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权与血—明帝国官场政治   》 《张居正》(3)      Fan Shuzhi

  张居正虽然不再“乞休”,但是内心的两难考臣逐渐明朗化了。他在给亲家刑部尚书王之诰的信中透露了这种心情:“弟德薄享厚,日夕栗栗,惧颠跻之及顷者乞归,实揣分虞危,万非得已。且欲因而启主上以新政,期君臣于有终。乃不克如愿,而委任愈笃,负载愈重,羸弱之躯终不知所税驾矣,奈何,奈何1骑虎难下的无奈心情溢于言表。在他权势最鼎盛,事业最成功的时候,担心中道颠蹶,当然并非杞人忧天。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太师兼太子太师更部尚书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张居正一死,司礼监冯保失去了外朝有力的支持,剪除冯保的时机成熟了。冯保依伏太后的宠幸、张居正的联手,有恃无恐,对神宗钳制过甚,必然要引起反感,一旦时机成熟,他的垮台是在意料之中的。同年十二月,神宗在弹劾冯保十二大罪的奏疏上批示:“冯保欺君蠹国,罪恶深重,本当显戮。念系竽考付托,效劳日久,故从宽着降奉御,发南京新房闲祝”这还算念在“大伴”多年掖抱陪伴的情分上,给予宽大处理,让他到南京去赋闲养老。
  这是一个信号,既然冯保可以攻倒,张居正有何不可!于是弹劾张居正的奏疏纷至沓来,善于窥伺的陕西御史杨四知弹劾张居正十四大罪,正中神宗下怀。既然已经新操政柄,不把威权震主达十年之久的张居正的威权打掉,何以树立自己的威权!杨四知的奏收写得空洞无物,却提供了一个极佳口实,神宗立即在奏疏上批示,把多年来郁结心中的怨恨发泄出来,对他的张先生的评价与先前判若两人:“居正腾虚心委任,宠待甚隆,不思尽忠报国,顾乃怙宠行私,殊负恩眷。念系皇考付托,待朕冲龄,有十年辅佐之功,今已殁,姑贷不究,以全始终。”其实所谓“姑贷不究”云云不过是官样文章,并非真的“不究”只不过是在等待言官们弹劾的逐步升级。
  果然,云南道御史羊可立的弹劾奏疏把调子提高了许多,无中生有地说:“已故人大学士张居正隐古废辽府第田土,乞严行查勘。”
  所谓“废辽”是指早已被罢废的辽王,说张居正霸占辽王府第的财产,是可以导致抄家的罪行,用心是十分险恶的。此论一出,久欲伺机 翻案的辽王家属以为时机已到,已故辽王的次妃王氏向神宗呈进《大奸巨恶丛计谋陷亲王强占钦赐祈祖霸夺产业势侵全室疏》,胡说什么“金宝万计,悉入居正府”?素有敛财癖好的神宗以为抓住了对张居正抄家的把柄,立即下令司礼监太监张诚与刑部侍郎丘##等前往江陵查抄张府,这无异于对张居正在政治上彻底否定,他的罪状就不再是他不久前所说的“怙宠行私”这么简单了:都察院等衙门遵旨呈上给张居正定罪的奏疏,神宗亲笔写下了这样的结论:
  “张居止诬蔑亲藩,侵占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追论::伊属张居易、张嗣修、张顺、张书都着永戍烟瘴地面,永远充军。你都察院还将居正罪状榜示各省直地方知道。”在神宗眼里,原先缔造新政的功臣,一下子变成“专权乱政”之徒,没有断棺戮尸已经算是从宽发落了,他的兄弟儿子等人却必须以永远充军来抵偿。张居正生前虽然意识到骑虎难下,也许会中道翻车,但是他无论如何不会料到会有这样的下常
  张诚和丘主持的抄家,把皇帝的翻脸不认人的冷酷无情实施到了极致;他们还没有赶到江陵,就命令地方官登录张府人口,封闭房门,一些老弱妇孺来不及退出,门已封闭,饿死十余人。查抄家产更是辎铢必究,共计抄山黄金2400两,白银107700两,金器3710两,金首饰900两,银器5200两,银首饰10000两等。这与他们原先的估计相去甚远。于是丘便大加拷问,穷迫硬索。张居正的二子懋修经不起拷掠,屈打成招。长子张敬修(原任礼部主事)实在受不了如此折磨自缢身亡。他临终前留下一纸绝命书,真实的记录了张府遭受抄家浩劫的惨状:“……至五月初五日,丘侍郎到府,初七日提敬修面审,其当事沓之形,与吏卒咆哮之景,皆平生所未经受者,而况体关三木,首戴##巾乎!在敬修闹不足惜,独是屈坐先公以二百万银数。不知先公自历官以来,清介之声传播海内,不惟变户竭资不能完,即粉身碎骨亦难充者。又要诬扳曾确庵(省吾)等寄银十五万,.王少方(篆)寄银十万,傅大川(作舟)寄银五万。云:‘从则已,不从则奉天命行事!’恐吓之言令人落胆……丘侍郎。
  任抚按,活阎王!你也有父母妻子之念,奉天命而来,如得其情,则哀矜勿喜可也,何忍陷人如此酷烈……”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明神宗为了打压“威权震主”的张居正,制造了一场大冤案,留给他的子孙去平反。天启二年,明熹宗给张居正恢复原官,给予祭葬礼仪,张府房产没有变卖的一并发还。崇祯二年明思宗给还张居正后人官荫与诰命。时人评论道:当人明王朝行将衰亡之时,皇帝“抚髀思江陵,而后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时相一也”。人们有感于此,在江陵张居正故宅题诗抒怀,其中有两句这样写道:
  恩怨尽时方论定,
  封疆危日见才难。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朱元璋与胡蓝党》(1)《朱元璋与胡蓝党》(2)《朱元璋与胡蓝党》(3)《朱元璋与胡蓝党》(4)
《朱元璋与胡蓝党》(5)《朱元璋与胡蓝党》(6)《朱元璋与胡蓝党》(7)《张居正》(1)
《张居正》(2)《张居正》(3)《宫闺大案》(1)《宫闺大案》(2)
《宫闺大案》(3)《宫闺大案》(4)《宫闺大案》(5)《宫闺大案》(6)
《宫闺大案》(7)《宫闺大案》(8)《宫闺大案》(9)《宫闺大案》(10)
《九千九百岁的遍地生祠》(1)《九千九百岁的遍地生祠》(2)《九千九百岁的遍地生祠》(3)《钱谦益马士英》(1)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