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廚房江湖   》 第10節:回憶出糧      鬍元駿 Hu Yuanjun

  學粵菜,懂得一點粵語是必然的。可不知道為什麽,粵語裏的詞彙我都樂於接受,就是對把發工資叫做“出糧”總有一種“陌生”感,甚至可以說是抵觸。看着同事們“出糧出糧”地喊着,我依舊我行我素,你們“出糧”,我領工資。
  清晰記得第一次領到的工資是201.6元,有零有整,工資條綁得很緊,不容分辯地成了無法私藏小金庫的證據。當時還興往傢裏交錢,恨工資條恨得不行,連撒謊的機會都不給。不過第一次領到錢我也豁出去了,一直盼着這一天呢,給別人切一個月菜了,我們幾個要好的同事早就商量好要去撮一頓館子,也感覺一下別人為我們切菜的滋味。本來想在自己幹的酒樓聚,權衡一下如何都不妥,太惹眼,再說一個我最愛吃的腰果蝦仁要48元,這不是吃自己的血呢嘛。
  吃飽了喝美了,我們幾個開始商量編謊話怎麽過傢人這一關,最後達成共識,請師傅吃飯了。有理有據,安全過關。說實話,我還真沒請師傅吃過幾次飯,師傅卻經常請我們。我也不是不想請,關鍵是請不起,當我得知我的香港師傅當時一個月的工資是1萬5錢元港幣的時候,腦子裏小算盤噼啪亂響,他一個月竟然相當於我6年多掙的,你說該請他吃什麽好呢?怪不得聽他說“出糧”這兩個字的時候底氣那麽足。
  後來發工資改成存折的形式,員工們每人一“折”。一到發工資的日子,酒樓附近那傢銀行工作量準保成倍增長,銀行裏就像為我們酒樓開的專場一樣,外人一推門肯定是搖搖頭轉身離去,隊伍太長。我們手上拿着存折,半遮半掩,生怕他人看到上面打着的數目,在合資酒樓裏工資很介意相互打聽,師傅有意無意地和我說過這些,我也漸漸體會了師傅對我問他掙多少錢時候的心情了。
  直到酒樓用銀行卡發工資,當初一起學徒的同事一說“出糧嘍”便掩飾不住興奮。大傢差不多都已是師傅級別的了,儘管無法與香港師傅比,但在內地來說已是富裕一族。我們月初5號發工資,前個月底,廚房裏關於“出糧”後的討論就開始進行,此種事情的參與者裏一定沒有我,一聽到“出糧”這兩個字我如何都覺得彆扭,說發工資又被嘲笑不入流,索性自己心裏盤算着我的支出計劃。
  關於“出糧”,廚房裏新來的小王極富創意。一天小王問我“出糧”是什麽意思,得到滿意的答復,他美滋滋地走了。月初酒樓往銀行卡裏打錢晚了幾天,小王過來怯生生地問我:鬍師傅,咱們到底那天“出米”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食客備忘錄第2節:工作服第3節:食品雕刻第4節:生男生女
第5節:愛在餐廳的日子第6節:我的女同事們第7節:人人聯誼會第8節:大姐們
第9節:想念會唱歌的熊鷹第10節:回憶出糧第11節:和稀泥第12節:酒事
第13節:離婚廚師第14節:廚師也博客第15節:你從哪裏來第16節:小關
第17節:肉是怎麽樣變嫩的第18節:化學問題第19節:廚師pk採購第20節:廚師為啥沒提成
第21節:廚房無間道第22節:驗貨第23節:拿美食節目過渡第24節:編外廚師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