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国风情 》 鄭和下西洋與馬哥來華考:被誤讀的遠行 》
第10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0)
陳存仁 Chen Cunren
但是明史裏面所載的事情,一開頭就錯,說鄭和造好了寶船之後,從蘇州劉傢河出海。按:鄭和造船是在"金陵"(即南京),他第一次率領船隊浩浩蕩蕩是經長江出海的。其餘錯誤之處還多,我不必一一指出,讀者讀了我的全文就可以知道錯誤之處。《明史》雖是正史,但頗失公正,衹有其中提到"惠帝亡海外"五字,所謂惠帝,是明太祖在位十九年,惠帝繼任,號建文,在位四年,後為明成祖奪權成功,惠帝逃亡海外,這一點與鄭和出使海外有很大的關係。
到了近代,以梁啓超所著的《鄭和傳》為最有名。我在他的《飲冰室全集》中看到,原文約一千六百餘字,他衹是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橫渡太平洋的成就作比喻,真正講到鄭和的事實,不過占到四百字左右。鄭和生於何年,死於何時,以及為何出海航行,到過哪幾個國傢,都沒有說出。現在我將梁啓超作《鄭和傳》有關鄭和的一段摘錄如後:
鄭和,雲南人,世所稱三保太監者也。初事明成祖於燕邸,從起兵,有功,纍擢太監。成祖之在位,當西元千四百三年至千四百二十四年,正葡萄牙王子亨利奬勵航海時代,而西史所稱新紀元之過渡也。成祖以雄材(纔)大略,承高帝之後,天下初定,國力大充,乃思揚威德於域外,此其與漢孝武、唐太宗之時代正相類。成祖既北定韃靼,耀兵於烏梁海以西,西闢烏斯藏,以法號羈縻其酋;南戡越南,夷為郡縣,陸運之盛,幾追漢、唐,乃更進而樹威於新國。鄭和之業,其主動者,實絶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舊史稱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於是有命和航海之舉。但其動機安屬,勿具論。吾徵諸史文,於鄭君首途之前,有深當註意者二事:一、曰其目的在通歐西也。二、曰航海利器之發達也。……鄭和為海上生活者垂三十年,殆無歲不在驚濤駭浪之中,其間稍得息肩者,則成祖崩殂後六年間耳。迨宣宗中葉,復舉壯圖,闢地最遠,而和亦既老!其經略海外之事實,史文闕如,不能具詳,但紀其俘三佛齊王、錫蘭王,定蘇門答臘之亂,其武功之偉,可見一斑。又史言自和死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此則張博望之在西域,何以加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 | 第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2) | 第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3) | 第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4) | 第5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5) | 第6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6) | 第7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7) | 第8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8) | 第9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9) | 第10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0) | 第11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1) | 第12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2) | 第13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3) | 第14節:名門公子何以被閹(14) | 第15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1) | 第16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2) | 第17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3) | 第18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4) | 第19節:意大利面食的起源(5) | 第20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1) | 第21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2) | 第22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3) | 第23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4) | 第24節:寶船出海聲勢浩大(5)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