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孟子他說 》
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熊逸 Xiong Yi
孟子接着就要說到具體細節了。大傢要註意,往後看,儒傢(當然也有其他傢,但主要是儒傢)不少人都流於大而無當,這"大而無當"四個字實在流毒極其深遠,比如,一說什麽安邦定國之道就是"親賢臣,遠小人"之類的,如果單是這兩句,基本等於廢話--誰不知道應該"親賢臣,遠小人"啊,問題是,怎麽親,怎麽遠;怎麽分辨誰是賢臣,誰是小人;設計什麽制度能讓賢臣容易被親,讓小人容易被遠,等等等等,一定是要有細節、有具體內容纔行。現在,孟子提出了"五十步笑百步"這個觀念性的比喻之後,開始進入細節了,雖然他這個細節還不夠細。
孟子繼續解釋說:"大王要是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明白為什麽魏國的人口長不上去了。還是我來給您出一招吧,其實很簡單的:別耽誤農時,糧食就有富裕了;漁網的網眼別太小了,魚蝦也就年年都夠吃了;上山砍樹依照節令的規律,木材資源也就不會緊張了;您要能做到這些的話,人民群衆活着能活得舒坦,死了也辦得起葬禮,大傢都覺得小日子不錯,哎,這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要是每傢的宅子都能種上桑樹,那五十歲的人也就都能有綢子衣服穿了;要是傢禽和傢畜在飼養的時候能多註意一下繁殖的時機,那七十歲的老人就都能有肉吃了。給每戶人傢都安排百畝耕地,別耽誤他們的農時,那小傢小戶的也就都不會挨餓了;抓抓教育工作,多宣傳點兒孝悌之道,那上點兒歲數的人也就都有晚輩照顧了。要是能把我說的這幾條全做到了,一統天下還不是小菜一碟!
"可是,您看看您魏國現在什麽德行,豬狗吃着人的糧食也沒人管管,路上常有餓死的人可也沒人開倉救濟。最可氣的是,某些該為國傢負責的人看見餓死人了還推卸責任,說什麽'這不是我對國傢治理得不好,這是自然災害!'--這叫什麽邏輯!如果你殺了人,說'人不是我殺的,是刀子殺的',那能講得通麽?大王啊,您要是治理國傢敢於承擔責任,實事求是,別把挨餓死人的事推到自然災害身上,您要是做得到的話,天下的百姓自然會大批大批地投奔到您這裏來的!"
從孟子想到現實,想到我們身邊充斥着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一看到孟子上邊說的那段漁網網眼什麽的話,我就知道又得有些環保主義者該拿它說事了:"瞧瞧咱們古人,幾千年前就知道生態問題的重要性了,而且這麽早以前就有這麽好的解决辦法了,天人合一之道啊(我插一句,他們這是把"天人合一"的意思徹底給理解錯了,不少人都犯這個錯誤)!再看看我們現在,不重視環境,竭澤而漁,濫砍濫伐,搞得沙塵暴也起來了,洪水也泛濫了,我們真得學學古人了!"
這幾年來,報刊雜志上,電視節目上,這種論調真是太多了,又有一些成為新興旅遊熱點的南方古鎮,裏面從古到今自發的水土資源保護更成了被贊嘆的典範。
這就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因為解决生態問題的辦法不大在於人們"明白"與否,明白這個道理是很容易的,明白了也不一定就能做到,就算所有人都明白了也不一定就能做到,事情的難度是在於如何設計出合理的制度出來,而中國古往今來雖然産生了大量的思想和思想傢,可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制度方面的思想。
就先拿孟子提出的這個桑樹種植和漁網網眼這兩件事說說吧。桑樹的問題相對好解决得多,所謂"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並沒有一片單獨的園子來種植桑樹,桑樹是種在自傢院墻的墻根兒的,為什麽這樣呢,是為了不讓桑樹和莊稼爭地。那麽,既然是自傢墻根兒的事,孟子又沒提到稅收的問題,我們就當這個東西是産權明晰的吧,不大會産生什麽麻煩。可漁網網眼就不同了,就復雜多了。
我們先來假定一下,一片不大的水域有一百戶漁民,每戶漁民都把自傢的漁網網眼按照孟子的說法搞到一樣大小。如果誰都不去破壞這個規則的話,那麽,孟子希望達到的那個目的:魚蝦年年都夠吃,是可以實現的。好,有一年,問題出現了。張三偷偷把自傢的漁網網眼弄小了,神不知鬼不覺,自傢的收成比別人傢都多了,日子比別人傢過得富裕了。這一來,問題可就大了,大傢一看張三違規操作,獲利甚豐,有些人心眼就跟着動了,起而效仿,也把自傢漁網的網眼弄小了,這就等於君子國裏突然出現了一個小人,一下子觸發了多米諾效應,這個時候,違規的人獲利,守規矩的人吃虧,除了聖人,有誰還能繼續遵守原來的規矩呢?誰都知道這樣下去用不了兩年這片水域裏就再也打不着魚了,可問題是,如果你還遵守規矩,那些不守規矩的人一樣會把魚打到絶種,所以,人們的心態就變成了:反正這片水裏的魚也很快就絶種了,在絶種之前能多打點兒就多打點兒吧。(想想經濟學裏那個著名的"共有地的悲劇"的寓言。)
每個人都明白這樣做最終會導致誰也吃不着魚的後果,可還是得繼續竭澤而漁。
有人會說了,當張三的問題暴露的時候,要有人管理,有人製裁啊!
