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傢醫事   》 杜鐘駿關註鴉片之害(1)      屈維英 Qu Weiying

  早在17世紀中期,鴉片就已進入中國,雍正時每年輸入鴉片200箱,乾隆時增至4000箱,嘉慶時政府曾屢次下禁煙令,但都無濟於事,到了道光年間,小小的鴉片竟引來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從此開始了中華民族苦難和屈辱的歷史。這種情況也引起了清宮太醫的關註。
  光緒末年進宮的杜鐘駿是一位才華出衆的禦醫,他不僅在中醫理論特別是《內經》方面有深刻的造詣,對西方醫學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還對如何戒除鴉片煙癮有一定的治療經驗。
  杜氏由儒而醫,對中醫之理法方藥有深刻的理解和恰當的運用。在《杜氏醫書五種》“抉癮芻言”篇中,他對鴉片、煙癮及如何戒煙進行了比較係統的論述,認為鴉片從明萬歷年間傳入中國,初名五爹泥,又名洋煙,《本草》名曰阿芙蓉,俗稱“土”,即罌粟花之漿液的製成品。在中國的吸食者起於粵人,其辦法是,“以土贅膏,以燈燒之,以鬥裝之,以槍吸之”。吸煙不曰“癖”而曰“癮”。杜氏強調指出:“煙有毒,吞之殺人”。他運用中醫理論,對“癮君子”表現出的各種癥狀進行了逐一分析。
  關於鴉片成癮的機理和病狀,杜氏在他的《抉癮芻言·論煙蟲》中明確指出:“煙之性燥,燥為小寒,火之餘氣也。初熱終冷,譬如燔木成炭,煙盡則燥而冷卻。秋令為燥,秋初熱,秋末涼,亦此意也。燥何能生蟲也?緣髒腑被煙氣熏灼必燥而皺,垢積而為癮,復得身中濕潤之氣以涵之,久而必生細蟲,伏於脘膈腸胃之間,仰煙為活,吸精資生,煙蟲得煙則伏,失煙則動”。
  基於以上認識,杜氏摸索出一種叫做“參鹿戒煙丸”的戒毒藥,方劑組成如下:西洋參一兩,鹿茸一錢,野於術八錢,生黃芪一兩,大熟地一兩,川黃連一兩,炮附子一錢,當歸身二錢,炙甘草三錢,緑升麻二錢,老沉香二錢,使君子五錢,肉桂一錢,鼕蟲夏草八錢,廣陳皮一兩,罌粟花殼一兩,枳子一兩。製為丸,如桐子大,視煙癮之大小,於癮發之前服用。
  隨着鴉片危害日增,戒煙之法也隨之而生,清末不少著作中偶爾有戒煙之論或戒煙之方,但都不如杜鐘駿認識得深刻周到。杜氏的“參鹿戒煙丸”以補益中氣、填精溫陽為主,全面補益五髒,使五髒得益,精力得以恢復。其用藥之寒熱溫涼、升清降濁等,均以服食者的需要而設計,其構思之巧、用藥之妙,可謂匠心獨運。
  杜氏還對“參鹿戒煙丸”的具體應用提出了加減化裁的辦法:如氣虛喘咳者,以蛤蚧尾一對煎送;自汗者,加浮小麥三錢、黑大棗三枚煎送;盜汗者,佐牡蠣八錢、浮小麥五錢煎送;遺精者,加蓮須二錢、芡實三錢煎送;泄瀉者,加伏竜肝(竈心土)一兩煎送;五更泄者,加補骨脂二錢、肉豆蔻二錢煎送;腰痛者,加杜仲三錢煎送;氣痛者,加延鬍索三錢、金鈴子三錢煎送;腹痛者,加白芍三錢煎送;嘔吐者,加半夏三錢、幹薑五分煎送;不寐者,加茯神三錢、夜交藤三錢煎送。
  針對貧苦人傢經濟睏難,用不起昂貴的“參鹿戒煙丸”的情況,杜氏還開了兩個比較廉價的戒煙酒方。
  其一是:潞黨參五錢,黃芪五錢(蜜炙),竜眼肉五錢,川貝母三錢(杵去心),廣陳皮三錢。煎三次,然後去渣,投入福珍酒一斤,鴉片煙三分,溶化,共和一處,貯入瓷瓶。每日服一杯,再以淡酒一杯加入瓶中,或用紹興酒亦可。如此吃至十杯為度。凡初戒時,徹夜不能合眼,得此方服之,即能睡着。極效。
  同時,杜氏還研究出了一種戒煙簡便方,即鱔魚酒:鱔魚一條,滴血杯中,熱酒衝服。每日一條,七條即可斷癮。如癮復發,再服七條必斷。
  另有南瓜斷癮法一方:生南瓜,搗汁服之,或泡湯常食,或切厚片曬幹嚼食,其癮漸減,屢試屢驗。
  杜氏強調指出:“藥性之悍速者,莫如煙與酒二物。煙走氣分,酒走血分,均能頃刻而周行一身,內而髒腑,外而肌腠,自頂至踵,及毫發之杪,無微不到,是以煙能提神而酒能亂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皇傢醫事》目錄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帝王也需用猛藥(1)
帝王也需用猛藥(2)醫療護理方法多(1)醫療護理方法多(2)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藥材地道要講究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重視未病控病情(1)
重視未病控病情(2)中醫治西人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臨終救命生脈散(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