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庄周的欢乐生活禅:人间庄子   》 第10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3)      吴建雄 Wu Jianxiong

  匠人石回到家里,梦见栎树对他说:"你打算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吗?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枝干也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的果实,所以才苦了自己的一生,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各种事物莫不如此。而我寻求没有什么用处的办法已经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住性命,无用也就成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一个将要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 在混世中,有欲望、有才干的人被卷入黑洞,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只有原封不动的树能够安全地生长。这是否又是个讽刺?庄子笔下的树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心寒。这是庄子的又一个犹疑。
  在庄子的不断思考、徘徊迂回后,一种全新的人群出现了--出世者,比如楚狂接舆。初读《人间世》,我所理解的"出世"原指那些从混世这个大漩涡里解脱出来的人。然而,写到这里时,我疑惑了,出世也许并非是指从世间脱离出来,这样的脱离只存在于理想当中。也许出世者更应该指那些从未入过世,从未和"世"接触过的人。
  出世者是冷漠的,冷眼旁观。楚狂接舆是一个决心与世界保持距离的人,他的情感接近一种死--心死。
  孔子去楚国,接舆特意到孔子门前,说:"凤鸟啊凤鸟!你怎么怀有大恩大德却偏偏来到这么个衰败的国家?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光无法追回。如果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就能成就事业。现在天下混乱,圣人还是先想想生存问题吧。这个世界上的幸福飘渺得像羽毛一样轻,而祸害却比大地还重,先生还是想想怎么回避吧。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世人跟前宣扬你的德行了,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曲曲弯弯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 出世者对世界的看法是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突然间,我原谅了庄子的犹疑。对于社会而言,入世者、处世者、出世者这三类人是同时存在于社会中的;而对于个人而言,这三种状态根据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起来,恰恰又是人生的整个过程:从一枚娇嫩的芽孢,到一片鲜绿的新叶,再到一张枯黄的落叶,脉络清晰。
  庄子没在文字里露面,孔子似乎成了主角。
  《庄子》里的"孔子"跟《论语》里的"孔子"是不同的,稍微留意就能发现两者的区别。儒家学说推崇的是舍生取义,《论语o雍也》中有句话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推己达人的逻辑思路中包含着儒家积极救世的愿望与理想。而庄子推崇的则是要取义先要保护好自己,人要先重视自己的生命,然后才是救世,于是《人间世》有言:"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这种先保护好自己再救世的想法不是无中生有的。他提出一种关怀,一种对暴君执政下广大知识分子的关怀,那些有抱负、有理想、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人世间该如何选择? 庄子的"道"不是在他之前的"道",早期隐士那种脱离政局归隐山林的做法已被他抛弃了。我也终于明白他的《逍遥游》里为什么只提到许由,没提到巢父。这是因为庄子有了反省--他跟时间之间的反省、他与儒家之间的反省、他与过去道家学说的反省,他终于认识到人是"世界"中的人。
  《人间世》通篇描写的无为状态,写知识分子的无为,看起来很消极、很绝望,但实际上是积极的。如果用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的眼光揣摩此文,你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到处是灾难,天昏地暗,还让不让人活啊?但是,我明确地告诉你,《人间世》绝对不是写给知识分子看的。
  这其实是庄子与执政者的一次对话。有才华的人无法施展才华怪谁?人民流散怪谁?好恶厌贤怪谁?视生命如草芥怪谁?天下无道怪谁?凤鸟不来怪谁?这一切一切不都是国君应承担的责任嘛。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1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1)第2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2)第3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3)
第4节:蝶舞翩跹幻亦真(1)第5节:蝶舞翩跹幻亦真(2)第6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1)
第7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2)第8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1)第9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2)
第10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3)第11节: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节: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节: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节:修剪矫作易伤身害命
第22节: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节: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节:智慧在纣即为虐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