那,誰來管理,怎麽管理?誰來製裁,怎麽製裁?如何保證管理和製裁的公證性,監管成本會有多高,等等等等,這裏面問題可就多了,孟子不能單單提出一個限製漁網網眼就算完了,要有制度化的可行性方案纔行啊。
當然,我們不能拿現代的社會理論和經濟理論去要求孟子,但我這裏要強調的是,很多社會問題的解决不是單單把道理擺清楚就夠了,也不是指出具體目標就夠了,而是要拿出非常非常具體的,乃至具體到瑣碎的實施方案纔行。所以,我們再看孟子這段話,說得對不對?太對了!但是,怎麽解决這些問題,不是那麽簡單的呀。
從這一段裏我們就能感覺到了,說到底,孟子是思想傢而不是改革傢,他為什麽在各國諸侯那裏屢屢碰壁呢?因為這個時代需要的不是思想傢,而是改革傢。戰國諸侯變法的熱情是非常高的,甚至比對發展軍事科技的熱情還高。這個動蕩的年代呀,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農業是第一生産力--其實不是的,科學技術也不是第一生産力,雖然大傢也都在改良工具,改良武器裝備。那麽,什麽纔是第一生産力呢?
制度。制度纔是第一生産力!
諸侯們爭相變法,一個新興的、高效的、良性的社會制度改革方案是一個奇跡般的有機體,會以自身的慣性帶動整個社會嚮上發展,衹要把社會納入到這個軌道中來,制度自身的力量就會自行運轉,就會帶動着社會上的所有人跟着運轉。身在市場經濟當中的我們其實很容易就能理解制度的這種作用:當市場機製運行起來的時候,雖然沒有自上而下的強製命令,人們也會自覺地努力去創造財富,而這個社會體製如果不是良性運轉的,如果是打壓人們生産創造的積極性,打壓人們科學研究的積極性,那無論工業、農業也好,科學技術也好,哪有可能成為什麽第一生産力呢?
我們如果看看和孟子同時期的商鞅的改革主張,就會更有心得了。雖然,儒傢學說占到統治地位之後,商鞅在歷朝歷代常常被駡得狗血噴頭,可是,商鞅的主張纔是真正細化到能夠落到實處的,比如,細化到對耕牛飼養者的一整套奬罰辦法,對農具的租藉使用管理辦法,對軍功奬勵的一長串爵位等級制度,等等等等,不厭其煩。在體製改良之後,社會就自然進入加速度的運轉了。大傢平心而論,如果你是梁惠王,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你是想用商鞅還是想用孟子?
孟子在這一節裏又提出一個綱領性的政治主張,就是"王道",這個概念是和"霸道"相對的。"王道"是先王的仁政之道,是堯、舜、禹、湯、文、武之道,"霸道"則是"春秋五霸"之道。孟子的主張聽上去很美,如果在一個相對靜態的社會,倒可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孟子會在以後的大一統時代裏成為亞聖--但在戰國時代,人傢都忙着搞軍備競賽呢,你卻大行仁政,仁政的結果可能確實會像孟子上面說的那樣使別國的百姓全投奔過來,從而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必靠武力徵服,單靠和平演變就統一天下了。然而問題是,仁政的王道即便可行的話,也是個漫長的過程,就如同要培養一個貴族,孟子給出的辦法是最好的:三代培養一個貴族,可你馬上就要出席一個貴族沙竜,所以衹能找來幾本時尚雜志速成一下。
孟子主張的王道確實需要太長時間了,教化之功,春風化雨,在一個急功近利、瞬息生死的社會裏是派不上用場的。但是,孟子不是最反對急功近利嗎?急功近利不是不好的嗎?沒錯,急功近利確實是不好的,但是,當一群老虎在你十米之外吼吼磨牙的時候,你難道還要摸出一本武功秘籍,從頭開始練習降竜十八掌的基本功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自序 | 梁惠王章句上 2、"禮儀之邦"其實是別的意思 | 3、河南人惹誰了? | 4、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 5、中國人也篡改過教科書 | 6、封建社會是個好社會 | 7、拉大旗,做虎皮,打着紅旗反紅旗 | 8、聖水、清水和髒水 | 9、人民是可以自由遷徙的 | 10、別把政府失職說成自然災害 | 11、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妖 | 12、孟大俠天下無敵 | 13、孟子要搞和平演變 | 14、姓陳的沒一個好東西 | 15、自由主義在齊國 | 16、詠春拳訣 | 17、孟子的生活作風問題·說實話騙人才是真功夫 | 18、胸有成竹說錯話 | 19、人人成佛,人人成聖 | 20、草民們的瞎激動 | 21、書生好談兵 | 22、賣國、亡國全有理 | 23、親娘、後娘、別人的娘,有奶就是娘 | 24、有奶就是娘,有槍也是娘,有奶有槍更是娘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