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天變(中國歷代宮廷政變全景) 》
毒美人禍亂邦國(4)
張惠誠 Zhang Huicheng
見此情景,驪姬一聲尖厲的吼叫,撲在地上就哭。邊哭邊說:“大王,太子怎麽竟下這樣的毒手!誰不知將來的王位是他的,可現在就等不及了,竟要把大王毒死。他也太狠心了。大王,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們娘幾個可怎麽辦哪?”說着,伸手去搶酒肉,大叫:“奚齊、卓子,快來呀!咱們趁早死了算了。”
晉獻公扯住驪姬,雙手攙起,連聲痛駡道:“這喪盡天良的畜牲!上次他對你無禮我就要治他死罪,你還替他求情。這回不許夫人多嘴,我一定要殺掉這個畜牲1
第二天,晉獻公怒氣衝衝地登上朝堂,以申生逆謀遍喻群臣:“申生下毒,謀逆君父,罪該處死1群臣面面相覷,哪敢說一句話?於是,晉獻公派梁五、東關五率兵車二百乘,討伐麯沃。
老國舅狐突聞訊,連忙派人前往麯沃送信。申生接到信,雖覺得冤枉,但他是個孝子,决心自殺以明心志。太傅杜原款勸他或鳴冤朝堂,或出奔他國避難。申生道:“君父離開夫人,覺睡不着,飯吃不香。我若鳴冤,君父護着夫人,未必加罪,反傷父心;我若出奔,人們便以為我不孝,我如果說出實情,昭彰父親的錯處,又被諸侯恥笑。如今我內睏父母,外睏諸侯,真是進退兩難啊,不如死了算了1
說罷,大哭一場,北嚮跪拜,自縊而死。
梁五、東關五兵臨麯沃,申生已死半日。於是,他們便把太傅杜原款押回京城。晉獻公讓杜原款證實太子謀逆之罪。杜原款攘臂大呼:“說太子謀逆,真是天大的冤枉!杜原款所以不隨太子去死,就是為了表明太子的心志。胙肉美酒已存留六天,若是有毒,豈有日久不變的道理?”
驪姬大叫道:“杜原款空為太傅,輔導無能,還不趕快殺了他1
杜原款不待武士撲過來,便以頭碰柱,腦漿迸裂而死。群臣見了,無不流淚。
驪姬害死了申生,已經實現了奪嗣之計,可她並未就此罷手。不久,她又故伎重演,嚮晉獻公屢進讒言,迫使重耳、夷吾出奔他國。這樣,宮室中再也沒人能與奚齊爭位。於是,晉獻公立奚齊為太子,驪姬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奚齊被立為太子的這年秋天,晉獻公病倒了。眼見晉獻公病勢日甚一日,驪姬半跪在病榻前,哭泣着說:“主上遭逢骨肉之變,逐出公族而立奚齊。一旦駕崩,我是婦人,太子年幼,如果二公子挾外援求入,我母子依靠何人?”
晉獻公顫抖着伸出青筋暴突的手,撫弄着驪姬的黑發說:“夫人不必擔憂,太傅荀息忠貞,沒有私心,寡人已有安排。”
不久,晉獻公去世,荀息擁立年僅十一歲的奚齊為君,使主喪事,百官都來哭臨。大夫裏剋和丕鄭密約,派心腹衛士身着異服,混在雜役當中,趁奚齊吊孝的時候殺死了他。優施在旁拔劍相助,也被殺死。這樣一來,秩序大亂,喪禮再也進行不下去了。
荀息聞訊,匆忙搶入靈堂,抱着奚齊尚有餘溫的身體大哭道:“臣受命托孤,理當不離太子左右,嚴加防範纔是。如今太子遇刺,完全是臣的過失啊1
說罷,便欲以頭觸柱。
驪姬見狀,紅腫着眼睛奔過來勸阻,說:“主上屍骨未寒,大人怎不讓他安寧?奚齊雖死,卓子尚在,仍是主上骨肉。望大人節哀順變,悉心輔佐卓子,以慰主上在天之靈。”
荀息覺得有理,决定依令行事。葬禮結束後,荀息又擁立九歲的卓子為國君,居朝堂行事。不久,裏剋再一次發動政變。他聚起傢甲,暗中聯絡丕鄭、雅遄等大夫,攻入朝堂,摔死卓子,劍殺荀息。東關五、梁五二人也死於混亂之中。
驪姬絞盡腦汁坑人害人,到頭來卻是竹籃子打水——落得一場空,連年輕的生命也未能保全。眼見大勢已去,自傢性命難保,驪姬終於狠下心來,投湖自殺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1) | 序言(2) | 目錄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1)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2) | 由一個玩笑引發的政變(3) | 毒美人禍亂邦國(1) | 毒美人禍亂邦國(2) | 毒美人禍亂邦國(3) | 毒美人禍亂邦國(4)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1)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2)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3) | 熊掌難熟--楚商臣弒父奪位(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1)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2)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3)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4)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5) | 魚腹藏劍--公子光謀權奪位刺王僚(6)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1)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2) | 移花接木--楚李園獻妹奪權(3) | 一本萬利--呂不韋竊國始末(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