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他说   》 101、绵羊世界(三)      Xiong Yi

  笙歌西第留何客,烟雨南朝换几家。
  --孔尚任"烟雨南朝"用词工巧,明朝历十七帝的江山终于变作了"南明"。"扬州十日"之后,多铎的军队开始逼近南京。这时候的南京,不再是大王朝的帝都,而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首府。
  当初,朱元璋对全国子民加强思想钳制,八股取士,把"四书"限制在朱熹的《四书集注》的思想框架里,参加科举考试之人不得有任何的个人见解。科举制度给平民百姓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这就像是一笔交易:任何人,如果想要改变命运,想要获得晋身之阶,就必须放弃个性而养成奴性,放弃思考而一味顺从,这简直类似于西方传说中的为了获得现实利益而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故事一样。
  现实利益的诱惑是巨大的,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当诱惑足够大的时候,有几个人还情愿孤高自重呢?况且,即便有人想孤高自重也是要承担巨大的风险的--在明王朝初立的时候,科举的作用还没有形成,朱元璋迫切网罗人才任职做事,他的出发点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对那些拒绝被网罗的知识分子便不惜采取强硬手段。在朱元璋亲自编定的《御制大诰三编·秀才剁指第十》里面,记载着一段这样的事情:贵溪儒生夏伯启叔侄不愿被明政府征召为官,双双剁下了左手拇指以示决心,结果被朱元璋砍头抄家。这样的做法,在历朝历代的开国时期都属极为罕见。
  虽然,后来的科举制度更加强调"胡萝卜"的作用,但"大棒"的余威却并没有就此消散。在胡萝卜与大棒之下,天下臣民渐渐按照朱元璋的心愿变成顺民,变成具有奴性的顺民,而读书人更是成了奴性最强、伪性最重的一个阶层。回顾宋儒张载的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际当已成为广陵绝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也许更希望自己成为一大群绵羊的头领,而不是做一位人间的君王。
  朱元璋为了培养顺民当真煞费苦心,亲自审读"四书",结果发现《孟子》当中充满着"叛逆"思想。据说,当朱元璋读到其中"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一句时,大怒道:"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于是,删去《孟子》书中八十五条,包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语。
  (按:我在上本书"扬州:选择与遗忘"一节中,万语千言其实主要便围绕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句话,探讨即便不考虑处在第三位的"君",而"民"与"社稷"孰先孰后--也就是约略用现代概念表述为人权与主权孰先孰后--的问题,本文中又将进行对"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阐述,竟然同是《孟子》中被朱皇帝删节的句子。)
  但是,英明神武的朱皇帝忽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单以这句话而论,它表明的道理是客观存在的,是先贤从社会现实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所以,即便把这句话从教科书里彻底删除,即便让全天下人都接触不到这一句"大逆狂言",但人心和社会却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在走的。这就像即便你能把所有文字中和太阳东升西落有关的话全部删除,却改变不了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这个客观存在。
  所以,朱元璋制定律法再完善、再严密,惩治"贪官污吏"再果断、再狠辣,但既有权谋机心在先,又有随意司法在后,而顺民们伪顺之道即是权谋之道,最终,还是一场场以权谋对权谋的博弈。君待臣以权谋,则臣待君以权谋,"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1、自序梁惠王章句上 2、"礼仪之邦"其实是别的意思
3、河南人惹谁了?4、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5、中国人也篡改过教科书6、封建社会是个好社会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红旗反红旗8、圣水、清水和脏水
9、人民是可以自由迁徙的10、别把政府失职说成自然灾害
11、两千年前的中国人妖12、孟大侠天下无敌
13、孟子要搞和平演变14、姓陈的没一个好东西
15、自由主义在齐国16、咏春拳诀
17、孟子的生活作风问题·说实话骗人才是真功夫18、胸有成竹说错话
19、人人成佛,人人成圣20、草民们的瞎激动
21、书生好谈兵22、卖国、亡国全有理
23、亲娘、后娘、别人的娘,有奶就是娘24、有奶就是娘,有枪也是娘,有奶有枪更是娘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