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史 》 盛世之毀——甲午戰爭110年祭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1)
許華 Xu Hua
唯楚有纔,於斯為盛。
——湖南嶽麓書社楹聯
左宗棠,舊中國的政治傢和軍事傢。
——(美)W. L. Bales
此次越南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
——左宗棠論中法戰爭
歷史有時很捉弄人,明朝三大儒之一的王夫之(號船山,1619~1692年,湖南衡陽人)在明亡之後,不剃發、不易服、不為黃冠、不入空門,以漢族衣冠終其身,但題留在湖南嶽麓書社大門口的這副與王夫之密不可分的著名楹聯,卻在200年後拯救了清王朝一命。
湘軍、楚軍、淮軍是清廷對抗太平軍的主力軍,尤其是中後期主力,而前兩支軍隊都是湘勇構成。另一位晚清淮軍領袖李鴻章,先前在官場上不得志,在安徽辦團練也不堪太平軍一擊,後經湘營實戰學習並得到曾國藩舉薦得以發展壯大,因此,史書上通常認為是湘軍浴血奮戰輓救了清王朝的性命。進一步的研究還認為,湘軍的堅韌鬥志和軍政才能,根源於王船山集大成的湘學,該學派講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立身堅貞、百折不撓的儒道精神。
在不少後人眼中,是王夫之所集大成的湘學拯救大清帝國於旦夕之危,而曾國藩正是傳承船山湘學的代表人物。從甲午戰爭大歷史的角度,本書卻不得不特別強調晚清湘學的另一個代表人物左宗棠,因為,發現左宗棠對於解讀甲午戰爭極為重要。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陰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與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相似,也不過是一個科舉考試總不得志的窮書生。與洪秀全大相徑庭的是,在太平天國戰爭爆發之前,他無緣——或許即使有緣,以他的智慧境界多半也不會——接受西洋教會的專業培訓,而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左宗棠語)
鴉片戰爭時,左宗棠先後寫了《料敵》、《定策》等6篇抗英策論獻給林則徐。後來聞訊林則徐被革職從軍,左宗棠憂憤不已。1849年,林則徐因病返福建,途經長沙,專門派人請左宗棠到湘江舟中徹夜宴談,驚嘆他為絶世奇才,並以強國重擔相托付。【頂天立地兩根國柱,抗侵禦侮一對門神?
1854年,太平軍進占嶽陽、湘陰,湖南巡撫駱秉章計賺左宗棠到手下當“師爺”,得解燃眉之急。1859年,左宗棠被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控告為驕橫跋扈、越權幹政,並被忌恨漢人勢力膨脹的湖廣總督滿人官文上告朝廷,請求殺雞駭猴。鹹豐皇帝甚至在給審辦官員的密旨中說:若左宗棠確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
主張重用漢人的朝廷重臣肅順以前曾耳聞左宗棠才學過人、秉性剛直、疾惡如仇,並被林則徐稱為奇才,他趕緊將消息透露給湖南京官。經藩祖蔭、鬍林翼(湖南“大清三傑”之一)、肅順等朝廷內外的大力保護,鹹豐皇帝“天心大轉”,左宗棠僥幸逃過“官樊構陷事件”,並以四品京堂候補的身份,到長沙招募“楚勇”。
楚軍在江西景德鎮首戰告捷,又在建德、祁門、樂平、婺源、遂安連連獲勝,使清軍在江西、安徽一帶的戰鬥形勢迅速改觀。但是,當年底,太平軍李世賢部卻在浙江不斷獲勝,以至於上海告急。清廷見江西的戰況明顯緩和,詔命左宗棠奔赴浙江督辦軍務。左得詔後兩天,浙江巡撫因太平軍攻剋蘇州而自縊,曾國藩趁機推薦左宗棠補缺,清廷即予批準。於是,總是考不上舉人文憑的左宗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從四品候補升任為省級大員。
左宗棠采勸避長圍、防後路”的策略,步步為營,收復失地,並於1860年3月戰勝李世賢軍。之後的兩年裏,清軍與太平軍形成拉鋸戰,直到《北京條約》之後“洋槍隊”幫助各路清軍迅速撲滅“發捻”。
楚軍也雇用了法國洋槍隊“常捷軍”。不過,左宗棠認為耗費國傢巨餉去高薪聘養洋兵,將會導致洋兵日強,華兵日弱,養虎遺患,後患無窮。他不僅反對藉助洋人鎮壓國人,還對李鴻章等官員的“藉夷剿逆”十分反感,甚至故意壓製自己手下一個積極效仿李鴻章、並以此為榮的官員,不讓其晉升。但朝廷卻堅持要求左宗棠和李鴻章授予位於兩人管轄區中間地帶作戰的“常捷軍”頭領一個浙江總兵的職位。不過,1864年1月“常捷軍”頭領在紹興被太平軍擊斃之後,尤其是當年3月攻陷杭州之後,戰局已定,左宗棠還是逐漸把洋兵洋將給遣散了。
在左宗棠去世之前,大清帝國贏得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真正意義上的中興——一係列自衛性國際軍事勝利,即國防勝利。衆多歷史學家和歷史著作都把這些重大國際軍事勝利視為“晚清中興”的最主要標志。法國的評論傢甚至強調說:“亞洲是在三大強國——俄國、英國和中國的手中。”而左宗棠去世之後,大清帝國再也沒有一次足以與之相提並論的史績。
