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綉雲閣   》 第一○一回施妙法靈宅縮首 奏元功聖旨頒行      魏文中 Wei Wenzhong

  靈宅子將三緘導至上層樓中,欲誅滅之。三緘不識,乃謂小僧曰:“此樓何名『通天』?”小僧曰:“以其與上天相通也。”三緘曰:“如何能與天通耶?”小僧曰:“人由此樓,可以登天;仙神遊之,可以下地。澈上澈下,故以『通天』為名。”三緘曰:“極樂世界原在西天,鬍是地為西天,尚有通天之說?豈西方樂土在大羅下哉?”小僧曰:“西方樂土本在大羅天下。凡人修行得道,先飛身於樂土,再為修煉,俟功行圓足,然後方升天府。此樂土者,即塵寰之第一天也。”三緘曰:“飛升大羅而始稱佛乎?抑不待飛升而即稱佛乎?”小僧曰:“未能飛升大羅,誰以佛號封之?”三緘曰:“如是,則是地之低眉合掌者皆非佛也,烏得冒佛名乎?”小僧曰:“此係飛升大羅受封佛號後而閑遊樂土者也。”三緘曰:“既稱為佛,吾欲一觀佛法。敢請諸佛顯顯,以釋吾疑。”小僧曰:“吾與爾請之。”言已,假嚮諸佛喃喃數語,轉而告之三緘曰:“諸佛已許矣。但爾亦宜低眉合掌,不可妄動焉。”三緘曰:“願領其教。”方將兩足趺坐,小僧以手一指,似有至重之物從天半墜來。
  三緘忽聽響聲將要墜於頂上,扭身一化,化一鶯兒,飛入重霄。
  俯首下視,乃一巨石如桶,周圍放出金光。此屬靈宅洞中所煉之飛天石,善能傷及仙子者。見三緘化鶯而遁,此石飛舞空際,似尋三緘不着而已。”是時,公輸大仙早化一老道等候在此,見靈宅至,笑而詢曰:“爾靈宅乎?爾橫順欲阻闡道之人,今何如乎?”靈宅子曰:“吾所不平於紫霞者,以紫霞任肩闡道,高大自矜,卑視乎吾。兼之纍受彼侮,心實不服。故不得不纍復其仇也,豈好事哉?”公輸仙子曰:“凡仙所遇,原不一致。亦如人世富貴貧賤然。有遇合之隆而得富得貴者,非生平造作應享乎此,即前世修積,定自上天。貧賤者流,不知一己亂道敗德,自墜睏境,反見富貴而仇之,思欲害之,令如己之貧賤而後已。烏知上天既許,非人力所能奪乎?真人之欲阻道於紫霞,亦猶是也。然阻之纍次,敗之纍次,亦宜自反曰:『天其不許我乎?』即當解釋冤怨,以守爾清淨矣。而乃如是癡愚不悟,無怪被三緘孺子擊得鼻歪頭腫,為群仙所羞。吾於三緘譬諸伏鼠之貓。真人則譬之畏貓鼠也,急宜縮首以聽天罰,否則,他日有難言者。”靈宅子聆此一番議論,啞口無詞,別了公輸,回洞而去。
  孰知闡是大道,不阻於此,必阻於彼。所阻者又屬誰也?
