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品三國 》
第10節:慧眼所見(2)
易中天 Yi Zhongtian
首先,諸葛亮有一個好背景。我們知道,諸葛傢族並非尋常百姓,其先祖諸葛豐是當過司隸校尉的。司隸校尉位高權重,在西漢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在東漢則與尚書令、御史中丞號為“三獨坐”。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當過郡丞,叔叔諸葛玄當過太守,所以諸葛亮也是“幹部子弟”。官場的事情,他應該是知道一些的。官場的關係,也應該是有一些的。
事實上諸葛亮有一個關係網。他的嶽母和劉表的後妻是親姐妹,都是蔡諷的女兒,蔡瑁的姐姐。這樣算下來,劉表是諸葛亮妻子的姨父,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諸葛亮本人則是蔡傢的外孫女婿。劉表是荊州長官,蔡傢是襄陽望族,曹瑁是劉表親信,諸葛亮有這樣的政治資源,難道不是條件甚好嗎?
說來諸葛亮的這門親事也是一段佳話。諸葛亮的嶽父叫黃承彥,也是當時的名士。這個人是很看好諸葛亮的,便打算把女兒許配給他。黃承彥對諸葛亮說,我有一個女兒,人長得很醜,但很有才華,你願意娶她嗎?諸葛亮同意,黃承彥立即就用車子把醜女送了過去。這事史傢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黃承彥的說法是謙詞,其實不醜。也有人認為黃承彥這樣說是考驗諸葛亮,看他是重色還是重纔。但我認為黃女應該是醜的。第一,有黃承彥自己的說法為證:“身有醜女,黃頭黑色”。如果是謙詞,不會說得這麽具體,何況“纔堪相配”一詞也並不謙虛。第二,有別人的反應為證。據記載此事的《襄陽記》說:“時人以為笑樂,鄉裏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可見黃女之醜,是衆所周知的。
那麽,諸葛亮為什麽要答應這門親事呢?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諸葛亮娶妻重德重纔不重貌,高風亮節;另一種則相反,認為諸葛亮看重的,正是黃承彥的社會聲望和社會關係。何況妻子醜一點,並無礙,因為還可以納妾。娶妻娶德,納妾納色,是當時的常規觀念。至於到底是什麽原因,我可不敢唐突古人,還是請讀者明察吧!但有這麽一層關係,諸葛亮如果要在劉表那裏謀個一官半職,應該說是很容易的。
何況諸葛亮還有一個小圈子。這個小圈子裏的人,也都是一時之選。他們也都欣賞諸葛亮,常常幫諸葛亮做宣傳。事實上劉備認識諸葛亮,就是徐庶推薦的。另外如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等人,對諸葛亮的評價也很高。“臥竜”的稱號就是司馬徽送給諸葛亮的,龐德公還讓自己的兒子娶諸葛亮的二姐為妻。可見諸葛亮當時雖然隱居草廬高臥隆中,卻是“談笑有鴻儒,來往無白丁”。和他有關係或者有交往的,不是高官,就是名士。他的政治資源和政治條件,比當時不少人要好。比如賈詡,就既沒有傢族背景,又沒有關係網絡,還沒有人到處為他做宣傳(少時人莫知),衹能衹身一人闖天下、碰運氣,在土匪和軍閥的窩子裏鬼混。最後能在曹操那裏混了個高官厚祿壽終正寢,實在是不容易。
諸葛亮的條件顯然要好得多。他有好背景,有關係網,有小圈子,如果要從政,應該說是很便當的。但在建安十二年以前,他幾乎沒有任何動靜,一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决心隱居南陽終老隆中的樣子,這是為什麽?
因為諸葛亮的志嚮非同一般。《魏略》說,諸葛亮曾經對他的三個朋友──石韜(廣元)、徐庶(元直)、孟建(公威)說,你們從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朋友反問,足下呢?衹有微笑,沒有回答(亮但笑而不言)。其實答案早就有了──“每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是什麽人?名相。樂毅是什麽人?名將。這就再清楚不過,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坐北朝南,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輔佐賢明,廓清四海,平治天下,定鼎中原。
顯然,這就必須像郭嘉說的那樣,為自己選一個好老闆,而他可選的人又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都在招兵買馬招賢納士。但諸葛亮對他們似乎都沒有興趣,這又是為什麽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第1節:青梅煮酒論英雄(1) | 第2節:青梅煮酒論英雄(2) | 第3節:青梅煮酒論英雄(3) | 第4節:青梅煮酒論英雄(4) | 第5節:天生奇才(1) | 第6節:天生奇才(2) | 第7節:天生奇才(3) | 第8節:天生奇才(4) | 第9節:慧眼所見(1) | 第10節:慧眼所見(2) | 第11節:慧眼所見(3) | 第12節:慧眼所見(4) | 第13節:三顧茅廬(1) | 第14節:三顧茅廬(2) | 第15節:三顧茅廬(3) | 第16節:三顧茅廬(4) | 第17節:隆中對策(1) | 第18節:隆中對策(2) | 第19節:隆中對策(3) | 第20節:隆中對策(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