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   》 2 西漢初的睏境      葛劍雄 Ge Jianxiong

  秦朝的天下並沒有像秦始皇所期望的那樣維持“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就在他死後的第二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東南)揭竿而起,勢如燎原的農民大起義敲響了秦朝的喪鐘。公元前206年,劉邦、項羽的軍隊先後進入鹹陽,秦朝滅亡。項羽成為天下霸主,將秦朝國土分封給各路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轄境在今漢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不久劉邦就起兵攻下關中,與項羽爭奪天下。經過三年多的苦戰,劉邦在公元前202年(漢五年)初發動垓〔gāi該〕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之戰。西楚霸王項羽面臨四面楚歌的絶境,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殺。劉邦在汜水北岸(今山東定陶縣南)即皇帝位,國號漢(後世稱為西漢),定都洛陽,但不久即遷都關中。由於鹹陽已成廢墟,衹能在今西安市西北一個叫長安的聚落一帶另建新都。朝廷暫駐秦國故都櫟陽(今陝西臨潼縣東北),長安建成後纔遷入。
  劉邦雖然最終取得勝利,卻面臨着國內外的重重威脅,西漢初年的疆域與秦朝時相比大大縮小了:北方的匈奴在冒頓單〔mòdúchán漠獨蟬〕於的統率下,往東並吞了東鬍,嚮西占據了黃河以西地區,進而趕走了月氏和烏孫,使西域大部分國傢不得不服從它的統治。嚮南不僅奪回了“河南地”(河套及其以南地區),而且一度推進到今陝西、山西的北部。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出擊,結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以東的白登山被冒頓圍困了七天,派人嚮冒頓的妻子送了厚禮纔趁機突圍。漢朝缺乏對付匈奴的軍事實力,衹得采勸和親”政策,將皇族女子或選來的民女冒充公主嫁給單於。但匈奴的侵擾並沒有停止,它的一些部族駐地離漢朝的首都長安衹有700裏,輕騎兵一晝夜即可到達。
  東南原閩中郡境內的越人君長在秦末恢復自立,並起兵助漢。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閩越首領無諸被立為閩越王,在今福建以閩江下遊為中心建立了閩越國,都東冶(今福州市)。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勾踐後人搖為東海王,以東甌(今浙江溫州市)為國都,所以又被稱為東甌王。這兩個政權表面上服從漢朝,實際上並不受約束。漢朝廷面臨內外敵對勢力,無暇旁顧,衹能容忍。
  嶺南原來擔任秦朝竜川縣(治所在今廣東竜川縣東)令的中原人趙佗,在秦末代理南海郡的尉(軍事長官)。秦亡後,趙佗起兵並吞了南海、桂林、象郡,在公元前206年自立為南越王。大約在公元前181年前後,南越滅安陽王,又擴展到今越南北部和中部,直到北緯13°今巴江一帶。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派陸賈出使南越,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雖然接受了漢朝的封號,不再自稱皇帝,但依然保持着獨立地位。在西南,隨着秦朝的解體,已經在雲貴高原設置的行政機構也撤到了四川盆地,西漢初期一直沒有恢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一 引言2 疆域何所指
3 疆域種種二 走嚮統一的漫長歷程:先秦時期
2 商朝3 西周
4 東周(春秋、戰國時期)三 中原王朝疆域的擴大和穩定:秦漢時期
1 第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的建立2 西漢初的睏境
3 漢武帝的開疆拓土4 匈奴和其他邊疆政權
5 東漢的疆域6 邊疆諸族的內遷和擴張
四 長期的分裂和短期的統一:三國至南北朝2 亂世群雄的角逐:十六國的興衰
3 對峙中的穩定:北方的統一和再分裂4 北方的局部擴展和南方的退縮
五 從大統一到大分裂:隋、唐、五代時期2 空前的開拓:唐朝前期的疆域
3 強盛後的衰落:唐朝中期以後的疆域4 邊疆政權的消長
5 大分裂時期:五代十國六 分裂的延續和結束:宋、遼、金、元時期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