  七竅自除海怪黃竜,皇帝嘉其有功,迭次加升,封為尚書一品,得專國政,李赤等效厥奔走,凡一切無頭無質之案,靡不剖晰詳明。皇上甚喜,常稱於朝曰:“朕朝有此良弼,天下可無冤獄矣。”七竅得上如此寵榮,如此褒稱,無奏不允。一日,七竅宣入內庭議事。珠蓮設宴以招李赤等,曰:“爾等為闡道一事,辱受紫霞者纍纍,獨不思所以報復乎?今者七竅得君榮寵,計從言聽,何不乘機播弄,奏聞皇上,禁止習道之人。如聖旨下時,訪得三緘,即扭入朝,加以大辟。三緘誅後,道已難闡,俾紫霞無顔以見群仙。其計豈不甚善?”李赤曰:“吾等為奔走下人,播弄弗信,不敢再為多口。惟爾與彼既為夫婦,浸潤之譖,或可行焉。”珠蓮曰:“吾譖於內,爾譖於外,如士卒內外攻擊,自然易破其城池。”計議如斯,七竅歸來。
  珠蓮自是頻以禁道之語左播右弄,李赤等亦常以此竦慂之。
  曾不幾時,而七竅之耳勁軟矣。他日上朝,諸事奏罷,金階俯首,復面奏一本,曰:“聖天子撫萬民,所重者聖賢大道。蓋聖賢之道,不外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而好異者輒鄙此道,為不屑為。或從釋而不得其正宗,則釋之旁門異道出;或從道而不得其正孰,則道之旁門異道生。以二教之異道旁門,分而為無數左道,或炫人以名利,或炫人以仙佛。學其道者,往往藉此而創逆。願聖上大下旨意,敦崇儒學,將一切釋道禁止不行。綱領一除,斯左道不能相沿而相習。伫見群黎合德,四海同趨。上古淳風,可由此而卜矣。”上聞所奏,條條有理,乃下旨曰:“愛卿所奏,實係清源正本。準爾行文如海內山陬,緝獲不習正道者,飭州縣斬决。倘能自知改悔,棄異道而不為者,赦之。”七竅得旨,退出朝班,即令吏部衙門書得飛文,遍行海宇。文內有“道門裝束,該州縣嚴緝,不得縱放一人”等語。此示一出,凡學道輩無辜受戮者甚衆。
  三緘不畏,衹遣傲性三道人回萬星臺,與諸弟子同習大道,獨將隱身旌掩着身兒,東奔西走,已至都下,正值七竅出衙。
  三緘化作漁翁,手提巨鰲一尾,街頭叫賣。七竅見得,暗思:“山珍海味,無所不食,惟此巨鰲,未能下咽。”遂命侍從前導漁翁,送入衙去。侍從得命,上前呼曰:“漁翁來,漁翁來!”三緘曰:“爾呼吾來,莫非欲沽鰲乎?”侍從曰:“然。”三緘曰:“吾鰲價貴,庸常之輩烏能沽之?”侍從曰:“吾輩何得食此?其欲沽者,乃吾傢大人也。”三緘曰:“爾傢大人何名?”侍從曰:“姓七,竅其名耳。”三緘曰:“今嚮何往?”侍從曰:“上朝議事,頃刻即歸。囑爾隨吾到衙候着。”談談論論,已到衙中。侍從曰:“爾鰲要銀幾許。”三緘曰:“待爾大人歸來,與吾議之。”侍從曰:“吾與爾議,亦是一樣。
  何必大人?”三緘曰:“爾輩雖能議價,不知烹鰲法,則味亦不鮮。”侍從曰:“如是,爾在此候之。”候到日中,七竅歸衙,詢及侍從曰:“巨鰲沽得否?”侍從稟曰:“此位漁翁古怪,要面見大人,方肯售之。”七竅曰:“漁翁安在?”侍從曰:“尚在門頭,候大人鈞旨。”七竅曰:“爾速傳來,看彼何說。”侍從諾,趨出衙外,嚮三緘呼曰:“大人傳爾速入,好好答言。”三緘曰:“吾自知之,毋庸指示。”及入衙內,不忙不促,將衣整整,上前一揖,揖已,挺立而待。七竅曰:“爾鰲售乎?”三緘曰:“願售。”七竅曰:“要銀幾何?”三緘曰:“論此巨鰲,價值千金。大人欲之,吾願奉送。”七竅曰:“爾以售魚聊生,此鰲送吾,日食何出?吾且備銀廿兩,以為日用之資。”三緘曰:“絲毫不齲但此鰲難得,如烹食時,眷屬侍從概不準同食,惟大人食之。不但疾病可卻,還許壽算長延。倘視為尋常,則無益也。”言罷,將鰲奉上,下堂而去。
  七竅果如所囑,烹而獨食。馨香之氣,沁人肺腑。暗自思曰:“此鰲真不易得也。”剛舉二箸,微風動處,其肉化為粉白。以箸挑起,乃是一幅粉紙,上有墨跡。細細視之,首數語雲:“禁止大道,釁起水妖;水妖不除,終自為害。”如此等語。以下不知何說,待緩述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聚仙臺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第二回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第三回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竜第四回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第五回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第七回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緑野忽遇仙亭第八回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第九回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第十回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第十一回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第十二回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第十三回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第十四回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第十五回遇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第十六回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第十七回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第十八回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傢
第十九回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第二十回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第二十一回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第二十二回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第二十三回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臺遇鬼問神第二十四回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𠔌有怪為鄰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