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媒體人許知遠的青春自述: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
有關俄狄浦斯
許知遠 Xu Zhiyuan
一本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利斧。
——弗朗茲·卡夫卡
陰鬱的卡夫卡在形容每一次寫作過程時,用了一個比喻:仿佛摔倒在人來人往的劇院中央。在面對這本《生死朗讀》時,我面臨了卡夫卡式的窘迫。長期以來,我把寫作視作生命一次順暢的歌唱,我帶着喜悅觸摸鍵盤,急切地尋找着語句來表達想法。寫作是我將世界辨別清晰的一種愉快手段。
但是,我該怎樣表達閱讀《生死朗讀》所帶來的驚慄呢?我慣常的分析方式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礙。15歲的少年與36歲的婦人之間的綿延數十年的曖昧情感,其中,我們遭遇了肉體的激情,目睹了離別與重逢,經受了生死的顫抖……而這一係列令人驚異的事件背後的驅動力竟然是一個簡單的細節:朗讀。
我是個迷戀成長的人。我總是對那些在正在發育成熟的靈魂産生莫大的好奇。我想瞭解,究竟是什麽樣的人與事會對一個少年的內心世界産生無法消除的影響。於是,幾乎從這本書一開始,那個孤獨的15歲少年米夏爾就粘住了我。因為疾病,遠離了人群,他墮入了36歲的漢娜的生活。在這個成熟的女人的身上,米夏爾觸摸到同齡人中沒有的韻味——“她的身體很強壯,極富女人味,比我曾喜歡過的、博得我青睞的姑娘豐滿”。緊接着,他們不容我喘息地睡了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過着“朗讀、淋浴、做愛、一起躺一會兒”的生活。
我承認在前66頁,我被這種錯亂而單純的愛情生活挑逗得神魂顛倒。就像米夏爾對漢娜說的,他喜歡於連·索雷爾與德瑞納夫人之間的關係更甚於與德拉木爾小姐的。這段俄狄浦斯式的戀情,溝起了潛藏於我記憶深處的斷片,和那些小心翼翼拒絶觸及的情感。我回憶起了《紅與黑》中,於連在夜晚敲開德瑞納夫人房門的聲音;想起了《教室別戀》中,少年在樓梯上強吻女教師的場景;甚至模糊地看到了,馬曉軍在那個充滿了革命氣息的房間裏,對於米蘭的無法壓抑的欲望……
成熟的女人們讓正在發育的男孩子們尋找到一條通往經驗世界的最簡捷途徑。不管是米夏爾還是於連,他們都通過成熟的異性而迅速成熟起來。或許由於在成長中,我沒有體驗過這一過程,在成熟後的今天對於這一過程産生了無比的迷戀之感。我得再次勇敢地承認,事實上,我的閱讀高潮在前66頁已經出現。在接下來的131頁中,我一直在努力再次尋找到最初描述的段落。我的身份早已不是一個客觀的閱讀者,我已經被自己潛藏的情感推人這種緊張的尋找之中,我比作者更加焦急地等待米夏爾與漢娜的之間的重逢。
深深的失望主宰了最終的130頁。在這130頁中,我目睹了米夏爾對漢娜情感的動搖,震驚地看到漢娜莫名的失蹤,然後驚異地在法庭上發現了她,最終絶望地忍受了她的衰老與死亡。在第118頁,作者揭露了或許是本書的核心所在“漢娜不會讀書也不會寫字”。有了這句話,讀者就可以理解,漢娜為什麽突然離開米夏爾,為什麽背上牢獄之災……這個突如其來的結果,給我帶來足夠的震驚,卻沒有戳中要害。
我總覺得,這種情節安排,對於作為偵探小說高手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剋來說,其實並不睏難。離奇的情節不能作為一部傑作的表徵。震撼靈魂的不是所謂的戰後德國的社會背景,也不是出乎意料的情節安排,而是它傳達出的少年與成熟女人之間的無法言喻的情感。
到了這裏,我突然覺得卡夫卡式的痛苦正在離我遠去。我發現一直在睏擾我的情感變得單純起來。這本小說其實並沒有我最初想像得那樣復雜,它曾經糾纏我的東西正在變得清晰起來。我始終在閱讀的,不過是一個年輕男人的成長過程,他遭遇到一個有點莫名其妙但是富有成熟魅力的女人,他們之間發生了隱秘而幸福的聯繫,然後這個男孩子就再也沒有從這種情感中擺脫出來。他一直生活在這個女人最初營造的氣味與溫柔中,甚至她的死亡也未能破壞這一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海南出版社 |
|
|
目錄 | 自序:46年之後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1)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一(2) | 那些曾經年輕的人啊 二 | 一條人文主義狗(1) | 一條人文主義狗(2) | 沒有顔色的青春(1) | 沒有顔色的青春(2) | 荒原上的我們(1) | 荒原上的我們(2) | 男人快樂原則(1) | 男人快樂原則(2) | 生於70年代(1) | 生於70年代(2)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1) | 優雅的愛情到哪裏去了(2) | 曖昧的懷舊 | 砸爛背後的眼睛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1) | 古登堡、互聯網與資訊焦慮(2) | 窺探者的狂歡節(1) | 窺探者的狂歡節(2) | 鏡 子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