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老俗事   》 第100節:老北京人的鳥趣(1)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老北京人的鳥趣
  老北京人的生活自古以來就是豐富多彩的,一年四季除操持正業外,總不忘玩樂,而且講究玩出水平,樂得痛快。就拿養鳥迷來說,十之八九因入迷而精通,因精通而自得其樂,因自得其樂而長壽。
  老北京鳥迷是一支龐大的男士隊伍。各府王爺、朝廷重臣、文苑名士乃至販夫走卒無所不包;由古稀老翁、壯年大漢、翩翩少年乃至黃口小兒無所不有。這成千上萬的鳥迷連同他們各有絶唱的小鳥以及來歷不凡的種種鳥具,足足為北京的文化寶庫藴蓄了一串串燦爛的明珠。
  鳥迷們所精心飼養的小鳥,可分為鳴叫、觀賞、技藝、狩獵四大類。鳴叫類如百靈、紅子;觀賞類如鸚鵡、靛頦兒;技藝類如撲雕、交嘴;狩獵類如黃鷹、伯勞。其中,以鳴叫類最為普遍,最富樂趣,最受鳥迷青睞。而迷醉於鳴叫類之鳥者,因其身份不同而各異,一般而言,文人多喜養百靈,無須天天遛鳥亦鳴叫不已;即使遛之,亦不必擺動籠子。武夫則多喜養畫眉,不僅每日須起早遛鳥,而且要腆着胸脯邁着黃瓜架的步子將籠底襬動起來,透出十足的尚武精神。此即俗謂"文百靈武畫眉"者是也。
  鳥迷們地位差異雖大,但衹要提着鳥籠一路同行或坐在茶館裏,便"肩膀齊是弟兄",彼此暢談養鳥之道,氣氛活躍而祥和,感情豐富而真摯,絶無高低貴賤之分。
  既然是鳥迷,故對其所養之鳥無不視為掌上明珠。鳥迷中之富人,為"架"過來他人一隻好鳥或一堂名罐兒,花五六百塊大洋在所不惜;鳥一旦死亡或失盜,其憂憤之情如喪考妣。鳥迷中之窮人,寧肯自己挨餓也不能給鳥斷食;寧可將破傢盡其所有當賣一空,也絶不輕易撒手籠中之鳥。更有長年纍月與鳥為伴而終身不娶者;雖不可思議,實則不乏其人。
  鳥具的考究,是鳥迷們另一精神寄托。籠子講究合竹(竹皮相合)細條,工精而美觀;籠鈎講究銅銀合金,出自首飾樓,光澤而柔潤,經久不生銹斑;烏杠講究紅木或金星烏木,華麗而顯富貴氣質;蓋板兒(籠頂上之圓銅片)講究精雕細刻吉祥圖案,古色古香,耐人尋味;鳥食罐講究薄胎細瓷,彩色純正,畫工精美之官窯出品。從上到下,從裏到外這"一提溜"(鳥迷用語),金碧輝煌,皆能工巧匠之傑作,凡得之者無不格外寶之以圖爭奇爭勝。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第4節:新春話年畫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第11節:迎春福、祿、壽(1)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第15節:北京"雜拌兒"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第17節:新春逛廠甸(2)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