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中國古代社會 》
(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何茲全 He Ciquan
《詩》是一部文學作品,但它概括地形象化地反映了周代各階級的生活。它不是寫的某一個具體的人,但它卻是某一類的、某一階級的、某一階層人的生活的集中再現。它最不具體,卻最真切。通過詩的描述,二、三千年前的古人,又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眼前。
這裏衹以一部分詩篇為例,讓我們看一看兩千多年前周代各階級各階層的生活。
貴族
《召南·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禦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於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於歸,百兩成之。
這是一首描述貴族女子出嫁的詩。女子出嫁了,要用一百輛車子去迎親、送親,這當然是貴族之傢了。一般人傢,哪有百輛【65】車子。
《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官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薑孽孽,庶士有朅。
這是一首寫貴族婦人莊薑出嫁衛侯的詩。先寫莊薑的貴族身世,次寫莊薑的美貌,再寫禮儀之盛。
《秦風·駟驖》
駟驖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奉時辰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合拔則獲。
遊於北國,四馬既閑,輶車鸞鑣,載獫歇驕。
這首詩寫的是貴族的狩獵生活。坐着車子帶着獵犬去打獵。打完獵又帶着獵犬到北國去遊玩。真是一派閑暇生活。
《魏風·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鬍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鬍瞻爾庭有懸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鬍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鬍瞻爾庭有懸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代輪兮,寘之河之漘分,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鬍取禾三百囷今?不狩不獵,鬍瞻爾庭有懸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66】
這詩描述貴族的剝削生活。君子,指貴族。他們不稼不穡,不狩不獵,傢裏卻積滿了糧食和野味。他們不勞動,卻是白吃白喝的呀!不是嗎?
至於他們的糧食和野味,是通過什麽樣的形式或方式剝削來的,詩裏沒有說。
貴族們是有出徵作戰的義務的。《詩經》裏有些詩,也可以解釋為貴族出徵作戰。但是貴族還是一般自由民,在詩裏卻很難區分,這裏就不錄例證了。
平民(自由民)
《詩經》裏的詩,特別是《國風》部分,絶大部分篇章是寫平民生活的。描寫他們男女自由相愛,但婚姻已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更多的詩篇是描述他們的出徵生活。先看他們的愛情生活。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兮,求我庶士,迨其謂兮。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悅兮,無使尨也吠。
《小雅·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復我邦傢。
我行其野,言來其遂。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思復。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67】富,以祗以異。
《摽有梅》、《野有死麕》兩首詩描述的是男女的愛慕,表現的完全是兩性間的自由相愛,沒有外來的壓力和強製力。《我行其野》一首,反映當時人離婚也還是比較自由的。“復我邦傢”,如何解釋?嫁到外族去了?從“成不以富”看,男女又都不是富貴之傢。
《齊風·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舊說這首詩是刺齊襄公的,說“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惡,作詩而去之”。我看這是鬍扯。很清楚這是談的民間婚姻問題。從娶妻“必告父母”、“匪媒不得”,知道在婚姻問題上,父母和媒妁占有地位。但也由此知道這是自由民。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沒有奴隸主或封建主來進行幹預或支配。
《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王風·君子於役》【68】
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於役,苟無饑渴。
《魏風·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陟彼屺今,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閣今,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擊鼓》詩寫的是出徵的男子懷念自己的妻子,如果還沒有結婚,就是自己的情人,總之是“與子偕老”的人。《君子於役》寫的是一位婦女懷念出徵的丈夫。丈夫出外服役,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太陽落山了,雞上架了,牛羊也回來了,自己呢?還是一個人。《陟岵》一詩寫的是一個男的外出服役,也許是回憶起服役時父母兄弟給送行時的叮嚀,也許是自己的幻想。
從這三首詩裏,可以想像:出徵服役的人,是一個小家庭的成員,給他送行的是傢人,他懷念的和懷念他的也都是小家庭的人。如果是個農民,他已是一個獨立的小農了。這是春秋時代的詩,氏旅關係已比較淡了。
《唐風·鴇羽》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肅肅鴇行;集於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69】
《齊風·甫田》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
《鴇羽》寫的是小農服役出徵後,不能從事農業。沒有糧食,父母靠什麽生活。《甫田》寫的是,因為男子服役遠征,大田因為無人耕種,大面積荒蕪了。“無思遠人”,正是在思念遠人。
這裏所寫的,都是些個體小農。《齊風·甫田》所寫的也看不出大田的風貌。
依附民(雇農?佃農?)
有些詩篇,寫的是依附民的生活。他們受主人的剝削壓迫,但又不能離開。有些受剝削,但不能肯定是依附民或是雇傭。
《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嗚侖庚。女執懿筐,遭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嗚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蘀。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於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嚮墐戶。嗟我【70】婦子,日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舂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茶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素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𠔌。
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常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小雅·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於𠔌,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𠔌。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七月》寫了一傢農戶一年到頭的生活。終年“無衣無褐”,如何打發這艱難的歲月呀!女孩子去采桑,卻被公子帶走,心裏悲傷,又無力反抗。織了帛,為公子作衣裳:打獵所獲,獻給主人(公)。鼕天農事已畢,有點閑暇了,又要去給主人修房屋,【71】還要殺羊宰羔,到主人傢上壽獻酒,歌頌萬壽無疆。這裏寫的像是一戶依附民,但也難肯定地說。
《碩鼠》的農民,是富有反抗精神的。但他們是依附民還是佃農抑是雇農,從詩文詩意裏都是難肯定的。他把他的主人比作鼠,仇恨地要離開他。但這走開,是逃亡呢?還是自由地離開?因為不能肯定,也就不能肯定他的身分。我比較傾嚮他們是雇傭關係,可以自由離開。
《黃鳥》寫的又是一種情況。此人好像由一國(一個城邑)到了另一個國,離開了自己的傢族到另一傢族的地區去。他是農民,語匯裏總離不了𠔌、粟、粱、黍。這是一戶去外地作佃農、雇農的小農吧?還是婚嫁,去作贅婿?
以上,衹是隨手摘取了十來篇,也反映了周代社會各階級生活的一些片面。《詩》三百篇,除去廟堂禮贊的歌詞外,歌人民生活的要以歌詠男女愛情和出徵服役的為最多。是否可以說,這也反映周代社會上以平民自由民人數最多,生活也最活躍?
《詩經》裏似乎沒有反映奴隸生活和活動的詩篇。【72】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 | 壹 由部落到國傢 一、早期國傢的出現 (一)殷商社會和經濟 | (二)周人的早期生活 | (三)滅商後商周兩族的關係 | 二、階級分化和演變 (一)貴族 | (二)國人 | (三)衆、庶、民 | (四)私徒屬 | (五)隸臣妾 | (六)《詩經》中所見各階級的生活 | 三、井田和土地制度 (一)土地公有製的史影 | (二)周王、諸侯、貴族土地所有製 | (三)公田和私田 | (四)國與野的不同田製 | (五)農業生産工具和技術 | 四、早期國傢形式 (一)王廷和群僚 | (二)城邦國傢 | (三)國(地緣)與傢(血緣)兩係的合一 | (四)禮、刑、兵、稅、役 | 貳 古代社會 一、春秋戰國之際的經濟社會變化 引言 | (一)農業生産力的飛躍發展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1.交換和商人的活躍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2.貨幣和城市興起 | (二)城市交換經濟的興起 3.交換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