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陈丹青作品年终巨献:多余的素材   》 第10节:闲散美人(2)      陈丹青 Chen Danqing

  去国久长,回来总是土,“改革”而且“深化”,是弄得许多路人的身份我都辨不清。
  问起,才知道那一带确是“职业女子”较为集中的出没点,这就是了。借鲁迅杂文里借用过的上海话,我所见到的情形叫做“姑娘勒浪做生意”,“勒浪”,吴语是“正在”的意思。
  这就叫开眼界。此后经过,略微留心了。果然,某次是在严冬,竟有七八位腰穿皮质超短裙的“姑娘”沿街蹲开。美女蹲坐,照样身姿好看的,兼且十分“本土化”,她们无所事事而分明有事,其中一位对着手提电话大叫:“咋整呀?你说啥呀!”
  明眸皓齿。以我辈对于美女的最高比较级看,她们平均的“好看程度”正像当年军区文工团女演员。
  年前借住美院旧楼,没处打越洋电话,说是对街宾馆有专台专线提供服务。走进大堂,上得二楼,迎面一大伙姑娘散在亮晃晃的大理石地面上,总有二十多位吧,场面壮观,却是更不易看清、不宜细看,只见得各种发型、口红、腿、高跟鞋,说是艳遇,宁是吃一惊吓,而周围走动的宾馆职工则视若无睹神色平常,华丽的侧门内隐约传出卡拉OK的叫唱,那么,她们是在就地等待传唤,“勒浪做生意”。
  可看着还是不像“妓”:年轻得近乎年幼,不害羞,也不显得无耻,有点“上班”的兴奋,有点“值班”的无聊,既不散漫,也不主动而殷勤,哪有电影里同类角色的风骚劲,也不见美国同行的专业相,更看不出风尘女子的风尘感。风尘感是怎样的呢?反正除了彼此很相像——鲜艳,性感,自知自愿暴露在众人的目光面前—她们什么都不像,若非聚集在“生意”场所,那只是一群爱打扮敢打扮的小姑娘,因化妆而模糊了各自的性格本色,但神态举止无非是少不更事的邻家女孩或外地乡镇的俏村姑。她们各有各的天生丽质,相互比,或有差别,散在街市,必引人频频回头的:原来她们在这里。
  我自知识见寡陋。友人笑说:这算什么?各地宾馆多的是,按宾馆的级别而分年龄、姿色、身材的“档次”,我所去的宾馆在那一带要算是“高级”的,姑娘自然也就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夜夜上班,白天不出门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修订版序(1)第2节:修订版序(2)第3节:我的第一次油画风景写生
第4节:我的第一次油画肖像写生(1)第5节:我的第一次油画肖像写生(2)第6节:我的第一次素描人体写生(1)
第7节:我的第一次素描人体写生(2)第8节:我的第一次素描人体写生(3)第9节:闲散美人(1)
第10节:闲散美人(2)第11节:闲散美人(3)第12节:闲散美人(4)
第13节:胡兰成(1)第14节:胡兰成(2)第15节:怀旧与革命(1)
第16节:怀旧与革命(2)第17节:邱岳峰(1)第18节:邱岳峰(2)
第19节:邱岳峰(3)第20节:邱岳峰(4)第21节:红色娘子(1)
第22节:红色娘子(2)第23节:红色娘子(3)第24节:《红色娘子军》(1)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