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书评论 先秦諸子解讀   》 第10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4)      黃堅 Huang Jian

  孟子為中國知識分子,樹立了第一塊碑石和路標。
  這塊碑石和路標上寫着:為民請命,仗義執言;自經界始,尚志為事;對權勢者投以輕衊的一瞥;能言利齒,所嚮披靡。
  孟子以語言為幹戚,嚮王侯卿貴們發起了逼近底綫的衝擊。
  孟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不殺人就幹不成事的時代,是一個搶地、搶人、搶錢的時代。孟子生前,戰國幾次著名的重大戰役已經發生。孟子死後不足30年,戰國最暴烈的一道閃電,也是戰國的標志性事件--長平坑卒四十萬的慘劇,上演了。所以,《孟子》書中,一遍又一遍地看到以下字句,就一點也不奇怪:"今天夫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孟子 梁惠王上》)"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孟子 離婁上》)後來,孟子終於強忍不住地脫口駡出:"不仁哉,梁惠王也!"--這梁惠王真他媽不是個東西!--為什麽呢?因為他"以土地之故,糜爛其民而戰之,大敗;將復之,恐不能勝,故驅其所愛子弟以殉之。"(《孟子 盡心下》)--為了弄塊地皮,不但犧牲無辜的百姓,連自己的骨肉,也豁出去不顧了!
  據梁濤先生《孟子行年考》考證,下面這件事,發生在孟子生平第一次出山,初試鋒刃。那年,孟子40歲。
  孟子的祖國鄒國,和相鄰的魯國,發生邊境糾紛。鄒國在糾紛中死30多個公務人員。鄒國的老百姓,抱臂冷眼,看着自己的頂頭上司,或是什麽父母官,被外人活活打死,就是一動不動,坐山觀虎鬥。鄒穆公一邊嚮孟子吐苦水,一邊討教,該拿這些可惡的無動於衷、見義不勇為的刁民怎麽辦?把他們全殺了吧,人數實在太多,殺也不容易殺完;不殺吧,那以後人人都這麽效仿,那還了得?"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孟子怎麽回答的?--報應!"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孟子 梁惠王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餓死、凍死路邊,有口氣的流浪各地乞討為生,你們卻富得流油,錢多得沒處花;那些公務人員,有誰想到過饑寒交迫、無傢可歸的老百姓?你們當過回事嗎?曾先生說過,當心!出來混,遲早要還的!現在,可不是老百姓來"還"來了,你還想怪他們?
  --三千年人世間第一等痛快語。
  孟子對曾抱以很大幻想的齊宣王,有過一段苦口婆心的長篇遊說,其中有"若民則無恆産,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 梁惠王上》)老百姓沒有穩定的收入,心裏就不踏實;心裏不踏實,就很可能鋌而走險;等老百姓犯了事,你們動用國傢機器來處罰,這就是罔民。罔,朱熹《孟子集註》解釋為:猶羅網,欺其不見而取之也。--也就是老百姓在走投無路中犯事,然後,又在不明就裏中給收拾了。
  有人看到孟子對梁惠王說,何必曰利,就以為孟子衹講大道理,不講錢。其實,孟子不但講利,而且講起來頭頭是道,一套一套的,深諳"周於利者,兇年不能殺"(《盡心下》)的道理。孟子的意思,是讓那些最高官僚們,成天少惦記着些銀兩,多想點怎麽能給老百姓辦點人事。至於對平頭百姓,孟子倒是時常不忘,他們口袋裏,是否還剩了一塊兩毛五。
  自經界始,這是孟子勸滕文公搞"井田製"用的詞,那事後來沒搞成,於是我把它搬到這來,以此說明孟子對於中國知識分子概念的初始建設。
  知識分子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這裏說的是狹義,也就是愛德華·W·薩義德所界定,或者說,所期許的知識分子。這種知識分子,在中國,是比大熊貓更為珍罕的生物。
  秦漢以後,兩千年中華文明史,我們能見到的,是一種所謂士子,或士大夫的東西,這種東西原本是體製內的産存物,《孔子打劫》寫到過它的生成與衍變,也就是士與官的關係。當早先所謂的士,從體製框架的子宮內壁上脫落,孤懸在外,中國最古老知識分子的萌芽,也就開始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與書評
第2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1)
第3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2)
第4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3)
第5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4)
第6節:第一部分:走進《論語》,換個角度看孔子(5)
第7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1)
第8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2)
第9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3)
第10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4)
第11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5)
第12節:第二部分:激情孟子,中國傳統文化的英雄還是禍端(6)
第13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1)
第14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2)
第15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3)
第16節:第三部分:墨子的草鞋哪去了(4)
第17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1)
第18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2)
第19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3)
第20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4)
第21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5)
第22節:第四部分:遙望莊子,一個平民思想傢的生活剪影(6)
第23節:第五部分:縱橫傢蘇秦的謎樣人生(1)
第24節:第五部分:縱橫傢蘇秦的謎樣人生(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