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竜臥紫禁城   》 第102節:第八章 從養心殿到軍機處,強權王朝(13)      李濤 Li Tao    薑曉東 Jiang Xiaodong

  雍正和康熙一樣,每天都起得很早,這註定了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也要跟着早起工作,如果沒有什麽特別的事發生,凌晨三點軍機處就進入了工作狀態,大小官員抖擻精神,時刻準備着被皇帝召見。雍正對軍機大臣的要求格外嚴格,這些大臣必須隨叫隨到,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雍正召見軍機官員沒有規律,遇到事務緊急時,往往一天要召見很多次。能者多勞,張廷玉是雍正最器重的大臣之一,有時一天要被召見十多次,而身為尚書,除去軍機處的事務,張廷玉還有一大堆工作要做,從清晨到夜晚,忙得一刻不休,直到鄂爾泰入值軍機處後,張廷玉纔有了喘氣的工夫。
  雍正喜歡單獨召見某一位軍機大臣,和他開小會,讓他暢所欲言對國傢大事的看法,一來免得有外人在場,大臣會有所顧忌不好說話,二來也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大臣的為人,考察他是否適合在軍機處裏工作。對大臣而言,皇帝的單獨召見就好比一場考試,一定要好好表現。
  到軍機處工作,既風光又辛苦,不管事務多雜多難,當日事必須當日畢,不得拖到第二天處理。雍正也心疼這些軍機處的官員,他規定值班的軍機處官員可以享受宮廷膳房的美食,不用回府吃飯,軍機章京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可以到方略館聚餐。方略館就設在鹹安宮左邊,是軍機處的下屬機構,到這裏聚餐,雖不像在酒樓亭臺中那般愜意,做臣子的卻能感受到雍正的體恤之心。
  軍機處是雍正以"防軍事機密泄露"為由設立的,一成立便忙不迭地處理西北戰事,從發放軍方公文到討論是否增兵,從傳達雍正軍令到化解將領矛盾,其工作內容大多圍繞着一個"軍"字,就連軍機處內的匾額上也寫着"喜報紅旌"四字。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皇權的加強,軍機處的權限也越來越寬。衹要是機要政事,不管和"軍"沾不沾邊,都可以拿到軍機處討論。大學士、六部九卿、將軍提督的簡放要仰仗軍機處,學差主考、使節任免也要通過軍機處得到皇帝的旨意。軍機處的工作更忙了。
  軍機處的官員既是皇帝的顧問,又是皇帝的秘書。在清朝,像批答官員問題的文書、發給各地官員的公文、通告全國的公告、涉及官員任免調動的上諭都是由內閣草擬的。這些文書出臺的目的就是要將信息公之於衆,且中途又要經多人轉手傳閱,沒有什麽機密性可言。內閣草擬完畢,皇帝閱覽無誤,便由專人抄寫發放。軍機處需要草擬的主要是"寄信上諭",這種公文一般是針對某個大臣的,比如責罰犯錯大臣,詢問大臣秘密事務,要麽就是涉及重要的軍事兵略,都不方便被太多人看到。皇帝在需要擬定此類文書時,也僅僅傳召一名軍機大臣,而公文擬好後,還要被密封好,小心發出。由於此類公文無需內閣接手,直接從紫禁城內廷傳出,又被稱為"廷寄"。撰寫這種公文,措辭的拿捏格外微妙,是對大臣文筆的一種考驗。
  張廷玉曾為完善寄信上諭制度狠下了一番工夫。將寄信上諭根據發放對象的不同,分成"軍機大臣字寄"和"軍機大臣傳諭"兩類。而無論是字寄還是傳諭,都需要在封口處註明收件人的姓名、官職和就職地點,同時加蓋軍機處特有的印信。
  負責發放字寄、傳諭的是兵部捷報處,負責傳遞這些公文的自然是各地的驛站。而在確保公文能及時發送到位,軍機處使用了一套高效率的發放辦法,軍機大臣們根據事務的輕重緩急,將公文分為三六九等,一一規定了傳遞速度。運送標有"馬上飛遞"字樣的緊急公文,驛站工作人員要快馬加鞭日行300裏,如果看到軍機處出來的文書外函上註明了行駛裏數,就意味着一天要跑四五百裏了。軍機大事不可耽擱,驛者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文書傳達到地方官員那裏。
  在這些軍機處官員的努力下,皇帝的命令衹需通過軍機大臣的手便可傳遞到四面八方。隨着軍機處的工作步入正軌,議政大臣很快發現,自己手頭上的事務越來越少,皇帝不再像從前那樣重視議政大臣會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第2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1)
第3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2)第4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3)
第5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4)第6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5)
第7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6)第8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7)
第9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8)第10節:第一章 肇建紫禁城,永樂皇帝北平升京(9)
第1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第1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2)
第1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3)第1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4)
第15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5)第16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6)
第17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7)第18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8)
第19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9)第20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0)
第21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1)第22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2)
第23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3)第24節:第二章 重建前三殿,英宗兩登大寶(14)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