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金瓶梅》品明朝社會 》
父母還是親生好(1)
梅朝榮 Mei Chaorong
後月娘歸傢,開了門戶,傢産器物都不曾疏失。後就把玳安改名做西門安,承受傢業,人稱呼為“西門小員外”。養活月娘到老,壽年七十歲,善終而亡。 ——《金瓶梅》第一百回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死,因無子嗣,即由明憲宗之孫、興獻王朱■杬之子、武宗之堂弟朱厚熜即位,稱為明世宗。明嘉靖間,世宗君臣間圍繞世宗生父、生母的尊崇典禮而進行論爭。歷史稱之謂“大禮議”。 興獻王朱■杬,是明憲宗成化皇帝的次子,也是明孝宗弘治皇帝最年長的弟弟。孝宗皇帝衹有一個兒子就是剛剛去世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隨着朱厚照無嗣且自己也英年早逝,孝宗這一脈的子嗣從血統上講已經絶了,那麽按照祖製“兄終弟及”的規定,應該從孝宗弟弟們的脈係裏尋找繼承人,興獻王一脈顯然是最合適的。 在朱厚照去世的當天,慈寧宮聯合內閣一起頒布了朱厚照的遺詔:“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尊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聖皇太後,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禮宗廟,君臨天下。”同時皇太後還親自下了懿旨:“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切事待嗣君至日處分。”就這樣,朱厚熜從一個藩王直接當上了皇帝。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朱厚熜正式坐上了竜椅,明王朝的嘉靖時代開始。在朱厚熜進北京城之前,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明史》記載:正德十六年“夏四月癸未,發安陸。癸卯,至京師,止於郊外。禮官具儀,請如皇太子即位禮。王顧長史袁宗臯曰‘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學士楊廷和等請如禮臣所具儀,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極。不允”。 朱厚熜走了二十多天才到京城的郊外良鄉,停留在這裏,因為儲君進城是要舉行儀式的,他們衹能休息,等待第二天儀式的開始。沒想到的是,矛盾如此之早的就在京城郊外爆發了。禮儀官要求朱厚熜按照皇子的身份進入北京。而朱厚熜卻很固執,堅决拒絶皇太子的身份,否則拒不入城。雙方爭執不下。最後,張太後親自下旨,認為國傢不可以長時間沒有君主,大傢還是讓一下步,請朱厚熜迅速進宮即位吧! 朱厚熜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寶座後,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按照皇統繼承規則,世宗要承認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廟;自己的生父衹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因為嘉靖帝朱厚熜的父親受封興獻王,他們那一脈是朱傢的小宗,理學家根據儒書的規定,認為小宗入繼大宗,應以大宗為主。朱厚熜雖不可能成為朱厚照的兒子,卻必須作朱■樘(明孝宗)的兒子,以此來表明大宗不絶,使朱厚熜的即位符合理學的規定,即所謂“繼嗣不繼統”。 照這個說法,朱厚熜應稱伯父朱■樘為父親,稱伯母朱■樘的妻子為母親,而改稱自己的父親為叔父,改稱自己的母親為叔母。從禮法上看,如果追封興獻王為帝,那就是對正德帝不孝;而不追封,對嘉靖個人來說就是對生父的不孝。嘉靖很顯然不能接受後者的事實。 朱厚熜即位後第六天,就下詔令群臣議定他自己的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對待。這樣以支持派張聰、桂萼等新貴和反對派楊廷和父子與許多大臣展開紛爭。 首輔楊廷和與禮部尚書毛澄,合著了一篇《崇祀興獻王典禮》,在禮官議興獻王主祀稱號時,“廷和檢漢定陶王、宋濮王事授尚書毛澄曰:‘是足為據,宜尊孝宗曰皇考,稱獻王為皇叔考興國大王,母妃為皇叔母興國太妃,自稱侄皇帝名,別立益王次子崇仁王為興王,奉獻王祀。有異議者即姦邪,當斬。’”《明史·楊廷和傳》。 毛澄依照楊廷和的意思,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七日率臣奏言,除舉漢定陶王、宋濮王兩例為據外,特引程頤之言曰:為人後者,謂所後為父母,而謂所生為伯、叔父母,此生人之大倫也。然所生之義,至尊至大,宜別立殊稱。曰皇伯、叔父某國大王,則正統既明,而所生亦尊崇極矣。(《明史·毛澄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殺人不見血的刀(1) | 殺人不見血的刀(2) | 殺人不見血的刀(3) | 太監敢頂半邊天(1) | 太監敢頂半邊天(2) | 太監敢頂半邊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還是親生好(1) | 父母還是親生好(2) | 父母還是親生好(3) | 特務行業很吃香(1) | 特務行業很吃香(2) | 特務行業很吃香(3) | 平民組織鬧黨派(1) | 平民組織鬧黨派(2) | 平民組織鬧黨派(3) | 親兄弟得明算賬(1) | 親兄弟得明算賬(2) | 親兄弟得明算賬(3) | 別人挖坑自己跳(1) | 別人挖坑自己跳(2) | 別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