既然這一係列國防勝利被公認為“晚清中興”的最主要標志,於是,筆者鬥膽藉本書一角,順便做一個重要的歷史學學術矯正,即將從1870年“天津教案”之後到1884年中法戰爭勝利這段往往被視為“李鴻章時代”一部分的時期,命名為“左宗棠時代”,以此揭示和紀念歷史榮譽的真正主人。這個矯正實際上也是科學解讀甲午戰爭成敗根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下面的歷史簡介可以昭明,這種矯正的必然性不僅是準確理解甲午戰爭的需要,更是歷史真相本身的必然要求。
左宗棠的一個重要歷史功績是平定甘肅叛亂、收復新疆。
1864年6月,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不久的太平天國後期,清軍與捻軍內戰期間,外國反華勢力和國內宗教分裂勢力趁機煽動甘肅回民叛亂。次年5月,在英國和俄國的慫恿下,中亞浩罕國派軍官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1866年,俄國趁中亞浩罕國入侵新疆後的軍事空虛,將其一舉吞併。
1866年9月,正在為福建船政局創業而奔波的福建巡撫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前往西北平亂,並收復新疆。
主戰場遙遠而戰綫漫長,交通十分艱辛,在這種復雜情形下,單純的外交手段顯然無濟於事。左宗棠、榮全等西徵軍高級將領,决心“先發製人,杜其覬覦之漸”。
1874年2月,英國政府與阿古柏簽訂《英國與喀什格爾條約》,承認阿古柏政權,並嚮其提供6萬支步槍、彈藥和維修裝備。阿古柏則給予英國人自由通商和領事裁判。
同年5月,日本又在美國的策動下悍然侵略臺灣,在中國東部掀起戰爭,還讓俄國艦隊駐紮日本威脅中國。【中國不僅內憂外患往往同時爆發,就是外患,也往往是多方面聯合出擊、禍不單行。在近代史上,世界各國中,無疑以中國的內政外交難度最大?
同年8月,在左宗棠等的請戰之下,清廷任命景廉為欽差大臣、金順為幫辦大臣、左宗棠為督辦糧餉運轉、袁保恆為左宗棠的幫辦,籌劃西徵。
左宗棠重用劉錦棠、金順、袁保恆等滿漢將纔,剋服籌餉、籌糧、運輸等等方面的艱辛,於1877年5月收復烏魯木齊,奪回東疆,打開南疆大門,迫使阿古柏走投無路,自盡身亡。
在左宗棠的戰略部署下,西徵軍將士奮勇前進,用機動靈活的戰術取得節節勝利,並於1878年1月2日全部收復南疆八城。
阿古柏侵略軍被殲滅之後,對於侵占伊犁的俄軍,左宗棠上書道:“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决之陣戰,堅忍而求勝”。清廷采納了這種意見,敦促沙俄交還伊犁並引渡其惡意收留的白彥虎。
1881年2月24日,俄國人終於與中方簽訂《中俄伊犁條約》。由於朝廷的壓力,曾紀澤以賠償“代管費”900萬盧布和割讓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為代價,從貪婪的北極熊口中奪回伊犁及特剋斯河流域1.9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史學界一般認為,雖然新條約總體仍屬於勝戰敗約,但能夠在舊約的背景下迫使沙皇改約,仍屬於晚清歷史上一次罕見的外交勝利,曾紀澤屬於功臣,真正的問題在於妥協勢力。】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1) | 得之不易的“康乾盛世”(2) | 西學東漸(1) | 西學東漸(2) | 內外交睏(1) | 內外交睏(2) | 內外交睏(3) | 藉師助剿 | 師夷長技——同光興盛之“求強”的洋務運動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1)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2) | 中流砥柱——同光興盛之左宗棠(3) | “求富”的洋務運動——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一)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1)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2)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3)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4)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5) | 北洋海軍——同光興盛之李鴻章時代(二)(6)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1)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2) | 歐美列強——列強形勢及其對華擴張形勢(3) | 東洋帝國——同光興盛時的日本(1) | 東洋帝國——同光興盛時的日本(2) | |
| 第 I [II] [III] 頁
|
|