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开悟 》
勿轻他人
证严法师 Zheng Yanfashi
勿轻他人
一切要用心,对人必须尊重、爱护,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照顾好自己的心;看世间处处皆学问,藉此警惕自我,提升品格,方是修行正道。
做人一定要懂得“尊重一切,勿轻他人”。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同等清净灵明的本性,所以要平等尊重,如果在人我、事相上有所分别,往往会导致莫大的遗憾。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道场,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参访,就向师父请假。师父问他:“我们的道场四面环山,你要往哪里去?”这位弟子一时无法回答,师父就告诉他:“你回去想想,等到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时,再出门吧!”
这位弟子每天很努力地想,却想不出如何回答,内心不禁生起一些烦恼,但是又不敢擅离道场。
有一天,他走到菜园去,遇到一位负责种菜的园头僧。园头僧就问他:“看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为什么不高兴呢?”这位弟子回答:”我想到外面去参学,但是师父问我:“我们的道场四面环山,要往哪里去?”我没有办法回答,师父说我必须答得出来,才能离开。
园头僧说:“这并不难啊!”这位弟子就问:“你能教我如何回答师父的问题吗?”园头僧微微一笑,说:“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这位弟子听了,若有所悟地说:“有道理!”他很高兴地到师父面前,如是一般回答师父。
师父说:“这个答案不是你想出来的吧!这是谁教你的?”这位弟子只好据实告诉师父:“是种菜的园头僧教我的。”
当晚,师父把所有的弟子召集到大殿,然后升座向大家宣讲:“种菜的园头僧虽然每天忙于种菜、照顾田地,但在耕耘大地的职务里,他能用心体会大自然的变化,更能从亲手开垦、种竹的过程中,体悟到真理;这说明只要用心,处处皆是道场。”
这则故事很有启发性。大多数人都觉得在山林中修行,能够心灵平静、安心修学;但还是有人会想四处去参访。而老实修行者能用心投入,安住于淡泊的境界,内心平静即天地宽阔,还有什么道理不能透彻呢?
所以一切要用心,对人必须尊重、爱护,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这才是真正照顾好自己的心;看世间处处皆学问,藉此警惕自我,提升品格,方是修行正道。
知识观
凡事专心很重要,专心就必须多用心,理解之后就尽力去做,做了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体悟而有所得。
人都有求知欲,希望能博闻,让智识和眼界都很开阔。但事实上,天下万物能真正透彻了解的人有多少呢?
以前有位博学多闻的贤人,叫做王倪,有一天朋友来找他,聊天时问:“你可知道万物的道理,它们共同的标准是什么吗?”王倪说:“我怎么会知道!”
朋友又问他:“什么是你不清楚的事物呢?”他同样回答:“我怎么知道!”
朋友再问他:“如此,天下的知识,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了?”王倪还是回答:“我怎么会知道!”
这位朋友感到很失望,因为大家都说王倪博学多闻,没想到却一问三不知。王倪看到朋友那么失望,就说:“你不必失望,我如果告诉你‘我知道’,可知其实就是‘不知道’?如果告诉你‘我不知道’,你能确定我真的不知道吗?”
“世间的事情,往往没有共同的标准。譬如:人若是长期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关节炎;但是,泥鳅住在泥沼里,就很逍遥自在。”
“再说,人喜欢吃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咬蛇,乌鸦喜欢吃老鼠……,各种动物都没有一致的兴趣,天下万物怎么会有共同的道理呢?我又怎能断言什么是对的?”
的确,若以常人的标准来看,希望有一间安稳的房子能遮风蔽雨,有一张好床能舒适入眠。但是,人人是否都这么想呢?
慈济曾帮助过一位独居的老公公,他原本住在破烂不堪的旧屋中,慈济人本着大爱精神,帮他修理房屋、打扫环境,还买了一张新床、棉被、蚊帐等,希望让老公公能住得舒适一点;不料,老公公竟笑着说,他难以适应新居;这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呢?
天下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们应该要守于道,孔子说:“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如此必能体会真理的内涵;反之若贪图博闻,天下万理又如何去透彻了解?
因此,凡事专心很重要,专心就必须多用心,理解之后就尽力去做,做了之后,才会有真正的体悟而有所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 录(1) | 目 录(2) | 目 录(3) | 前 言 | 期待大同的世界 | 拉住生命的绳索 | 以禅思开启大爱 | 从口蹄疫风暴看尊重生命 | 平等心 | 珍惜清平的日子 | 战争之害 | 母爱就像长流水 | 父母难为 | “求不得”苦 | 为富不仁的董事长 | 风水与福慧 | 一念差,步步错 | 以心转境 | 钻石眼猫的婚礼 | 虽富犹贫的老人 | 富中之富 | 发挥人生使用权 | 心的迷惑 | 把握现在,及时付出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