點:即看毛色、玩品種;看"起盤兒"、賞飛翔;講"哨子"、品聲音。"起盤兒"如何玩吧?就是每天一早,打開巢門,趕它起飛。鴿子飛在空中,是很戀群的,一巢鴿子,不會飛散;總是繞着自己巢的所在地,一圈又一圈地,忽高忽低地盤旋。鴿子的主人,這時站在古老的四合院中,背抄着手,高仰着臉,望着自己心愛的鴿子在碧藍高爽的天空中,在朵朵的白雲下而,盤旋飛翔,怡然自得。
單純飛翔,還不夠意思,還把管狀竹哨子、銀哨係在尾部。飛翔之際,藉着風吹,嗚嗚慌響。名叫"葫蘆",又叫"哨子"。
北京養鴿愛好者,成千上萬,而養鴿係哨者,十之八九,每日清晨或傍晚放鴿飛翔時,陣陣美妙的哨音在空中回蕩,令人迷醉。
鴿哨起源甚古,屈指算來已逾千年矣。北宋詩人梅堯臣在其五律《野鴿》中雲:"誰藉風鈴響,朝朝聲不休";與他同時代的詞人張先,亦有"睹鴿試鈴風力軟"之句。南宋時詩人範成大,黎明即起,以聽戶外打更、誦經、鴿哨聲為樂,曾有七絶曰:"巷南敲板報殘更,街北彈絲行誦經,已被兩人驚夢醒,誰傢風鴿鬥鳴鈴。"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