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政 》 中国社会现状:大危机 》
第100节:中学生的“集体缺钙”(1)
李涛 Li Tao
.c.三、当代中学生的“集体缺钙”
用柔媚绮丽来形容现代中学生的文风再贴切不过,随便拿起一本为中学生而设的作文书,都会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软绵丽,悉心品读,虽不禁为现代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优秀折服,但久了也不免有些含多了软糖的倒牙之感,胃酸泛滥。
孩子们文采飞扬固然是好事,然而往深一想,却不得不为其柔媚文风的泛滥忧虑。作为一种写作风格柔媚本无可厚非,但若整个中学生群体一味流行柔媚文风,就多少有些不正常了。
文风是一个人精神人格的体现,有时亦折射着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南唐淫糜则文风软艳,魏晋风云则文风雄健,前者如妖娆媚女,后者如傲世英雄,都各自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文化气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
同理,中学生间流行的柔媚文风,亦是其整体思想的反映,或者说,这柔媚的文风正体现了中学生精神的柔媚。然而,奇怪的是,我们的中学生实际上并不像他们文风所表现的那般多愁善感,柔情似水,可见个性气质并不是导致中学生集体写作“柔媚”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一个还不成熟的写作群体来说,影响其文风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其个性气质,而是阅读。毕竟,他们的写作尚处在模仿阶段,他们总是不可避免地受他们看过的书的影响,不经意的模仿其中的语言、行文方式、文章风格。造成中学生文风柔媚情况的关键,就在于那些风靡市场一时的流行读物。
曾有人对某所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阅读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青睐选择商业气息浓厚的青春小说、网络小说、港台日韩言情小说以及一些轻松活泼的漫画、杂志为自己的课外读物,而本能的拒绝了那些思想性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辅读物。至于老师家长精心推荐的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世名著他们也多表现得兴趣缺乏。很多中学生表示,他们之所以喜欢流行读物,是因为它们浪漫、搞笑、轻松,他们可以在这些读物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柔媚的文章,一方面很容易打动中学生尚不成熟的单纯的心,大赚他们的眼泪,一方面也多符合浪漫、轻松等特点。如今市场上最畅销的那些书的作家,无论是中是外,也多以或柔媚或婉约的女性化文风见长,如张悦然、安妮宝贝、郭敬明、村上春树、渡边淳一、金何仁……
这种以娱乐为宗旨的文风深深影响了中学生的审美取向。
不仅文风如此,实际上我们整个社会的文化潮流都正向着“娱乐”的方向迈进,打开电视,就连一向正襟危坐的中央电视台也不甘落后的亮出娱乐大旗,高喊:“我们的口号是生产快乐。”“娱乐”文化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角,各地方电视台更是不遗余力的“生产快乐”,各式各样抓人眼球的娱乐节目一时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们的审美情趣就在声势浩大的“娱乐文化”的影响下,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字和图片之间选择了更吸引眼球的图片,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典名著和娱乐读物间选择了娱乐读物,尤其是女性气质突出的温软柔媚的读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学生如何能不受影响?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将中学生视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大小杂志,它们也多半可以被比作温柔似水的女性。它们在影响着中学生阅读趣味的同时也会向中学生征稿,但征稿启事多规定了如“幽默、生动、搞笑”、“灵性美文”、“情感散文”、“心灵读本”、“少女情怀”、“唯美絮语”等深情婉约的要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
| 第1节:前言(1) | 第2节:前言(2) | 第3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1) | | 第4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2) | 第5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3) | 第6节:“Made in China”的忧伤(4) | | 第7节:当爱情爱上品牌(1) | 第8节:当爱情爱上品牌(2) | 第9节:中国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剑”(1) | | 第10节:中国品牌需要一把倚天剑(2) | 第11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1) | 第12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2) | | 第13节:想创品牌,不懂品牌(3) | 第14节:危机时代 | 第15节:地板丑闻(1) | | 第16节:地板丑闻(2) | 第17节:地板丑闻(3) | 第18节:地板丑闻(4) | | 第19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1) | 第20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2) | 第21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3) | | 第22节:区域制造:辉煌背后的悲泣(4) | 第23节:虎狼环视下的艰难(1) | 第24节:虎狼环视下的艰难(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