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金庸傳 》
第10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1)
冷夏 Leng Xia
辛磊 Xin Lei
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
為了圓自己的外交官之夢,查良鏞毅然拋妻離職,北上京都再敲“外交官之門”。他興衝衝地找到喬冠華。誰知結果是垂頭喪氣地南回香港。
儘管查良鏞給一紙“勒令退學”斷了外交係畢業後再做外交官的可能,可他仍心存夢想,再入東吳法學院進修國際法;儘管進了報館做的是他有興趣做的工作……但這一切都未能剪斷他的“外交官情結”;找機會做個外交官仍是他心中最大的抱負。
就在查良鏞做電訊翻譯和編國際新聞版的同時,他也念念不忘地經常在報上發表有關外交及國際法方面的文章。
1949年11月9日,也就是新中國正式成立一個多月後,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全體員工4000餘人宣佈起義,脫離國民黨政府,接受中共政權領導。11月,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衡陽鐵路局發表聲明,稱“前粵漢、湘桂黔及浙贛各區鐵路局所轄鐵路存港器材、物資、汽車、款項均為人民國傢所有,嚴禁冒領及私自承購”。而臺灣國民黨方面也曾派員到港,打算處理上述那些資産。國共雙方因此發生爭辯。
就在國共雙方就此問題爭持不下的時候,查良鏞根據他以前學過的國際法知識,寫了一篇長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國外的産權》,於11月15日和18日分兩天在《大公報》發表,闡明中央人民政府擁有鐵路部門在香港的資産。這是查良鏞在《大公報》上發表的第一篇國際法論文。自此,他寫的這方面文章就時常出現在《大公報》上。
由於查良鏞在這方面十分用心,因而文章寫得頗有見地。儘管未在香港獲得什麽反響,卻不期然在日本東京得了一個知音。
這知音名叫梅汝璈,乃中國國際法的權威人士。梅汝璈曾任東京戰犯法庭中國首席大法官,與英國、法國、蘇聯等盟國的法官在東京審訊二次大戰的日本戰犯,並參與判處戰犯東條英機死刑的審訊,所以頗有聲望。
梅汝璈是在東京讀到查良鏞的文章的,發現很有見地,便格外留意起來,並記住了查良鏞的名字。一次,路過香港,特地約了查良鏞見面傾談。當看到前來的查良鏞竟是一年輕後生,此後又讀了查良鏞的幾篇用英文寫的國際法論文,梅汝璈更加歡喜,暗自慶幸自己發現了一個可堪造就的人才。
梅汝璈是國民黨員,但鑒於他的聲望,大陸解放後,中國外交部仍邀請他為顧問。梅汝璈在盛情之下離開東京,趕到北京。還在路上,梅汝璈就想到:剛成立的外交部急需人才,而他印象深刻的查良鏞再合適不過。一到北京,梅汝璈便急急給查良鏞發了電報,說自己身邊沒有好助手,希望查良鏞能到北京協助他工作。收到電報,查良鏞十分高興。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求、殷殷期盼的嗎?終於可以一圓“外交官之夢”了!天賜良機,怎可錯過?!查良鏞即刻作出决定:北上!
在查良鏞北上一事中,有一段插麯。
查良鏞這時已經結婚成傢。由於查良鏞的私人生活十分隱秘,絶少嚮外人提及,衹能分析推斷:在查良鏞的三次婚姻中,這是第一次。極可能查良鏞是在內地結了婚,再帶太太南下。
據說查良鏞的這個第一位太太來自養尊處優的家庭,因而十分在意生活水準。當查良鏞攜太太從內地南來香港時,最初作為報館的小職員,每月薪金200多元,雖說維持基本生活不成問題,但卻讓養尊處優慣了的太太頗有怨言。到後來,查良鏞的月收入加上稿費達到800多元,太太纔稍感滿意。可恰在這時,查良鏞决定北上,這一决定,遭到了太太的強烈反對。但查良鏞已不肯回頭。和當時所有懷有一腔報國熱情的年輕人一樣,查良鏞覺得家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為國傢做點事。他沒有理睬太太的反對,堅持把太太安頓回了娘傢。以致夫妻關係從此惡化,並導致後來以離婚告終。
從這段插麯中,可見查良鏞北上的决心之大、之切!
查良鏞風風火火滿懷希望地北上了!這是在1950年。
後來有人形容說,那時,查良鏞上穿方格恤衫,下着牛仔褲,一身小資産階級打扮,獨自興高采烈地去了紅色北京。
到了北京,查良鏞見過梅汝璈後,便去外交部找到當時任周恩來秘書的喬冠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喬冠華曾作為中共地下黨員在香港秘密工作過一段時間。1946年,他又受中共組織委托,再次到香港來,創辦了新華社香港分社,任第一任社長,直到1949年底纔返回北京。其間,他時常在《華商報》等報刊發表國際問題評述文章,查良鏞很佩服他的文才。到了後來,《大公報》“左傾”後,喬冠華幾乎每周都與《大公報》有關人員開座談會,交談國際、國內形勢,磋商編務。每次座談會,查良鏞與喬冠華都能碰面。相熟之後,兩人頗感意氣相投。除喬冠華外,當時外交部還有位部長助理楊剛女士,她曾是《大公報》駐美特派員,既認識查良鏞,也很欣賞他的才幹。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前言 | 第2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1) | 第3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2) | 第4節:第一章 傢族顯赫 已領風騷數百年(3) | 第5節:第二章 與書為伍 八歲開始讀武俠 | 第6節:第三章 文章惹禍 被聯合高中開除 | 第7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1) | 第8節:第四章 打抱不平 竟招致勒令退學(2) | 第9節:第五章 進大公報 身無分文走香江 | 第10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1) | 第11節:第六章 北上求職 垂頭喪氣返香港(2) | 第12節:第七章 新晚報裏 常與梁羽生對弈 | 第13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1) | 第14節:第八章 偶試身手 書劍恩仇露鋒芒(2) | 第15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1) | 第16節:第九章 文壇佳話 三劍客彩筆爭輝(2) | 第17節:第十章 雪山驚天 射雕奠宗師地位 | 第18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1) | 第19節:第十一章 編導電影 才子巧遇俏佳人(2) | 第20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1) | 第21節:第十二章 自立門戶 八萬港元創《明報》(2) | 第22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1) | 第23節:第十三章 經營慘淡 自撰小說撐報業(2) | 第24節:第十四章 傾力報道 逃亡潮帶旺《明報》(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